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誓师出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我来了!!
宁康元年,八月初九。
黎明时分,遥远天边的一颗孤星渐渐隐没,东方天空泛出一抹亮色,天色越来越亮。
覆舟山下校军场内,一杆五丈高的红边黑底大纛高挂正中。
上面有五个烫金大字从上至下,“前军将军——陈”。
大纛下聚集着五千名晋军步兵,排列整齐,刀枪林立,衣甲鲜明,精神抖擞。
辰时,陈望披挂整齐,银盔银甲,外披殷红战袍,腰悬龙泉宝剑,胯下紫骅骝,在毛安之、王恭、谢琰、柏华、王忱等二十余名将佐、属吏、幕僚簇拥下进了校军场。
主将一入场,五千名晋军提振士气,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厚、厚、厚!”
声音一直传到身后的覆舟山中,惊起一片飞鸟,扑簌簌升上天空。
陈望这还是平生第一次穿上铠甲,他穿的是魏晋时期最为先进的明光甲。
此甲为防生锈,采用了水磨工艺,浑身上下一片晶亮,如果在阳光下能产生耀眼光芒,作战时能使对方目眩从而影响视觉。
而且在各种铠甲中保护面积是最大,并能最大限度的灵活挥动手臂,便于行动,束甲时将皮带套于领间,在领口处打结后向下纵束,至腹前再打结,分成两头围裹腰间后系束在背部。
这时东晋时期高级将领才能穿有铠甲,这种光明甲一直沿用到残唐五代时期。
穿越到东晋后,陈望一直宽袍大袖肥直筒裤,穿着舒适惯了,再穿上这种重达三、四十斤的物件,起初颇为不适应,磨得肩、肘、膝等关节生疼。
就连头上戴的这顶兜鍪因遮住了后脑和耳部,只露出前面的眼睛、鼻子、嘴巴,而听不清旁人说话,更加不适应。
回想起有许多国内外经典的古代将军在战场上和别人互相对话都靠着大吼,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后来看着全体人员都穿着比他还厚重的盔甲,也只好忍了下来。
陈望催动紫骅骝,来到队伍前列,勒马转过头来,面对北面的巨大观礼台,众将佐在他身后依次站立成一排。
他高高举起了右手,声浪震天的呐喊声停歇了下来。
约莫一炷香的工夫,文武百官、出征将士家属纷纷登上了观礼台,分两厢站立。
陈望在众多女眷中看见了王法慧和谢道韫,大娘和陈胜谯被陈望好歹劝住,所以今早没有过来。
少顷,只听得校军场外有声乐鼓吹响起,众人皆知,天子銮驾到了。
大家无不精神大振,整理衣冠。
前后四辆乘舆进了校军场,在观礼台下停住,车上下了司马曜、褚太后、李太妃、琅琊王司马道子。
四人登上观礼台后,众文武官员齐齐跪倒在地,高声口颂圣上、太后、太妃、琅琊王殿下等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司马曜也是第一次来校军场。
他登高远眺,正对着的是巍巍覆舟,绵延不绝,校军场西侧归善寺,东侧乐游苑,丹桂盛开,古木参天。
在清晨薄雾中,隐隐有亭台楼阁,时隐时现,亦真亦幻。
收回目光,近前是顶盔挂甲,英姿飒爽的陈望,身后整整齐齐排列着威武雄壮的大晋子弟兵。
心道,这小子穿上这套行头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但真能对付得了以王猛为首,集各游牧民族为一身的虎狼之师吗?
心里想着,双手微微一抬,挑唇高声道:“众卿平身!”
