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童年小人物 > 第111章 约法3章1

第111章 约法3章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童年小人物!

“厂子里招多少人,暂时还没有定数。不过建筑队要扩建是肯定的,三四十人不嫌少,七八十人也不嫌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都能混口饭吃。”

要这么多人?那差不多家家都能摊上个劳力?这太出乎意料了。

“不过这事暂时放一放,建厂房,至少得等设计图纸和各项准备工作弄好了,大伙才能上工,对不?可这中间也大半个月的空档期,在这段时间我正好有事想和大伙商量一下。”白英话锋一转,说起来另外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急事。

“妮儿,啥事这么郑重,今儿个大伙主要说的可是找活干,其他的事先放放呗。”

“婶婶,你别急,我说这事还真得需要人。也不是让大伙白干,而且今天大伙回去就可以开始做,工资日结,多劳多得。”

当天干完就给钱?那还等啥?反正都是为了挣钱,干啥不是干?听白英这么一说,大伙都点迫不及待。

现在出门找活干,哪个带头的不压个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资,万一遇到心黑的老板,能拖着几年,或者最后直接不给你,也不是没有?

现在可没有啥法律和组织会为农民工讨工资,老百姓为温饱奔波,为了那点工资也消耗不起那个时间和精力。最后还不是小钱自认倒霉,大钱走上漫漫讨债之路。

这个时候工资低是正常,恶意欠薪更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可为了有口饭吃,大伙只能赌运气,或者老乡带老乡,大伙组成小团体抱团取暖。

这也是在某些地方的厂子里老板特别反感抱团的某某地方的打工人的原因。工人太团结了,没法敲骨吸髓的盘剥,资本家自然会反感,想方设法的破坏。

能在家门口找到日结的工作,傻子才不干!就连一心准备养老的村长也来了兴趣,忍不住催白英赶紧的说说,别吊大伙的胃口。

“爷,其实就是收艾草,这次需求不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闹就能满足的,是要大批量的收,现货现结的那一种。所以,有时间,有兴趣的叔婶可以先来我这登记。”白英也没卖关子,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

“妮儿呀,你不是一直在收吗?咋还不够用?”老村长是知道的,白英从端午到现在基本上都在零零总总的收购,一直都没间断过。

他家的两个小孙子,这阵子也不四处耍疯了,现在只要出门干活,都习惯的背一箩筐艾草回来,就没一次落空的。不管份量多少,次次都是先去白英那边换了钱才进家门。如今两小子的私房钱,都比他这个老头子的养老钱都还存的多,他看着的都眼羡。

要不是不好意思从孩子嘴里夺食,他早就想跟着干了。他这老胳膊老腿的,捋个草叶子能费什么劲?这不是得心应手的事吗?尤其是人老了,一些农活慢慢干不动了,自然而然就快成为家里那个吃闲饭的人,让操劳一辈子人一下子闲下来,这浑身都不得劲。怕儿女嫌弃,他们这些老家伙,自然想着在闭眼之前能干一天是一天。这就是穷苦人家老人们的普遍心态。

现在妮儿说的的这个事,简直就是为他们这些老家伙,量身定制的来钱活计呀!

一举两得的事,反正他们这些老伙计闲着也是闲着!这不就是瞌睡来了,妮儿贴心的送上枕头吗?

村里有这样想法的大人可不止老村长一家,凡是从白英卖过钱的,这些伙伴的家长,早就偷偷摸摸的帮孩子捋过艾叶了。那收入可比在外打零工强多了。

如今白英给机会让他们光明正大的加入进来 那是没几个人不乐意的。

说实话,西湾村的老头老太太们,没有几个不羡慕白英的爷爷和老祖宗的,他们也想日日有收入,不用为那三瓜两枣儿去看儿女的脸色。

可老村长也犯愁,西湾村附近的艾草基本上被娃儿捋秃了,哪怕是冒出来的第二扎也没多少了。难道还要翻山越岭去别的地方整?

