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七零:我在家属院勤劳致富 > 第143章 都要走了

第143章 都要走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七零:我在家属院勤劳致富!

然后部队里就闹着让陈朝阳请客。

这么多人请吃饭是请不起来的,但发糖可以。

于是董晓丹把家里留着本来过年发给家属院小孩的糖拿出来,点了点,感觉不够,又和陈朝阳一起,想办法买了很多糖,交给小张和叶培荣,让他们两人当代表,去部队里发发。

而自己过了年没多久,应该要开学了,而这边军工厂学校的工作肯定也要辞了,所以董晓丹觉得要去军工厂和技术学校与他们道个别。

没有其他东西带,也只能发糖。

陈朝阳感觉结婚的时候,都没发这么多糖。

当初自己之所以能去技工学校,完全是因为军工厂这边有人慧眼识英才,所以董晓丹和陈朝阳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军工厂机修车间。

一路从门卫开始发糖,也不敢多发,一人两颗,不是因为小气,而是因为糖票不足,已经该所有的糖票和叶培荣啊,几个好友的糖票全借走了,反正就弄到这么多。

而机修车间不只是大老爷们,还有好多女的。

但他们知道董晓丹要离开这里,到市里读大学的时候,一个个惊讶之余就开始炫耀了:“我就知道小董不一般,一个聪明人,她做什么都聪明,从她焊第一根电焊条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这丫头有潜力...”

“别吹了,你这么神奇!那你看看,我们这里还有没有谁能考上大学?”有人打趣道。

“不用看,你们一个个都跟小董差远了...”

大家佩服、激动一番,男的还要问有关焊接的事,车间里几个女的就挤过来,把他们推到一边:“别装得很爱钻研的样子,早不问晚不问,等人家要离开了才问...”

“这不是想着有的是机会么?可哪想小董说走就走啊!”

......

几个女的不管,悄悄地拉着董晓丹:“听说你带家属院大嫂们编织毛线挣钱,我们下了班也没什么事,可不可以也教教我们?”

大家都在海岛生活着,哪有不透风的墙?

他们军工厂虽然比地方上收入高一点,那也只有十几块的差别,一个月下来到手五十几元,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可听说家属院的大嫂们在董晓丹的带领下,手快的,勤劳的,最多一个月挣了二百多,比她们当军官的男人挣了都多。

这在海岛上还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这些家属院大嫂们为一个工作,虽说不至于争得头破血流,但至少暗潮汹涌。

但今年,令上级领导们头痛的事没有发生,以前一个食堂岗位都有好几人在争,今年大家的焦点不在这上面了。

军工厂的女工们以前在这些大嫂们面前,优越感很强,毕竟她们是每个月有固定工资拿的。

现在在菜场、商店,这些大嫂们说说笑笑可牛了,再也不像以前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她们这些军工厂职工。

于是这些军工厂的女工,休息间隙的时候闲聊,说我们每天下班后也有大把的时间浪费了,要是能利用起来,不指望挣几大百,就挣个十块八块,一星期也可以多买几斤肉啊。

一直很心动,苦于没机会,今儿个没想到董晓丹来了,而且居然说没多久就要离开,那今天不是最后的机会么?

今儿个要不抓住,以后也许再也没可能了。

于是大家吞吞吐吐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董晓丹立刻笑了:“是我没考虑周到,其实应该早就跟你们说的。这次我设计了一款大衣,香港那边大量要货,我们正苦于人手不够呢,也没拿到外面去发包,怕质量难以控制。你们能参与进来,我们求之不得。”

然后董晓丹就告诉她们,到家属院加工厂找包主任或者江平芳、林梅,她们那里有自己画的图解,她们也会全程指导。

然后董晓丹也提醒军工厂的男工,如果他们的爱人或者女儿、儿媳之类的,业余想挣点零花钱,都可以加入这行列。

“行啊,那我们今天下班后就过去学,正好学会了,过年在家织。”军工厂的女工们兴奋不已。

“好,我这边办好了,就过去。”董晓丹知道,要过年了,包主任她们也忙着呢,这事还是自己亲力亲为好。

这边走完了,就去军工厂人事处,回头要外出上大学,也要到这边办人事手续打证明之类的,所以也要先拜访一下。

人事处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轰动,然后他们的领导甚至拉着陈朝阳:“你还在我们部队,能不能做做你爱人思想工作,让她毕业后还回我们军工厂?这样也免得你们夫妻分离。我保证,我们军工厂绝对不会亏待她。”

“我好像听说,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是国家分配工作的,好像我们自己不能说了算,要是将来能有办法分进军工厂,我们也是求之不得呢。”陈朝阳笑道。

董晓丹双手合在一起,颔首致意:“感谢感谢你们对我的厚爱,将来不管落在何处,我都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在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你们就能聘用我,给我一个正式的工作。更不用说,等我大学毕业后,你们怎么关照我了,所以,我真的没齿难忘你们的恩情。”

然后一番依依不舍地惜别。

他们俩又去了技术学院。

此时,技术学院已经如一锅粥沸腾了。

不只是因为得知董晓丹的分数,还有,因为市里的军校也开始恢复招生,这边军工厂的技术学校好多老师,包括陶老师在内,都被调到市里的军校任教了。

这样军工厂的技术学校师资力量就明显不足起来。

陶老师原计划是,自己去军校任教,把技术过硬的董晓丹也带过去,这边的工作就交给左卫东和杨明峰。

而且计划已经交了上去,谁知董晓丹竟然考了这么燃爆的分数,估计想去哪个学校就能去哪个学校了。

那自己到军校任教,总要带个合适的助教的吧?于是陶老师立刻就去校长那里,申请在左卫东和杨明峰之间,带一个走。

校长一口回绝:“不行,我这边缺的老师不是一个两个,左卫东和杨明峰一个人顶你的位,另一个人顶其他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