仙缘合 第三十一章 登彼仙山望故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谓仙尘客!
与莘芊在桃源楼林间匆匆话别,余年便跟随几位陪伴他同游的仙人弟子上路了。
此去四方山虽说对陆英朝与齐南华而言,不过是挥挥衣袖便可抵达,哪怕余年一介山下凡夫,也不过是多费些力气,奈何途中添了个老道士与少女,这才不得不改为折腾巴巴地步行上山。
只怪初入西城门外,陆英朝刚刚掐起法诀,原本盘算着虞县离着四方山不过百里,让齐南华携着少女总归是不妥,于是打算让老道士父女自行驾云上山。慢点就慢点吧,权当欣赏一路风景也是好的。
然而,几人不知道这古怪老道士的底细,陆英朝听张玄甫等几位前辈讲述这老道士所用符箓道法不一般,更遑论他也言明了自己乃是来自空蝉山一脉,陆英朝自然以为这位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前辈至少应该懂得简单的驾云之术。却不知老道士徒有虚表,看似风度翩翩的世外高人,实际上一点驾云的本领都没有,只好以除镜妖的伤势未愈作为借口,连日以来都用道法温养自己,根本无力驾云。
幸好张玄甫并没有规定何时送余年上山,何况这次牵线搭桥将老道士带往宗门,即使耽搁了些时日,也只需如实禀报即可。于是,四个人在夕阳的映照下,步履蹒跚地走向那座高山仰止的四方山。老道士走在最后,感觉到前头陆英朝和余年不时投来疑惑的视线,看着那个面色红润的老道士,显然他们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少女自然是清楚自家的阿爹哪有伤得那么重,只是连普通的御器而行也用不清楚罢了。反观齐南华还在和老道士有说有笑地走在一起,熟络得仿佛认识了很久似的。
狭窄的泥土小径两侧满是幽绿的青草和明艳的花朵,熙攘的花香馥郁,弥漫于春日的万物生长之中。在这盎然的春意中,这位离乡不久的少年脑海中,不自觉便想到了莘芊那娇俏玲珑的模样,一刹那之间,余年倒有些神思恍惚,那年两人沉醉于虞县灯会的热闹和喜庆氛围,自己便亲手为莘芊插上了那支精致的发簪,少女笑靥如花的神情在少年的脑海中萦绕,难以磨灭,一时竟是挥之不去。
然而,对比起数日前与盈袖姐离别的愁绪,现如今余年的心情已变得十分淡然。毕竟他是前往四方山虚心求学,尽管仙山遥远,门规森严,但路程不过百里,所以总有重逢之时。不像盈袖姐已离开了虞县,此前与莘芊约定山下上传书信,况且也知其所在,日后定有相见之日。因此,现在他无需过于牵肠挂肚。
谈及此,那位正朝着天底下第一道门迈步的少年,心性在半月之差堪比霄壤之别,尽管那次除妖行程仅有短短数日,然而这段时间所悟得的道理远非以往可比,更为重要的是,他经历了莘芊那日与盈袖姐姐的告别,听闻了张家小哥的坚定誓言。除此之外,那秦红娘的书信更是让他深刻理解到,相聚之情,有或以时计,或以日计,或以年计,但都终有诀别,然而也有期盼再次相见之日,一切都遵循缘分,顺应自然,也无需过于强求。
因此,生性豁达的余年,这次面对与相处弥久的少女诀别,并没有那么难以割舍,至少,他自己是如此认为的。
只是,这位正走在神仙大纛上的少年,神思悠然地看着四方山脚下的沿途景色,却是不晓得几里外桃源楼的那袭青衣,正怔怔站在余年曾经的寝居,柔肠百转。
路途漫漫,过得一阵子,这景色也就看腻了,余年便和身边的陆英朝开始攀谈起来,因上次在宋府见了那御剑手段,这闲谈之间,少年对那四方山之道法倍感好奇。听着他娓娓道来,便也知道这四方山如何进行道法传授了。
原来在这道法的传承中,四方山各派别各具特色,其中以近年来风头最劲的落霞山为翘楚,陆英朝便是出自此脉,只是陆英朝师从他人,不过在落霞山记名而已。也有称剑丹双绝的云琅峰。
提起云琅峰,走在后头齐南华一步踏上,与余年并肩走在一侧,扭头笑道:“当然那剑丹双绝的名头只在咱四方山认,毕竟也只有他们云琅峰一脉沉浸丹道,其他也拿不出手的东西,总的来说名不副实,那擂鼓台上被我挑落的云琅峰弟子……”齐南华故作思虑的掰了掰手指,笑道:“没有八百,那也有一千吧!”
