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寿终正寝后,女知青重回1968!
她这话一出口,魏建军脸上的笑容散开:“那太好,我们三人吃了早餐就一起去吧,那集市上应该有些好玩的东西。”
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他内心道:
【这样更好,我就有机会和她一起逛街了,到时候我再跟别人说我们俩相互喜欢,估计别的知青都会信了。】
夏巧西瞬间脸色就凝重了,这魏建军怎么这么会利用机会?
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人的无耻呀。
这么点小事都会被他利用起来炒作出绯闻,自己刚才说去,现在改口好像又不太好。
她思索了一下:“等我一下,我去拿一下我的信。”
最终,她还是决定自己一起去。
魏建军要说什么随便他去说,自己就“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再大不了就冷处理。
到底是第一次去这里的集市赶集,夏巧西想了想,还是换了身好一点的衣服。
等她出来时,魏建军就见到了一个与平时不一样的夏巧西。
他就说嘛,这进了知青队的夏巧西和他在火车上的那惊鸿一瞥区别怎么那么大,原来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
暗红色灯芯绒外套,配上是白色的围巾,让她本来白皙的皮肤更加白皙,并且透着红。
黑色的呢子裤,带点微喇,显得夏巧西的腿很长,一米六的个子至少能看出一米六五的高度来。
其实她这裤子是夏巧西自己改过的,她喜欢这种微喇的裤。
她重生时,正好那年都流行这种微喇裤,她在街上看见那种穿着微喇裤的女孩子就觉得很好看。
显得腿修长,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那时候她就想自己如果也是年轻女孩,就那样穿。
这不重生后自己有机会重新来过,自己喜欢的穿着一定要自己动手设计出来。
等到了改革开放时,自己一定要开一家服装厂,将自己上一辈子见过的好看的衣服款式都做出来。
所以这条裤子都是她自己改过的,改过后自己也觉得好看,原来自己十八岁也能穿这种好看的款式。
魏建军见到这样的夏巧西,眼睛里除了惊艳以外,就是欣赏。
这样的夏巧西在女知青中是佼佼者,其她人顿时黯然失色,自然包括李梦萍。
他一直知道夏巧西不是李梦萍那样的女孩子可以比下去的,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听说她的父亲是大城市里的大学教授,果然是李梦萍那种家庭攀比不上的。
他觉得夏巧西就适合这种大气的装扮,这才是大家闺秀的感觉。
不像李梦萍那种小里小气的模样,自己着实喜欢不起来。
魏建军就是觉得李梦萍的气质太过小气,人也不聪明,除了偶尔会哄自己开心以外,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很理智的不想与李梦萍太过亲密。
主要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志向和李梦萍的不一样,李梦萍这种女人大概就只能做一个家庭主妇。
说白了,就是摆在家里的花瓶,如是在封建社会,他觉得自己可以把李梦萍放在小妾的位置上养着。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不能三妻四妾的社会,所以他很理智的选择找一个能在自己人生路上帮助到自己的。
而不是李梦萍那种,虽然眼前看李梦萍家的条件似乎是比自己家里好很多,对自己有帮助,但是真要能实现自己野心的话,李梦萍家的后盾完全不足够支撑自己完成野心。
他对所有自己接触的女生都做了个调查和打探,最后他发现只有夏巧西家里的背景是最强大的。
再有自己在火车上的那一眼,就让自己心动了。
所以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非夏巧西不可。
夏巧西出来看见魏建军的眼神时,本来舒展的眉头微锁。
这种目光她上世是见过的,而且是不止一次的见过魏建军流露出这种目光。
也是因为这种目光,所以她慢慢沦陷了。
不得不说夏巧西的容貌在这知青队伍里面真就没人可以一比高下,虽说李梦萍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能让人无形中就产生一种保护的欲望。
可在容貌上,夏巧西确实甩了她几条街的。
夏巧西见这样的魏建军,她眉头微锁,一时沉默语。
上一世的魏建军专会花言巧语蜜里调油,夏巧西只恨自己当初眼盲心瞎。
魏建军不知道夏巧西是这心思,只以为自己的目光过于大胆,引起了夏巧西的反感。
心道:【这夏知青是个传统的女孩,看来要拿下她有点困难。】
夏巧西听见魏建军的心声,眉头锁的更紧。
好在此时李长林从房内出来见二人的氛围不对,便开口问道:“都准备好了吗?巧西。”
这话是对夏巧西问的,但是又是说给魏建军听的。
魏建军开口道:“我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一起去食堂吃过早餐就可以出发了。”
夏巧西开道:“我准备好,走吧,去食堂吧。”
她知道这个时候不去吃食堂,去了集市,也很少有什么食物可以填饱肚子的,毕竟大家的食物都很紧张。
说起来,那时候的集市真没那么热闹,但是相对来说要比平时热闹很多了,也是一个休息日不错的去处。
三人吃了早餐后,一路走着去的集市,一路上魏建军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了一路,自是不在话下。
夏巧西只感叹,魏建军的情商确实很高,原来这人早就这么能说会道了,死的都能被他说活了,正常人都能被他忽悠瘸了。
这让她想起上一世的魏建军,在家看新闻时,偶有的几次指点江山收复台湾时的牛皮哄哄的说辞。
远山村赶集的地方是在一个叫马河口的镇子上,大概是因为这个地方就是几个村子的中心地带,又或许是因为这里有条河穿过的缘故,所以这里的人都来这个地方赶集。
河里有船,是那种乌篷船一样的小船,船上的人偶尔会吆喝几句山歌。
夏巧西只觉得那山歌的调子很好听,但是听不明白唱的什么,因为都是当地民歌,都是方言唱的。
大概因为河道不是很宽的缘故,容不下大船。
桥下穿梭的小船在今天还真不少。
走在桥上的时候,有一种船在桥下游,人在船上走的视点错觉。
这地方确实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如果只有自己和李长林该多好。
不过夏巧西总生出一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情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