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苞茅之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酒海钩沉!
苞茅是一种草,具体长什么样我也没见过。据说这东西只有荆楚那地方有,算是土特产吧。
现在也用不上这玩意了,但是在周朝时候,因为这几棵草,却引发了战争,甚至连皇帝都死在了争苞茅的路上。
苞茅有什么作用呢?
根据记载,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起到过滤作用。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开篇一首临江仙,里面有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要知道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词作者杨慎也是明朝人。在明朝时候的酒尚且是浊酒,更何况两千多年前的周朝呢。
另一个作用就是提高酒的口感。
一种东西如果没什么作用,那就没必要兴师动众的去索取了。就比如现在的稀土,在没发现它的用途之前,肯定算不上稀罕土。但是有用了,那就得你争我抢。
据说在酒里面放一些苞茅,过滤作用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放了这玩意和不放做对比,酒的口感更丝滑,后味更醇厚,所以周天子无论祭祀这种大事,还是没事喝闲酒侃大山,苞茅属于不可或缺之物。
也可能苞茅这玩意产量低,也可能楚国心里有怨气,不给送。
楚国为啥有怨气呢?
楚国的第一任国君姓芈,熊氏,叫熊绎。因为在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时候立了功,被成王封为子爵。
周朝的诸侯国之间也有高下之分,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开始熊绎只不过一介武夫,能成为一方诸侯,自然心满意足,也就没功夫纠结等级高低。就像我现在就一普通百姓,让我去联合国哪怕当个秘书长,也会高兴的做梦都能笑醒。
刚到封地的熊绎可以说穷的就差卖裤头了,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楚国将周边小诸侯国慢慢兼并,实力也随之大增。
有了实力,就有了叫板的资格。再加上中原人把他们这些偏远地区用南蛮做蔑称,更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被称作南蛮,其他方位,在当时也有专用名词。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就好比现在的鬼子国棒子国土狗这些称谓一样。看来中华上国给周边起外号的传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了。
其实一开始周王朝还真没把荆楚那边当回事,别看现在南方是富庶之地,那时候的荆楚荒草丛生,蚊虫乱飞,可真是穷乡僻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适宜居住。评选宜居城市,让关中平原待习惯的那帮大臣投票,估计得全票落选。
所以周天子看不上荆楚那边,也就任由他自生自灭。到现在成了气候,竟敢不把天子当回事,苞茅也不给,闹的周昭王心里老大不痛快,决定发兵教训他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
南征大军刚到汉江北岸,那边楚子就听说了,心里不害怕那是假的。毕竟周天子首先是天下共主,你不年年进贡岁岁来称臣,就是大不敬。二来大兵压境,真把事闹大了,搞不好家破国亡,可就不好玩了。
所以楚子急匆匆的赶到汉江北岸,面见周天子,扑通跪倒,磕头如捣蒜般,口里说道;‘’非是臣不到镐京朝见天子,也不是舍不得那点苞茅。实在是因为感染了新冠,怕传染给天子,所以不敢前往。派手下人去吧,又怕不会说话办事,冲撞了大王,还请大王恕罪。‘’
当然那时候没新冠,楚子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说自己身体不好,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不了,
单靠几句话肯定不能把事平了,毕竟周昭王大车小辆的带着大队人马跑上千里,不出点血那是万万说不过去的。所以楚子可不仅仅带了点苞茅,什么金珠宝贝的,也没少破费。
周昭王见楚子服了软,又带来这么多好东西,不由得心花怒放,那股无名火也就压了下去。象征性的教育楚子几句,就打道回府了。
咱也不懂这苞茅能不能放,估计应该是晒干能放一阵子吧。否则都用新鲜的,镐京到荆楚那么远,这种季节性的植物别说常年进贡了,就是从楚地运过来,那不也得坏了。
周天子满意而归,但是好景不长,两年过后,楚国又给断了供。天下喝酒找不到苞茅,酒喝着也没了味道。昭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昭王不高兴了,就要发兵再攻楚地。大臣们都劝谏,说陛下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希望陛下能体恤民情,与民生息。
昭王憋着嘴一笑,道;‘’你们甭管,国库不是空虚吗,寡人这一出马,保证黄金万两马上就来。‘’大臣们劝了也是白劝,周昭王点起人马,杀奔触地。
这次没在汉江北岸停留,提前命令沿江百姓准备大船,要一举跨过长江,彻底征服楚子。
刚过了江,楚子又急忙跑过来,总之好话说尽,送的礼那就更贵重。昭王这才暂息雷霆之怒,且罢虎狼之威。
昭王刚过了江,就发现这江南跟关中平原的风景大相径庭。处处水流潺潺,遍地鸟语花香,不由得哼唱起来:荆楚美景天下无双,西湖岸奇花异草四季的清香。
这么一高兴,就想到处转转看看。告诉楚子,说:‘’你小子不尊王,本来要杀了你都难解心头之恨。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且饶了你。不过为了罚你,你不能回去,要跟着我旅游,你就当导游吧。‘’
据记载,周昭王楚子的陪同下,视察了江南许多地方。记述比较多的是云梦泽,也就是现在的洞庭湖。要知道那时候的洞庭湖,水域面积比现在大的多。昭王看惯了黄土高坡的景色,哪见过云梦泽这样的场景啊,不由得心花怒放,兴致盎然。
南方那些小诸侯国一看那么强大的楚国都屁颠屁颠的,心说我们也别扛着了。昭王走到哪里,地方上都好吃好喝好招待,地方美酒挨着喝了个遍,礼物自然也没少收。
转了一大圈,昭王没了开始时的兴致,要回镐京。待到了汉江,通知老百姓准备船只。
老百姓本来就不富裕,上次过江时候的船,被昭王下令给毁了,所以老百姓心中有怨气。
这次又要准备,甭说还是不给钱。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按正常流程根本完不成。再说了万一以后他每年都来,那不得把咱们折腾死啊。
沿江百姓一商量,干脆咱弄死他得了。
毕竟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