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道途 > 第六十五章 老军的疑惑

第六十五章 老军的疑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道途!

巴郡,嘉陵水

一大早,张修就带着田成和随从出了门,没有走以往的陆地,而是怀着好奇和探索心理,张修根据商务管事郑植提供的地图,沿水路出发。

此行不去别的地方,而是去此地治所所在,安汉城【今南充】。

根据胖管事的地图,张修规划的路线很简单,从被当地人称为牛角滩的小河道出发,顺流汇入仪隆河,再入嘉陵水,沿着嘉陵水而下,就到了安汉城下,而在巴郡,各个城池也基本布置在水道旁边。

没有用被张修戏称是棺材的小船,而是乘坐就近砍伐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筏,三人,其中还有一个小孩子,竹筏的载重也就绰绰有余了。

张修本身就对自己的武力自信,加上路程大片处于五斗米道的控制区,安全其实无虞,而且目前为止,张修在此地的行踪仍旧处于保密,那一仗后,也对参战的将士下了封口令,就连他的弟子,也只知道他是教中高层而已。

田成还真是跟着先生出来游山玩水了,他自己真是这么认为的,马上入冬,河水虽浅,但是水流平缓,竹筏在其上,一路上水波不兴,田成呼吸着江上湿润的空气,小脸因为开心而咧得老开,他本来消瘦的身形也被厚厚的衣服所填满,加上这段时间的充足饮食,脸色健康红润,看着不再是那个胆小的奴婢之子,而像是一个大户人家小少爷。

除了张修和田成师徒,还有一个绰号叫老军的随从。

老军看着一脸老相,可是人却很机灵,眼神明亮,跑前跑后,拄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控制竹筏的同时,还不忘时刻关照着两人。

只是他总爱盯着张修,时不时地往张修那儿瞥两眼,老军虽然其貌不扬,但张修在看到他的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他手上那厚厚的茧子,从茧子的位置来看,那可不是那农具造成的,刀弓高手,这是个战场上的行家!

张修记得这个汉子,当时在弓箭队编练时,他就发现此人的箭术精湛了,只是在团体的箭阵之中没有发挥的机会罢了,所以这一次也就同意了他的跟随,而且张修认为他是叔父派过来保护他的,也就没有在意老军时不时的眼神。

田成发现了老军的神色,好奇地蹦到竹筏的后端,瞧着老军的皱巴巴的脸,咬着小手,好奇问道:“老军叔,他们都叫你老军,你真名叫什么啊?”

张修闻言,耳朵动了动,这事儿他也好奇。

老军笑呵呵的,使劲往下压了下竹竿,竹筏猛地向前加速然后顺着惯性继续前行,而他则是将竹竿随手搭在竹筏上,双手这才有了空闲,对着田成行礼道:“回小先生,我的真名不难猜,我来自赵家坝,我姓赵,单名一个军字,他们叫我老军,其实这也算我的名字。”

一边说一边还憨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这么久了,才被先生问自己的真名,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老军之所以称呼田成为先生,则是因为张修给自己的弟子布置的任务,原来是弟子中那些年纪大些的,本来就有教育基础的早就识字了,而有些弟子则是从零开始。

为了避免浪费这些识字的免费师资,张修给每一个组都布置了任务,就是给营地的士兵当老师,教他们识字,同样的,为了省事儿,使用的都是张修所熟悉的简体字。

这下好了,本来处于农闲时节的士兵又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挤出各种时间来学习。

然而没有人抱怨,知识的珍贵再怎么夸张都不为过,所有人都很激动,一个个庄重地向这些小子拜师行礼,口称先生。

上一次的备战,让张修感受到了,士兵识字的重要性,要是识字率能够普及什长伍长一级,那么张修的命令、战前的规划就能布置到一什一伍之中去,而能够领会战斗要领与战术目标的基础指挥者,就像金玉一般珍贵。