然后在观礼台正中座榻上坐下。
他的左首是司马道子,右首是褚太后和李陵容。
全场一片肃静,只有秋风吹拂大纛猎猎作响。
司马曜略显童稚的清脆声音响彻全场,“朕自登基以来,国家多故,先有国之柱石大司马桓温病逝,后有氐虏屡犯边陲,广陵公陈望,忧国奉公,主动请缨,誓师北伐,朕心大慰,有此良臣,晋祚何愁不兴?《诗经》云,‘无德不报’,待卿凯旋回阙,朕当不吝封赏,加殊锡焉。”
陈望听明白了,尤其是最后四个字,意思是要给予不一般的奖赏,赶忙在马上躬身施礼,把昨晚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应对台词,滔滔不绝,和盘托出。
“微臣甲胄在身,不便行跪拜之礼,还乞陛下恕罪,臣本庸才,见短识浅,荷蒙圣恩,擢拔于市井,惟有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定当率领本部大晋雄兵,一往无前,贯颐奋戟,克竟全功,不负陛下所托!”
一番豪言壮语,闻者动容,整篇没有一个和“死”有关的字,这也是陈望精心所做,什么效死,誓死,一死等立誓的词并不适合这种威武雄壮的场合,会给出征带来不祥之气。
司马曜热血沸腾,双手撑住案几,差点不顾身份的站起来,高声道:“好!朕盼陈卿露布早日传至京师!陈卿平身,请祠部尚书袁宏宣读《陈公出征赋》为大军壮行!”
哇……那可是“倚马千言”的袁宏啊,心高气傲的江左文宗,他除了给桓温写过《东征赋》、《北征赋》,从来没给别人写过,就连当年还太尉陈谦、国丈褚裒、中军将军殷浩、西中郎将谢万等人北伐也不曾动过笔。
陈望居然获得如此殊荣,在场人虽然大多都是名士,打仗虽然不行,但文学书法,诗词歌赋都在行,皆暗暗惊叹、羡慕不已。
只见袁宏从班列中稳步走出,来到观礼台的边缘处站定,仪态庄重,气定神闲,秋日晨风吹拂他朱红色的官服,那五短身材显得异常高大,如上界太白金星下凡一般。
他展开手中的绢布,高声颂道:
“公出颍川,世代忠良,风骨峭峻,家风厚泽,先有太丘,后有靖侯,再有威公,功勋累累,光昭日月,今逢乱世,胡虏猖獗,神器南迁,欣之英达,灵鉴洞照,宇量高雅,远明管乐,近学刘祖,晋之得贤,于斯为贵,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故,广陵公替天征讨,百舸争流,无往不胜,远击北海,百夷鳞集,万邦来朝,凡普天之下,皆俯身叩拜天子阙前。”
袁宏的文赋从颍川陈氏的始祖陈寔赞起,陈寔乃东汉名臣,因早期在太丘县做过县令又叫陈太丘,“梁上君子”这个成语就是他的故事。
再写三国曹魏名臣陈群,死后追封为“靖侯”,最后是陈望之父陈谦,死后谥号“威”。
陈望从小聪明英武,气度高雅,他的偶像是管仲乐毅,学习的目标是两晋名将,创造了“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等成语的祖逖和刘琨。
此次出征是吊民伐罪之道,只要是遵循谋略,确立礼仪,再强大的敌人也能战胜,绝妙,绝妙!
总之:孔子在困苦中能守节操而学艺文,能够乐而忘忧只有圣贤。达人行事须按原则,一切行动适应形势。坚持忠信四海为家,虽到蛮荒有何忧惧。
执守大道,天下万物都会来归附,归附之后而不互相伤害,就会和平、安定,国泰民安。
因此,陈望奉诏北伐,一定会成功,一直能打到传说中的北海(今贝加尔湖),让千百蛮夷部族都来到建康,拜倒在皇帝丹樨之下。
洋洋洒洒,二百八十三字,绝对是才贯二酉,班马文章,不世佳作。
读完之后,观礼台上的众多文武官员以及将士家属纷纷发出了赞叹、喝彩声。
听得陈望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道,他比我还了解我,唉,这古代文人墨客可是真能胡诌吹捧啊。
只听侍中王坦之标志性的男高音浑厚洪亮地声音传来,“素闻广陵公善于即兴诗词,乃孙兴公爱徒,此情此景,何不赋诗一首?”
