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115章 焚书

第115章 焚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历史的脚步踢响了公元一千九百六十六年的门槛,这一年是华夏当代史上最值得书写和记录的一年。

太平镇上街禹王宫宽大的正殿里还残留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十数根神凳,每根神凳长一丈二,宽一尺二,高一尺六,厚三寸。

由两对粗壮结实的凳脚支撑着,凳面上除了被纸烛烧焦了的一块黑色斑痕外,历史对它们没有过多的损伤。

公共食堂在这里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壁头上用石灰水书写的“公共食堂万岁”的大字早已剥落,只留下一点模糊的痕迹。

左边厢房的灶台水缸早被拆除,地面也恢复了早先的平整,四面原本就腊黄的石灰壁已变烟火色,似乎只有这些色调才可以证明人们当年在这里狂热而又悲情地炊饮过。

公共食堂时期的调子和四清运动的旋律很明显地将禹王宫的今昔区别开来。

幼稚病在这里已一去不复返,而“破四旧”的新思维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十根古老而厚重的神凳呈一字整齐靠在大殿正面的壁头和左面的壁头,它们上面当然不再是以往的香坛纸烛和供果,也不是“食堂化”时期男女老少的屁股和各种形状翘在上面的脚掌。

而是堆满了缴自全公社那些“书香世家”的禁书。

《辞源》、《辞海》、《黄帝内经》、《石头记》、《山海经》、《三国演义》、《水浒传》、《牛氓》……

它们一本挨一本,一本叠一本,直达五尺多高,初进正殿的人还以为这是一家庞大的古籍书店呢。

整个正殿到处都堆满了古玩字画和发黄的线装书。

《孙子兵法》、《史记》等书页面黄得吓人,大家都说毒得擦屁股都嫌弃。

唐宋元明清出产的十二生肖陶瓷品和飞禽走兽水果式的烟缸茶缸就如一座小山,那些说不出名字的古画早被撕烂堆在正殿右侧一角,象城市某个生意巨旺的垃圾回收站。

此时,曾经被贾新河打得口吐鲜血的柳青青在母亲心惊胆颤的日子里长到了十九岁,他正同好友吴诗文,另外还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忙得不亦乐乎。

柳金源是老实巴交的佃农,所以他的儿子柳青青成了太平公社太平大队的贫协副主席兼副团支。

吴诗文十七岁,是当年闻名太平镇的“高先生”吴亦高的儿子,按柳吴两家关系,柳青青同吴诗文以表兄弟相称。

他们一边整理书籍一面指挥着一群群青年男女将砸碎的瓷片玻璃一箩一箩往外抬。

戏楼下的山门外,早就挖好了一个深五尺直径约两丈的大坑,砸烂的古董残骸就填埋在里面。

又有一批青年男女背着扛着“四旧”进了正殿,他们分别将背上的东西按类别倾倒在各自地方。

这些青年男女大部分是太平公社太平大队的人,另一小部分是来自其它大队和单位的代表。

工作组安排他们到太平大队参加破“四旧”战役,学好经验回到本大队本单位实施推广。

昨天他们首先捣毁了距太平镇两里二郎庙的泥塑、木雕、石刻,那些菩萨、罗汉个个惨遭劫难无一超生,《金刚经》、《心经》无法保佑。

只有二郎神幸运,虽受伤但无大劫。

原因是它太高,几乎同正殿齐眉,人少根本奈何不了,革命者只在它的脚背上敲了几个大洞,工作组的领导就说,“让它多活几天,过两天大会战的时候再解决它!”

四清工作队是在早春二月的一个早上,带着《二十三条》这柄尚方宝剑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太平镇的。

工作队首先接管了公社的一切权力,接着十个工作组到十个大队去接管了基层的权力。

同时还有一个特别工作组接管了粮站、学校、供销社等单位的行政大权。

各大队,上至支书,下至团支书、妇女主任等一切大小干部一律采取“下楼洗澡,脱胎换骨”,该靠边的靠边站。

各大队的工作组的核心班子一般是三个人,各生产队尚有一名组员。

成立贫协组织是这个运动的第一步,它的权力和土改时期的农会相似,在工作组领导下行使一切权力。

学习《二十三条》和“老三篇”是一切工作的重点,而积极分子手中却多了三本书:《语录》、《矛盾论》、《实践论》。

运动的第一战役就是破“四旧”,首先收缴那些黄色书籍、古玩字画,推毁庙宇、祠堂的石刻木雕泥塑等神像,因此那段时间石匠木匠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禹王宫的菩萨罗汉和牛鬼蛇神还安然无恙,因为四清工作组黎组长有指示:那是一个巨瘤,大会战的时候,才来给它大扫荡!

此刻吴诗文和柳青青凑在一块儿,他心里其实打着一些小算盘,见四周无人,吴诗文悄悄对柳青青说:

“我爸的《石头记》和《康熙字典》被缴了,《辞海》和《黄帝内经》也被没收,他要你想办法让我拿回去。”

柳青青并没有答应吴诗文的请求,反问他:“你是不是想让我们都被推到台子上挨斗?现在是什么时候,心里还存侥幸?”

“我爸说那些书不是黄色书藉。”吴诗文不服气地说。

“谁说那不是黄色书籍?”工作组长黎克佳突然在柳青青和吴诗文的背后大声喝问。

黎克佳三十岁出头,身材高大,声音洪亮。

吴诗文吓了一跳,但的确心痛那些书,他诚惶诚恐地把那几本书捧到黎克佳面前,恳求道:“黎组长,你看,这《黄帝内经》是医书,这字典又是工具书……”

“除了统领着作和马列主义,其它书籍一本也不能放过,你们不要辜负组织的培养,千万别犯错误!”

黎克佳说完,背着手摇着他那粗壮矮小的身子出了大门。

太平大队破“四旧”的声势浩大,工作队在禹王宫召开了全公社党团员、干部会议,让全公社都来学习取经。

然后叫各大队到会人员帮着将万余册书籍和数千幅字画搬到禹王宫的地坝堆成一座小山。

烧书的任务由太平大队二十多名青年团员独立执行,工作黎克佳站在正殿的阶檐上发布命令:

“点火!”

二十多名青年男女掏出早就预备好的火柴“哧哧”划燃,刹时黑烟冲天,浓烟罩住了太平镇上街。

太平大队团委支部的罗尚和、柳青青等人在工作组白玉的带领下,用木棍拔弄厚厚的书山,人人满身纸灰满身汗。

黎克佳终于经不住烟火呛烤,叮嘱了组员白玉后悄然走了。

贾仁慈等一伙平时喜欢偷奸耍滑的人也相继溜了,到最后只剩下几个人。

“青青,你怎么哭了?”郑花花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侧头问眼眶湿润的柳青青。

郑花花同柳青青是初中同桌,郑花花上课时常偷看小说,一次我看《石头记》,看到“黛玉葬花”那一节就哭了,柳青青当时取笑她:“又哭贾宝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