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江北变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我来了!!
十一月初七,隆冬的寒风从江北呼啸而来,肆虐着鸡笼山。
茅草屋内炭火正旺,温暖如春。
陈望可算等来了陈安和褚歆、江卣三人联名的信,长而繁冗,事无巨细,汇报一遍。
信中讲道,因谯郡及淮北许多百姓听说兖州军马将战略转移,皆跟随大军和军属一起出发,渡过淮水后,与撤出寿春的徐元喜部两万人马汇合,共计军民二十余万共同南下,于十一月初二安全到达历阳。
看到这里,陈望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
历阳是江北粮仓,以江卣多年经营的储备能力,供应这二十几万人过冬应无大碍。
再有一封陈安单独来信,上面写道,刚刚据探马来报,袁真据寿春已经叛晋,被燕主慕容暐拜为征南大将军,领扬州刺史,封宣城公。
陈望持信站起身来,看着墙上的地图,盯着父亲曾经浴血奋战打下来的寿春和淮北大地,黯然神伤。
虽然这又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但真的发生了还是心中不适。
谢家兄妹来饮酒吃蟹那日他就听谢琰讲了桓温和袁真的奏章,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陛下和群臣敢怒不敢言。
袁真的奏章中申辩自己无罪,奉命通渠修道,但燕军慕容德部骑兵不断侵扰,致使无法按期完工;并指出大司马北伐诸多弊端,比如行军缓慢,修渠运粮,贻误战机,导致丢失淮北大片国土等等,请朝廷明辨,主帅应担此次失利主要罪责。
朝廷明辨,哈哈,陈望暗笑,朝廷当然会明辨是非的,但谁是朝廷?
现在的桓温就是朝廷啊,朝廷能说朝廷有罪吗?
一道圣旨下来,免去袁真一切官职,将寿春移交出来,速进京面圣议罪。
这个在当年如雷贯耳“四世三公”的陈郡袁氏,最终走上了一条,弃祖宗和国家于不顾,自绝于人民的不归之路,投靠了胡人。
唉,悲剧啊!
这也是典型的朝中无人,家道中落,不得不替桓温背黑锅。
如果把袁真换成自己又能如何?
还不是一样的结果?
迅速会被朝廷和众多看似平日里关系不错的群臣们所抛弃。
再继续看下去陈安来信,邺城传来消息。
于是快步回到土炕上坐下,凝神观看。
燕吴王慕容垂得胜还邺,威名益震。
上书为此次南征诸将请功,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回复。
慕容垂亲自入阙与司徒慕容评争辩起来,二人几乎拔刀相向。
同时,邺城坊间流言四起,有人说吴王英武非凡,拯救大燕于危难,论才论德论功绩,应继承大统。
燕国三巨头一听传闻慌了神,燕主慕容暐、太后可足浑氏、司徒慕容评经紧急会商,认定慕容垂为诸将请功乃是笼络人心,意图叛乱自立,必须大义灭亲,立即查办。
看到这里陈望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这是自己给谢安支的损招见效了。
再继续看下去,信上讲有人提前透露风声给慕容垂。
慕容垂不忍手足相残,拒绝了子侄和手下建议提前动手诛杀慕容评和慕容臧。
一家老小以打猎为名出了邺城,不知所踪。
陈望合上信,长叹一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东晋这边有个桓温,前燕那边有个三傻巨头,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给整得乌烟瘴气。
慕容垂是慕容鲜卑最后一名智勇双全的军中奇才。
现在燕国看似地域庞大,雄踞淮河以北及中原地区,但慕容垂一走,就是外强中干了。
想到这里陈望不禁豪气顿生,如果自己现在统领谯郡撤到历阳的这七万精兵,足可以横扫燕国,将鲜卑人打回老家去。
但也就是想想而已,自己去不了的。
新三国演义中,现在唯有前秦一切是在往良好方面发展,由王猛主政以来,焕发了勃勃生机。
苻坚和王猛这一对黄金搭档,已经合作了十四个年头了。
虽然期间氐秦内部苻家子弟叛乱不断,皆属小打小闹。
并不影响他们国势日盛,兵精粮足。
陈望在洛阳时就听到有长安来的百姓、客商歌唱道:“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教诲国人;国富兵强,垂及升平,猛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