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越站路上 > 第27章 列车上的二人转

第27章 列车上的二人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越站路上!

春运的旅客猛增,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像平常,经常有坐过站的。在春运的高峰期,旅客最多的时候,反而没有越站现象。

也许平日里旅客都比较轻松,坐着坐着就不知不觉过站了。

这大过年的,回家心切,一门心思注意自己的下站点,所以到站下车,不会有误。

这一趟春运加开的列车,全程把乘务人员累得够呛。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啰。好在一天的繁忙进入尾声了。

没有人比乘务人员更盼着下班的,那是抱着时钟倒计时啊。

这时候,列车长正接电话,是办公室领导打过来的,因为旅客人流量无限量的增加,他们行驶的这趟列车临时安排晚延长。

消息一出,刚刚还幸庆,马上就可以下班的乘务员们,那高兴劲立马被这一指令,像一盆冷水浇下来,灭了。

虽然这个工作态度不对,可是,换作谁,谁也高兴不起来呀,都是平凡人做平凡事,把工作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已经达到了高职业操守了。

刚才还有盼头的,这一下子凉了半头腰,只能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

列车长这时来一句:“已经有几个人累垮了,梁再东车长,张琦,彭晓峰几个病号都还在医院躺着在。”

“这工作,吃身体啊。”站在一旁的1号乘务员说。

杨凤鸣忍不住飙一句:“唉,这春运结束了就好多了。”

3号乘务员正好走过,接一句:“春运过后,有得罪受,比这还累。”

杨凤鸣以为自己听力有问题,听错了,反问一句:“怎么会更累呢?平时终究人少些啊。”

1号乘务员看见杨凤鸣一脸懵逼样,说道:“你是才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啊,不急,有得你受累的。”

两位同事说的话,让杨凤鸣琢磨不透,这会儿忙,没功夫仔细琢磨,也懒得去理会了。

当下加班要紧,这一趟班,恨不得有两个八小时。她们今天晚上的加班,也称着晚加开,晚延长。

因为旅客实在太多,只能让行驶的列车再补加一个小来回。

这是铁路客运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可行的补救措施。也是尽最大努力运送旅客。

杨凤鸣的一双脚,像灌了铅一样。而同事们,虽然嘴上说很累,但是人看上去照样精神抖擞,看来,同事是锻炼出来了啊。自己还需要磨练磨练。

列车到达终点站,按理就该下班的。列车上的旅客陆陆续续下车了,车上的乘务员人员,工作依旧,就像始发站一样。整个车厢全部整理一遍,还有车厢内的卫生。

所有乘务人员,首先是转座椅。

因为列车到达终点站是来时的方向,这会儿开出站台,就必须换方向行驶。

列车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乘务员,保洁员,餐服员等,每人大约两节车厢的椅子,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转完。否则的话,旅客上车了,那可就不好转了。

车厢内的过道本来就仄小,座椅与座椅之间刚刚够转动的空间。一旦旅客上车,整个车厢立马满满当当,拖家带口的,手拿行李箱的,这赶车的旅客能够上车就满足了,哪里还会配合转椅子。

这是杨凤鸣出乘以来,第一次在车厢内转椅子,因为这是额外加的工作量,加之转椅子既要技巧,还要力气,更早熟练。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完。

杨凤鸣哪里转得快哟。越是转不快,心里越着急,越着急,那手脚更显得格外笨拙,足足转了两三分钟,一节车厢还没转完,急得她满头大汗,心里焦急啊,再不转完,旅客马上就要上车了,这可咋整啊。

这时候,4号保洁大姐已经转完了自己的13号和14号两节车厢,又帮着杨凤鸣转了第15号车厢,看到杨凤鸣勉强把第16号车厢转完了。

总算在旅客上车前转完了,杨凤鸣对大姐说:“四节都转完了?”

大姐回复:“转完了。”两个人也不多说,各自又开始忙活自己的准备工作,因为椅子虽然转完了,但是,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所以,这会儿干活最要紧。

没等保洁大姐开始补充备品,早有旅客蜂蛹而上,过道上哪里走得动。只能被动的按标作业——立岗。

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旅客有序上车。

每一个车厢门口,都是人堆堆。

有一位民工模样的大爷,一上车正好看见杨凤鸣站在车厢门口立岗,把自己的两大包行李往杨凤鸣的脚前一放,右手上紧紧搀着一张车票问杨凤鸣:“你帮我看看,我坐哪里?”

杨凤鸣赶快把大爷引导到,过道的最里边,行李也帮忙挪在过道的最里面,对大爷柔声说道:“大爷,您老先等等,让后面的旅客都上车,您老堵在车门口,后面那么多旅客都上不了。”

这大爷往身后一看,乌央乌央要上车的人,连忙配合,往最里面站着,等其他旅客上车再说。

嗨,总有那不熟悉坐车的旅客,急急忙忙地抢在最前面上车,双脚一迈进车厢门,就拿着票堵在门口问这问那,很是耽误时间。

列车启动前,在站台上等候旅客上车的时间很宝贵的。

杨凤鸣站在车厢门口,口里不停地说:“上车注意脚下安全。上车注意脚下安全。”

见前面已经上车的旅客,在过道上往行李架上放行李,或手拿车票,拿着手机对座位号的,只顾着忙活自己的座位。上了车的人,就忘了后面的人也需要尽快上来。

杨凤鸣又及时地提醒上车的旅客:“上车的旅客往里走一步,不要停留在车门口,后面还有旅客需要上车。往里走一步,让大家都上车。”

这一喊,已经上车的旅客自觉往里面挪动,后面的才得已慢慢上车,挤在门口外面的旅客越来越少了,最后上车的旅客,似乎最有耐性,上车后就等在那里,不挤不吵,不骄不躁,耐心地等着前面的人安顿好了,自己才慢慢往里面走。

如果旅客都是这样有条不紊该多好啊,那将是列车最美的一道风景,因为“文明”。

杨凤鸣最喜欢与文明沾边的人和事。

有的旅客在座位上拿起手机接电话,那声音,像是与人比高分贝似的,音调一句比一句高。杨凤鸣只得走过来提醒:“小的声。”

更有那控制不住情绪的夫妻,在车上拌起嘴来,声音可比话剧台词还丰富多彩,吵得一整节车厢的旅客,都成为他们花钱顾来的听众,被动地听他们夫妻唱二人转。

杨凤鸣说不说呢?

说吧,吵得正兴奋的夫妻。哪里还管那么多,只顾着自己拼命宣泄,好像她就是世上最委屈的人,比窦娥冤里的窦娥还冤。

不说吧,这可是职业操守的问题,必须得说呀:“这两位,小声点,车厢内请保持安静。”

吵架者好像发现了自己的失态,顿时不作声了。

当杨凤鸣再次从吵架的车厢经过时,那两位依然我行我素,把几十人坐的车厢当作他家的客厅了。

你看看,这样的旅客,时不时出现在车厢里,这人多的时候,少不了这样的舞台剧在列车车厢内上演。

乘务员人员要忙自己的正经事,查票,还要谦顾旅客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行为,能不累吗。

辛苦还在后面呢。

加开的车次,依旧人员暴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