兵法上讲的对士兵指挥的如臂使指,其实主要就是靠这些有经验,有主动性的基础指挥官,他们能够深刻领会高层将领的意图,那么战场之上的指挥就不再是呆板的阵型挤压了,而是如同有灵智的人对野兽的虐杀。

士兵们对于这些教他们识字的弟子都很恭敬,因为保密原因,他们习惯称张修为先生,称这些弟子为小先生,田成就是那群小先生之一。

田成回头看看张修,凑到老军身前,小声对身边的老军道:“你是有什么事情找先生么?我见你一直盯着先生,欲言又止的样子。”

老军闻言尴尬,憨憨的笑容凝在了脸上,虽然他们都称这些童子为小先生,可是毕竟年纪差距摆在那儿,被童子戳破心思,更为难堪。

这会儿,水路平缓,没有什么波澜,竹筏也在匀速向前,老军没了撑船的活儿,干脆下定了心思,将竹竿平放在竹筏上,自己缓步向着张修的位置走去。

这么近的地方,张修耳力又好,早已听清楚田成的问题,此时见老军靠近,他也很好奇老军的事情,而且为什么要找自己?

老军过来,位于张修身前,恭敬的行礼,然后道:“先生,这几日来,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那一日的战斗之中的箭矢威力的问题。”

张修挑了挑眉,有些惊讶,少有人主动找他问这些东西的,一个是地位的差距,少有人在张修面前提这些问题,另一个就是在一般人眼中,逮着一件事追问到底,这属于无理取闹。

老军仿佛是下定了决心,没有迟疑,一边说一边比画着:“那一日的弓箭,箭矢的距离跟我们所用的普通长弓的射距相差不大,甚至可以说是相同,可是为什么,上一次,我们用了先生的弓和箭,威力却相差那么多?这是何道理?”

“我们一般使用的弓箭,需要强弓才能破甲,而且入肉不深。而先生让钺氏铸造的箭矢,不仅仅破了向氏的皮甲,刺穿血肉,就连木盾都被一穿而过,这威力,属实相差过大了些。”

老军摇摇头,表示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一直想找张修这个始作俑者解答心中疑惑,接着他一脸期待的望着张修,等待张修的解答,或者对他这种行为的叱责。

张修发自心底地感到高兴,第一次的,有汉朝的当代人因为见到的不能理解的现象,不是将之赋予神秘,而去思考其中更为深刻的道理。

张修清楚的知道,这一类人其实很多,可是在当代绝大多数属于那些不事生产的读书人,所以老军这种人就显得尤为珍贵。

张修注意到他的紧张,安慰道:“你很有天赋,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些,也很有勇气,因为其他人就算注意到,也不会跟我讲的。”

张修凝眉思考了下,想着怎么将理论插入话题,怎么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

“老子云:道法自然。这里的道,其实也是你刚刚问题的答案。”

“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些眉目了,从你刚刚讲出的话语,你来我这儿要寻的不是简单的箭矢杀伤的秘密,而是想要找出这里面规律或者说道理,对吧?”

老军听到张修讲道这个字眼儿的时候不经意间皱了皱眉头,以为张修跟那些祭酒一般,习惯讲些玄之又玄的道理,心中已经感到不耐。

张修是何等样人,立刻就察觉到老军的不耐,他也不恼,而是招手,唤田成近身,对着老军微微一笑道:“既然你叫他一声小先生,那么今天的问题就由他,来给你解答吧!”

不待老军的疑惑,他接着看向田成,平和地道:

“田成,你来给你老军叔讲一讲这个道理。”

田成刚刚在一边,已经听到了老军的问题,本就有些跃跃欲试,此刻又听到先生的任务,立刻喜笑颜开。

老军见到田成胸有成竹的模样,哪里不知道他的问题连小孩子都懂,是自己太过浅薄了,他赶忙压下心底里刚生起的不敬想法。

他立刻转身,再一次地向田成行礼,恭敬道:“请先生解惑!”

这一次,没有说小。

田成也注意到了,立在那儿,嘴角挂着微笑,眼睛眯成一条缝,尽量学自家先生的做派,坦然受了这一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