“这些话你敢跟着小景胜师兄当面说吗?”陆英朝走在前面,看了两眼齐南华,毫不留情地戳穿。又生怕余年对云琅峰存在什么误解,转而对其补充道:“齐师弟生性不羁,说话间难免有些夸张,云琅峰剑法独树一帜,精妙之处不在言语之间,就算是在他们门下我也领略不到其中的真谛。”
余年也并非那愚钝不知事之人,一瞧这光景,便知这位齐道长对云琅峰颇有微词,于是将话题岔开,想想赵先生提过的江湖轶事,却绝大以侠道沧山为主,少年不由的往江湖事上提及。
齐南华摸了摸鼻尖脸上没有任何尴尬之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上余年的话头,便特地评头论足起了沧山剑宗,“虽说沧山剑宗在东云洲占一隅之地,山头也小,可是百年前硬顶住了东荒魔教的进攻,那可是一场一场的厮杀出来的,尤其是他们还出了一位剑仙老祖,在后来的数十年里,简直就像是把东荒几股势力扫荡一空,几乎是形成了一面倒的格局,沧山剑宗现在这种热闹的场面可是和这位老祖有着大大的关系,和四方山那种专心修行确实不太一样。沧山剑宗的那帮伪侠们喜欢跑江湖,插手别派的家事儿,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质上根都是坏透了的。”
旁边的余年听得有些犯傻,想不到这眼看着和睦的三门之间,关系竟是如此之糟,可瞧着齐南华的模样,又不像胡扯,甚至刚刚还唱反调的陆英朝,现在也是一言不发。
“当然啦,沧山剑宗的常姑娘的单独算个例外!”齐南华紧抓住余年的肩膀,也不管余年介不介意,大方地一塌糊涂地分享起自己的小秘密:“在沧山剑宗这帮子浑水摸鱼的人里头,常姑娘绝对算得上一颗良心,也不晓得这位仙子般玲珑剔透的人儿,怎么却和这帮子蝇营狗苟之辈在一块,也不觉得过得恶心,不过也好,她终究是超凡脱俗之人,又岂会被一些宵小坏了心性!”
陆英朝在前头停下了脚步,问道:“是沧山七秀的常玥?我记得几年前太乙山的山济会上,你又没上去,怎么还惦记上了她?”
齐南华嘿嘿一笑,回想起当初太乙山上那一幕,常玥周身的洁白衣襟飘逸,右手轻握法诀,一对明亮晶莹的美眸径直落在了擂台之上。此刻原在她脚下白玉石板处仅有的淡淡的云雾,随着山风拂过,那柔和洁白的云雾宛如最精美柔软的丝绸般轻轻舞动,常玥的衣裳也随之飘荡,她的肌肤如霜雪般洁白,清丽无双,美得让人难以释怀,犹如九天仙女落入凡间,令人心生热爱之余,竟又添几分敬仰。
即使是他自己看向那半空中的婀娜倩影,也仍旧是心动神驰,难以自抑,实在难以想象这世间竟有如此绝美的容颜。
“太乙山的山济会,这是什么?”说起来,这对于江湖门派大比之事,这些个字眼余年虽从赵先生口中听得多,却也从来没有能细细了解过,现听得陆英朝口中蹦出个新鲜事,便大感
好奇。
听到余年问起,陆英朝便孜孜不倦解释道:“太乙山的济山会之事,便是每四年一度,汇齐九州各派各门,抽出门下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业兴于勤,荒于嬉,原先是我派列代祖师为了警戒后辈,并提携年轻弟子,传下了这一盛事,当年东海蓬莱率先讨学,原意是切磋交流道术,后逐渐扩大了规模,才变成这九州盛事,到如今已是整整第三十二届济山会了。”
说到最后,陆英朝面有苦涩,四方山弟子虽是济山会的发起者,但最终拔得头筹者,多年未有四方山弟子踪影了,近年来更甚,例如上一次济山会中,前四甲却未见四方山弟子,最终也是沧山七秀的常玥与禅心寺佛子交手,当下被人传颂。
余年道士一挑眉,自信满满:“若是我仙法小有所成,便也去参加那济山会,尽心竭力,好替咱四方山争得颜面!”
想着那美好前景,一时间余年只觉得是豪情万丈。其实说到底,余年还是少年的天真心性作祟,也不考虑到自己究竟会不会道有所成,只知道听得那陆英朝说起这大比之事,便不免起了那争强好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