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 第81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81章 要想富先修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元朔镇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这离不开刘大海在每期报纸上都要提一嘴元朔镇。

这座新生的城市,已经被炒的十分火爆,不少商贩都慕名而来。

而每次他们来到元朔镇,都能带回去一批稀奇古怪但又十分好用的商品,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他们更愿意前来元朔镇做生意了。

大量商人的涌入,让元朔镇额外的百税一收入了大量的钱财。

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是否迅速,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人口流动速度和常住人口数量。

现在的元朔镇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十万人。

除此之外,每日都会有千余人从大汉国各地赶来元朔镇。

刘大海认为这些人都是有眼光之人,也是那些率先发现商机之人。

毕竟他已经在报纸上不止一次宣传过元朔镇了,而且元朔镇有如此多的产出。

稍微有点商业眼光,就知道元朔镇未来肯定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商业重城。

况且,大汉国的第一个工厂,就建立在元朔镇。

刘氏方便面厂,为元朔镇居民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

每日能够产出近百万袋方便面。

就这,还无法满足每日前来的商人购买需求。

工厂还在扩大,刘氏辣条厂也是如此。

刘彻第一次见识到这种商业行为,对此大为赞赏。

而且,最让刘彻称赞的是,这几处工厂的收益,大海拿出来了一半利润,用于回馈元朔镇的发展和元朔镇的居民。

也就是说,那实际上算是元朔镇的产业,而非个人或者家族。

这种新型商业行动,让刘彻极为在意。

若是能够推广开来,大汉国将会是何等富裕?

元朔镇的律法十分严明,凡是三次触犯律法者,将会被赶出元朔镇。

这让元朔镇基本上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虽然街道上繁忙异常,但不法之事极少发生。

刘大海看着东方朔送来的户籍薄,虽然几处工厂每日都在扩大。

元朔镇的各种建筑也需要大量人口。

但事实上,元朔镇已经不太缺人了。

也就是说,那些新来到元朔镇的人,不能像之前一样,来到这里就有工做,有钱拿。

不过刘大海已经率先预料到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他没有打算以元朔镇一己之力供应整个大汉国的需求。

但他刘氏出品的产能,必须要能够满足长安城和关中繁华大城的需求。

所以刘氏工厂依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扩建。

而今,主父偃已经上谏,迁徙郡国豪杰及资产三百万以上者于茂陵,以内实京师,外销奸猾。

虽然在刘大海看来,这种强行把富户聚集在长安周围的做法是无用的。

但是刘彻自然不会听从他一个个小小元朔镇廷掾的意见。

而且,把那些富户迁徙到茂陵,对元朔镇的发展是有用的。

元朔镇距离长安城大约二十公里左右,而茂陵距离元朔镇也有三十公里。

如此一来,元朔镇周边,就有三处繁华区域。

一是长安城,二是关中地区,三是茂陵。

所以,元朔镇不但要建成大汉国的工厂聚集区,还要有一片足够繁华能够吸引周边勋贵们的区域。

而随着元朔镇的不断扩大,修路这件事情就不得不被提出来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肯定是对的。

交通运输的便利, 才会吸引更多商人前来。

而今日,刘大海就把元朔镇最大的十家商队请到了镇衙之中,和他们商量修路之事。

一同在的当然还有东方朔和曹襄。

不得不说,有了东方朔,元朔镇除了决断事件,其他的根本就无需曹襄和刘大海多管。

只是让曹襄和刘大海没想到的是,东方朔把那户籍记录新法上呈给陛下之后,居然请求以后跟着平阳侯和元朔镇廷掾继续治理元朔镇。

曹襄和刘大海虽然有些意外,但更多是惊喜。

有了东方朔,他们能偷大懒了。

而且对方除了喜欢资助那些女性,基本上没有其他瑕疵。

刘大海扫视着在座的十个大商人,然后淡淡地道:“不知诸位对元朔镇日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一众富商闻言开始侃侃而谈。

虽然坐在他们面前的三人中,有两人年纪不大。

可是没人敢小觑他们。

一个是当今平阳侯,深得陛下宠爱。

一个一手建立了这元朔镇,似乎还是出自山门,无数新鲜事物,全部出自对方手中。

原来来此行商的还有几位大商,可是他们仗着自己有钱,又有靠山,无视这元朔镇的律法。

最后,他们被永久拉入了黑名单。

而且,听闻他们背后的靠山也抛弃了他们。

也正是那几支大商队的遭遇,让其他商队不敢违反这元朔镇的律法。

毕竟,这元朔镇的产出,能让他们赚到太多钱财了。

见一群商人都在吹嘘元朔镇日后必然成为一座大城,刘大海摆了摆手。

随后道:“如今陛下迁富户于茂陵,我元朔镇周围就有三处富庶之地,

如今我想休整一番我元朔镇到这三处的道路,不知几位觉得如何?”

刘大海没有拐弯抹角,这些富商若是答应就是他们有眼光,若是不答应也没关系。

到时候自己收过路费也得把修路钱给收回来。

他修路可不是给些商人免费用的。

几名商人对视一眼,然后有人就道:“不知廷掾打算修何等路?”

刘大海闻言直接把自己绘制的纸图拿了出来道:“你们看,我打算修双向道路,一边来一边往返,互不干扰。”

“此外,这每一边能容得下四辆马车并行,马车车道外还要留一定的专供人行的道路。”

一众商人看见刘大海要修的道路,一个个都拍手称赞。

若是全大汉都是这种道路,那他们行商将会方便太多,而且赶路时间也会大大减少。

只不过想要如此修这道路,花费肯定也不小,他们自然知晓刘大海叫他们来的目的。

此时其中一人道:“廷掾,容小人斗胆问一句,这元朔镇到茂陵和关中的道路我觉得没问题,可是道长安的道路,你们找陛下背书过了吗?”

毕竟元朔镇离长安城太近了,若再有如此便利的道路,万一廷掾有不臣念想,这……

曹襄闻言怒道:“你个狗日的是不认得老子吗?我坐在这里就是代我舅舅传信的,修个路你怕什么?”

那名商人急忙向曹襄赔不是,说自己多虑了,同时第一个决定愿意出资修这三处道路,不过他们要较其他商队有优先使用权。

刘大海自然不会拒绝,而是看向了其他几支商队的代表。

其他几支商队仅仅思考了片刻,就选择同意了。

反正也不算很远,而且也不可能只让他们这几支商队出钱,这么一算,应该不是很耗费钱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