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晋,我来了! > 第3章 十六岁的征讨大都督

第3章 十六岁的征讨大都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我来了!!

建康,会稽王府。

司马道子接到了庾楷联合、王恭、殷仲堪三路大军正在集结准备进犯京师的密报,不由得大惊失色,同时也为自己的酒后分割庾楷四郡的行为感到懊悔不已。

其实庾楷虽然多年在兖州陈望麾下掌管历阳,做后勤大总管,但自从升任豫州刺史后,政治立场一直倾向于朝廷。

去年王恭、殷仲堪等人“清君侧”,庾楷就没参与。

怪还得怪自己,喝酒喝坏了脑子,为什么要把他的豫州四个郡分出去给王愉,唉……

没想到庾楷这小子为这么点儿小事玩真的了,凡事不都好商量嘛,干吗这么冲动起兵来建康!

他在中堂上来回踱步,一边拍着自己的脑壳一边嘟囔着,“这可如何时候,这可如何是好啊……”

中堂上坐着的心腹,骠骑谘议参军、谯王司马尚之隐隐感觉有大事发生,赶忙起身,问道:“相王,何事苦恼?”

(如今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已经被封为丞相,加九锡,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所以都称其为相王。)

“王恭、殷仲堪又要起兵,‘清君侧’了,这次还多了个庾楷!”司马道子眉头紧锁,肉嘟嘟的胖脸上愁云密布。

司马尚之小心翼翼地问道:“又要‘清君侧’?这次要清的是谁啊?”

司马道子圆溜溜的眼珠子布满血色,看着司马尚之,叹息道:“就是你啊,伯道。”

“啊……”司马尚之脸色顿时变得一片煞白,嘴唇嗫喏着半晌说不出话来,心里奔腾过数万匹草泥马。

他心道,你该不会像去年杀王国宝、王绪一样,把我也杀了,来平息战乱吧,谁tm效忠你谁倒霉啊。

半晌,司马尚之嘴唇哆嗦着问道:“相王,你,你,你意欲何为……”

“我……我……唉……”司马道子脑子里一片乱麻,一边摇头一边叹息,在中堂上转起了圈圈,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给庾楷写信道歉,收回成命。

但是如此一来,自己彻底是颜面扫地了,去年为了平息王恭怒气,杀了多年来忠心耿耿拍自己马屁的王国宝、王绪。

今年有人叛乱,自己又要出面公开道歉,这、这、这……

两人正在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中,忽听得堂后传来脚步声。

不多时,屏风后转出一人,身材适中,面皮白净,细眉星目,一表人才。

他边走边笑问道:“父王,何时发愁?”

司马道子不用看就知道,这是他的儿子,十六岁的司马元显来了。

遂没好奇地道:“朝廷大事,岂是你小孩子可过问的吗?”

司马尚之赶忙躬身施礼道:“拜见世子!”

司马元显笑吟吟地抬手道:“伯道兄,请起。”

然后从司马道子案几上拿起密报看了两眼,手托着下颌,眨了眨眼,对司马道子不疾不徐地道:“这有何难?父王何必忧虑,在儿臣看来,他们不过乌合之众而已。”

“胡言,三路加起来得有十数万大军,我们用什么去抵挡?以谁为帅?你吗?”司马道子收住了脚步,一连发出三个疑问。

司马尚之倒是从未小觑过司马元显,因为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兄弟俩在生儿子方面有着天壤之别。

二人虽然都嗜酒如命,司马曜生出个傻儿子来,而司马道子的儿子非但没被酒精所误,反而从小就是个人精。

司马元显虽然十六岁但在建康已颇有声望,他聪慧过人,读书涉猎甚广,做事敏锐果敢,许多大臣、名士都称他有明帝神武之风。

晋明帝是谁啊,那可是遍数两晋所有皇帝里面的唯一圣君。

司马尚之病急乱投医,他断定在危难时刻自己会被司马道子所抛弃,就像去年的王国宝、王绪那样,远了说是效仿汉景帝杀晁错,丢车保帅,

于是急忙躬身问道:“世子有何高见啊?”

司马元显看着司马尚之热切的眼神,和老爸疑惑地目光,一脸轻松地道:“孩儿闻《礼记·檀弓下》:‘君王计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我还闻《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父王,王恭等人去年刚刚反叛,今年又反,正应了师出无名,儿臣料定他们必然失败。”

“哦?”司马道子虽然听儿子所讲的话多为宽泛空洞大道理意味,但见他神色自如,有些诧异起来,难道眼前的这个儿子真是天才吗?

司马道子一天二十四小时只沉迷于件事中,一个是“饮酒”,一个是“御女”。

他和司马元显平时少有交流,甚至几天都见不上一面,还不如司马尚之这些外人了解这个儿子。

反正自己脑子里全是浆糊和酒精,索性坐下来听他讲讲如何迎敌。

于是端起了父亲的威严,胖脸一肃,回到座榻中,摆手命二人坐下,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努力压抑住怦怦直跳的小心脏,缓缓地问道:“朗君,你有何退敌良策?”

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司马元显心里烂明白,他躬身一揖,侃侃而谈:“父王,在孩儿眼里,此三路人马皆属乌合之众,其一,三人虽曾在兖州军中效力多年,但皆非能征惯战之辈;其二,三人出兵倚重的都是手下将领,心思各异;若是儿臣统兵,可各个击破之。”

“啊……啊……也是,也是,”司马道子手抚稀疏的几根胡须,看了看另一边坐着的司马尚之,见他也是频频点头,于是拍案道:“好,那就由你来主持平叛大局。”

司马道子命侍从拿来一份空白诏书,提笔写道:“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侍中、假节、征虏将军,节制各路兵马平叛。”

写完,他交给司马尚之,叮嘱他立刻进宫盖上玉玺,昭告天下。

随后,司马道子就在会稽王府不出门了,也不问所有政事,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儿子。

更加沉迷于醉生梦死,花天酒地之中。

翌日晨,司马元显正式走上了朝堂,在形同牌位一般的司马德宗跟前,行使征讨大都督职权,颁发了一系列命令:

一、骠骑谘议参军司马尚之率军五万跨江进攻三路叛军最薄弱的一路,豫州刺史庾楷。

二、丹阳尹王恺、殿中将军桓放之、鄱阳太守温详守戍石头城,迎战荆州殷仲堪军。

三、后将军谢琰,假节,任前军都督,与卫将军王珣分别戍守建康北郊及宣阳门,共同迎击王恭大军。

当年的国子学同学、兖州同僚,如今被迫成为两个阵营的敌人了。

谢琰纵有万般不愿,但也没有办法,自己现在已是陈郡谢氏的最高代言人,谢氏满门大都在建康为官。

一时间,建康上空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