老村长心里这么想,自然也就问出来了。

白英点点头!

“这也是我请大人帮忙的原因。毕竟将来厂子盖起来了,艾草需求更大,光靠野生的肯定不够,我想着,大伙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没法种粮的坡地,现在可是用上了。”

“而且,光我们村,哪怕全部种上也不一定够,各位叔伯婶娘的亲朋好友有兴趣的,也可以参与进来。咱们这也算是将村里的土地进行高效的利用。”

嘶~~~

大礼堂里满是抽气声,这妮子,这是多大的胃口呀,真不怕撑着了!光他们村还不够,还要其它的村联合?

“妮儿,这是不是太多了?”老村长也怕白英太贪心,一开始摊子铺的太大,万一有啥问题,那可不是她这个娃娃能负担得起的。

“爷,这才到哪儿呢?咱们的东西是不愁卖的,我还嫌少了呢?不怕实话告诉你,我今年所做的所有产品都已经卖出去了,而且别人还早早预定了明年的分量。等这些客户都见了,吃到了咱们的好东西,自然就不怕他们不回头买。等咱厂子做起来了,产量就更高了。以后说不定整个山阳县家家户户有山地的地方都会成为咱们的原料地。”

白英侃侃而谈,为老爷子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

愣是把六十多岁的老村长说的热情激荡,踌躇满志!

莫其行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了。

他是知道自家的闺女一向会画大饼,但是没想到,她会当着全村人的面给老村长画这么大的一个饼。还全县都为咱村服务,这妮儿可真的敢想,也不怕大伙觉得她在放卫星,搞浮夸风?

可老村长就吃白英这一套。他这样活路大半辈子的老人,愣是相信白英不是信口开河。村里的后生,可没有哪个有妮儿这样的执行力。短短半年时间,不仅帮自家过上了好日子,还给村里拉来了投资。

“你手上的艾条真的一点都没了,这天天收天天做,居然都卖出去了?”不过老村长大感意外。

“没有了,最后一点货物昨天来的客人全都带走了。人家还嫌弃我准备的太少,而且三伏天做艾灸的人特别多,小爷那里现在还缺着呢,我家里实在是抽不开人来做,我和爷爷两个人根本就忙不开。这不就想着请叔伯婶娘们帮帮忙吗?光凭我们这些还在上学的小孩子,是根本应付不过来的。”。

“中,你说咋整?”

既然白英心里有主意,拿定主意的村长也不含糊,家旺叔这个支书更是对此表是赞成。

“我这里有两种方式,大火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这第1种,我租借你们的田地,按年来付租金,然后在这田地上去种草药,我要雇请人到时候统一的种植管理。我付给你们的工资和租金。”

“这第2种是大家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我给你们提供技术指导,到时候你们所产的土地药品我统一收购。所获得的收入全归于你们。”

“说白了这第1种,你们给我打工,我付给你们工资,风险由我来承担。选择第2种就是风险和收益,由你们自家自担。”

“咱们村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人少的可以选择,第1种,人多的觉得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那可以选择第2种。”

“种啥你都收?”

“那肯定不是,必须是按照我的要求来,我才肯定收,时候白纸黑字给大家签合同。方方面面都会写清楚。都是一个村里住着的,这点信誉我还是有的,若拿这事儿来骗大家,不说你们了,就说我家老太太就能先把我撕了。”

大伙都笑了起来!这话在理,大家就算是信不过百英,但是也信的过老太太在村里的为人,莫其行这一家子,在村里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那还说啥,我们报名。算我家一个,我家还有几亩坡地,目前种了点花生和芝麻也不咋长,等收了就租给你。”桂花婶,一击掌,带头支持白英。

他家小儿子这几个月可没少从白英这儿捞好处。他两口子吭哧吭哧的土里刨食,还比不上他儿子每天捋回来的艾叶子收入多。这简直就是没法说理了。不服也得服呀。

现在她就认一个理儿,不懂的事儿没关系,跟着妮儿走就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