众人尽皆叫好,纷纷鼓起掌来。
陈望在马上略一沉思,昂首看向观礼台,大声吟哦道:
“末臣谋略勤宵旰,数载百战不贪功。
定使渠魁齐授首,君王从此不忧胡!”
“好!”
“妙!”
“壮哉!”
“再来一首!”
……
观礼台上的人群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欢声雷动,震耳欲聋。
陈望远远看向台上的太后老妈,她漂亮的杏仁眼中早已湿润,正一脸不舍得看着他,不由得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知道她是太为自己担心了。
他虽然难过,但绝不能流泪,身后这五千多大晋子弟兵哪一个没有父母或者妻儿担心挂念啊。
遂尽力抑制住悲伤之情,举起双手向褚太后摆动了起来。
看台上的陈望师傅孙绰本已经为他的诗沾沾自喜,大家都在夸赞他教徒有方,以为陈望示意又要创作佳句,赶忙高举双手,令喧嚣的众人安静下来。
陈望看着太后老妈,大声吟哦道:
“巍巍战舸系秦淮,直到征人洒泪别。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思念过江南。
夜夜青山入梦来,夜夜是你,青山也是你。”
褚太后再也忍不住了,在座榻中娇躯颤抖,掩面而泣。
正当众人大为伤感,在咀嚼回味陈望的诗词时,一个淡粉色的身影从观礼台阶梯上跑了下来,飞快地奔向了陈望的紫骅骝。
这下惊呆了观礼台上的所有人,陈望定睛一看,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心爱女人——王法慧!
陈望赶紧跳下紫骅骝,张开了双臂,王法慧一头扎进了他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陈望虽然知道这首搭配而来的诗词是写给太后老妈的,表达了对慈母的思念和不舍,但听在王法慧的耳中却是写给她的情诗。
一时间,万众瞩目中,两个在大家眼中郎才女貌的神仙眷侣,相拥在一起。
这就是魏晋和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不拘常理,旷达不羁,举止洒脱,返璞归真才是人们钦佩而加以模仿学习的偶像。
“哎呦?”司马曜手抚下巴,嘴唇抖动,发出了一声轻微地惊呼。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观礼台下热烈拥抱的二人身上,都没有听见司马曜的声音。
但有一个人听见了,那就是小司马曜一岁的司马道子。
他没有转头,目光也钉在了那个如姑射仙子、倾城倾国的王法慧身上,轻语道:“她就是王蕴之女王法慧。”
司马曜身子一颤,紧紧抿住了薄唇,眼神就像磁吸一样牢牢地扣在王法慧那婀娜多姿的娇躯上。
“她,她就是王法慧?”
“是,皇兄。”
“怎么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她有如此之绝世容颜?”
二人虽然一个十二岁,一个十一岁,但对美女,尤其是对有个性的美女从来都是很有感觉的,他们从懂得男女之事时就开始不厌其烦的一起探讨女人身体奥秘。
这可就苦了当年会稽王府,现在皇宫里的众多侍女、宫女们了。
在女人方面兄弟二人有着共同而且超乎常人的兴趣,当真是一母同胞,基因里面都带着永不满足的饥渴和填不饱的欲壑。
若是给东晋时期各国君王们来个荒淫无度、色胆包天的排名榜,名列第一的不是他们的祖先后宫数万美女坐着羊车寻芳的晋武帝司马炎,也不是给后宫美女都穿上官服,喜欢制服控的石赵天王石虎,而是凉州的张祚(上两部东晋小说中有过叙述)。
第二、第三当仁不让,就是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两兄弟了。
——自此,《东晋,我来了!》第一卷“初入东晋”结束,明天将开始第二卷“北上征程”。作者本人不才,但日夜不辍,坚持更新,参考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大量典籍、文献,正史、地图等,只为奉献给不离不弃的读者们一个真实而有趣的东晋历史穿越小说。
如果有不尽之处,真诚的希望大家指正和批评!
我们精彩继续。
还望没有给与五星书评的读者朋友们,在百忙之中,用一分钟时间评价上,作者本人将感激不尽,并努力坚持下去,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