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到达上阳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这一路上折腾的也挺累了,李知微和孙梅梅二人就坐到拖拉机的车斗里去等。
又和三个男知青互相认识了一波。
主要是孙梅梅,一点也不认生的先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就挨个问别人的情况。
可能是有那啥症。
对于自己以后并肩种地的同志们,李知微还是很耐心的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陈东升,22岁,戴着眼镜,说话斯文礼貌。邓爱家,20岁,活泼、开朗、话多,跟孙梅梅聊的最投机。丁子易,18岁,不爱讲话,人是真内向,跟女孩说话就脸红。
等了约莫一个多小时后,王继业才领着最后一个知青回来。
是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女同志,跟李知微这些天在这个时代见过的所有女人都不同。这个女同志披散着及腰长发,带着发卡,耳朵上带着亮晶晶的耳钉。穿着一身碎花长袖连衣裙,脚上蹬着黑色小皮鞋。
她手上拎着一个黑色皮箱,王继业手里也拎着一个同款。
她长得也算不上倾国倾城、貌美如花,就是打扮的不错,跟别的女同志一比简直是万花丛中最特别的那一朵。
所以在场所有人,不管男的女的还是路人都看呆了。
李知微也呆了,也不看看这啥年代,她可是真敢穿。
遥想以后肯定会有很多热闹发生……
这位女同志到了拖拉机跟前,眉头就皱起来了。
“咱们就坐这个去村里啊,也太破了”语气充满嫌弃。
开车的司机大叔不干了,十里八村的谁不羡慕他们村有辆拖拉机,就这拖拉机他跟宝贝似的,一天擦一遍,所以语气也不好了:“爱坐不坐,不坐我们就走了,耽误时间。”
拖拉机是挺旧了,但是您也得看看别的村都坐的什么啊。
王继业对美女的好感也淡了下来,“现在已经5点了,我们得快点赶回去,你要是不坐也没有别的车。”
女同志撅着嘴,不情愿的把皮箱往车斗里放。
陈东升就帮着把皮箱接上来放好。
女同志上了车还是不高兴,这也没有个坐垫让她坐,最后只能坐在自己皮箱上。
终于接到了全部的人,拖拉机突突突的往上阳村开去。
今天是个大晴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太阳西下,也没有白日的热。
一路上风景很好,空气清新,鸟鸣和虫鸣声交织,大片的田地里长着农作物,绿油油的一片,令人心旷神怡。
李知微也有些真实的感觉了,自己真的下乡了,从此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她还在沉思呢,就听到孙梅梅和邓爱家起头唱起了歌。
李知微:有那啥症的人又多了一个……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最后整车的人除了李知微,和那个特别的女同志,其他人都唱起来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真的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
………………
路不太好,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在颠簸中走了一个小时,终于远远的看见了一个村子的雏形。
等拖拉机开进村子里,速度就慢了下来,渐渐的有小孩子跟在车后面跑。
蹦蹦跳跳一路跟到知青点。
此刻知青点门口也聚集了挺多村民,男女老少,都来看知青的热闹。
老知青们也陆续的从屋子里走出来。
顶着这么多人的目光,六个知青其中四个都不太好意思的红了脸。
李知微心中平静,啥害羞的感觉都没有。
那个特别的女同志则满脸嫌弃的样子。
理所当然的,因为她的打扮,又成为了全村的焦点了。
村民们就热闹的议论开了……
“真是有伤那啥化,你看她穿的是啥啊,不要脸。”这种话是老太太们说的。
“你看她那衣服料子多好看,上面都是碎花呢,咱们县供销社都没有卖的,肯定不便宜。”
“快看她竟然穿着皮鞋呢,那样子我第一见,太好看了。”
“还有还有,她耳朵上戴的那是啥,咋那么亮呢”
……
这些都是年轻小姑娘们的声音。
“……”小伙子们呢,脸都红透了。
总之议论声挺大的,大家都听见了。
特别的女同志听见别人夸她的穿着打扮后脸上的表情更加的高傲了,还带着不屑。高傲是觉得自己是城里人,比农村人高人一等,不屑是觉得这些乡野村妇真是没见识。
李知微觉得这样挺好,自己可以安安静静在角落里苟着了,真是少了很多麻烦呢。
她正想的挺美呢,就见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大叔停在了知青点院子里,然后嗓门挺大的说道:“谁是李知微啊?”
“爸,她是李知微”王继业小手一指李知微,回道。
一时间齐刷刷的视线就落她身上了。
李知微:想骂人……
“大队长您好,我是李知微”李知微,微微笑着走过去。
“叫啥大队长啊,叫大伯。”
“大伯好”李知微瞬间亲热改口。
“呦,大队长,这个知青你认识啊。”一个围观妇人喊道。
“我弟弟王保家在吉市认了门干亲,这姑娘就是保家的干女儿、建业的干妹子,以后也是我干侄女。”
王保国之所以在村民面前说开,也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姑娘以后是自家人,别人少打主意的意思。
李知微知道这个事情,李泽文为了让她下乡好过,有人罩着,跟王建业合计好的,假装是干亲戚关系。
一个临时工的岗位换的呢,多少人抢破头,也不可能白白就给王建业媳妇了。
李泽文也尽到责任了,为自己女儿想了很多。
但这个关系能不能维系住就得靠李知微自己了。
“原来是建业家的亲戚,建业家可真了不得,在大城市都有干亲了。”
那可是他们村唯一吃商品粮的一家子,建业还当过兵、立过功,他们村人走出去都与有荣焉。
这回村民们看着李知微的时候,都笑的很和善。
李知微有了“自己人”这个身份,也算融入进这个村子里了。
本来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大家伙都别在这堵着了,都回去吃饭吧。”
大队长一声令,村民就散了开去。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
知青点现在有9个知青,5男,4女,加上新来这6个,一共就是15个。
大家合力把行李都拿进了屋。
有男知青还想帮李知微把行李拿进屋,李知微拒绝了,表示自己不住知青点。
知青们也理解,大队长家的亲戚呢,也许要去住大队长家那头。
李知微也跟大家一起进去知青点,挺好奇农村屋子是啥样的。
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石头、土块垒起来的,房顶是草的,知青点也不列外。
一进屋就是外屋地,做饭的地方。左右两个灶台,其中一个灶台上放着一口铁锅,另一个灶台放着一个大瓦罐。
继续往里是左右两个卧室的门,左边是男知青睡的屋,右边是女知青睡的屋。
两个屋子格局一样,有一个大窗户,用透明塑料布充当玻璃,窗户下是一个大炕,炕上铺着草编席子,目测能睡下10个人。其他的就是一些私人物品了,大箱子、镜子什么的。
村长又对新知青们讲上阳村的规矩,刚来的新知青村大队会发一些口粮,这些口粮得吃到秋收结束。
秋收结束后交完公粮,剩下的村里凭借公分分粮食。
公分是看你干活多少,由记录员记录的。
上阳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黄豆三种作物,因为冬天寒冷,入冬时间早,一年也就只能种植一季作物。
春耕秋收,冬天都闲着猫冬。
现在是六月份,地里的庄稼都长出来了,目前主要就是除草、施肥、浇水的工作。
因为新知青刚来所以特许后天再上工,明天准备一下生活物品啥的。
毕竟不知道要在这生活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