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神州舰娘:次元征途从碧蓝开始 > 第324章 李鸿章论定全场,以割地换胜利

第324章 李鸿章论定全场,以割地换胜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州舰娘:次元征途从碧蓝开始!

“臣该死,还请老佛爷,陛下责罚!”

知道这件事情是躲不过去了,李鸿章将脑袋重重地磕在地上,磕出一片红肿,以求慈禧能够消气。

“哼,事已至此,再如何也没法挽回这场损失了,既然这样,哀家便罚你一年的俸禄。”

慈禧回身看着跪伏于台阶下的李鸿章,再度冷哼了一声,心情稍微好了许多,眼下这个李鸿章对大清还有用,再加上其背后维系着北洋水师和淮军,慈禧也不好重罚,简单罚个一年的俸禄以示效尤。

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家伙对大清向来是忠心耿耿,最多的处罚就是削弱权利,慈禧还是需要李鸿章来替她背黑锅的,毕竟没了李鸿章,条约谁去签呢。

“多谢老佛爷,臣领罪。”

李鸿章叩谢着,一年俸禄而已无关紧要,只要他还是那个能在朝堂上权威并身的李中堂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光绪看了看一旁的慈禧,见这个老女人已经情绪稳定下来了,旋即开口问:“众卿,倭奴来势汹汹,这朝鲜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光绪不在乎藤田进如何,他更在乎朝鲜的问题,毕竟已经丢了半个朝鲜,剩下半个的尚未沦陷,大清需要将其打造成防御倭国的最前沿。

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清国因为情报问题,并不知道进攻朝鲜的究竟是谁,只知道一支来自海上,一支来自倭国列岛方向,所以他们就把这两支入侵朝鲜的势力,均视为倭国现在政府的行为。

“陛下,老佛爷,臣认为当救!”

一直都是主战的王文韶站出,之前就已经进言过了,说要主动出击将朝鲜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结果光绪听从了李鸿章的建议,跑去扶持那帮残倭。

现在可好,本来进攻方就是倭国本土,真能指望那帮残倭挡住倭国本土的攻势?现在可好,不仅丢了半个朝鲜,还浪费了银子。

“臣也认为应当出兵,趁倭奴在朝鲜立足未稳之际,以雷霆之势将之赶下朝鲜!”

刘坤一上前,作为朝中重臣,主战派的一员,自然和王文韶是一样的想法,必须趁倭国在朝鲜立足未稳之际,出兵一举击垮这股侵犯朝鲜的势力。

其后站队于王文韶,刘坤一观点的一众官员们,也是七嘴八舌的主动出击的好处。

见此,光绪露出了笑容自是几分欣慰,而这时,李鸿章则表达出与他们相反的意见:“陛下,老佛爷,臣有异议,臣依旧认为不可贸然出兵朝鲜!”

藤田进所部再怎么说也是倭国的精锐,能够在短短四五天的时间里,将藤田进击溃,这些敌人必然更加强势。

以大清国现有的军队战力,纵使袁项城的新军训练的再好,也无法与入侵朝鲜的势力所匹敌,心系大清的李中堂,十分害怕战败从而导致军队覆灭。

在他想来最好是以避战为主,想办法将沙俄这个外援给牵扯进来。

自上次瑷珲条约的签署,清俄关系僵硬以来,至今是第一次出现缓和的情况,就在去年的年底,俄国突然无偿向大清提供军事物资,帮助清国武装新军。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不是俄国人变好了,而是他们另有想法,这帮罗刹蛮子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清国领土的蚕食欲望。

此刻若是轻易和倭国开战,那便是让俄国坐收渔翁之利,这是李鸿章所考虑到且不想看到的事情。

所以他的想法是先引俄国人到辽东,借以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将关外领土尽数让给俄国,让他们顶在前面,等到这俄国和倭国拼个两败俱伤之后,再出兵一举收回关外领土。

虽然这个方法有损国威,但就能够避免在和倭国两败俱伤后,被俄国加速蚕食,否则此战一但没能打赢倭国,大清的江山社稷,将会就此不保啊。

“李中堂所为何意?”

光绪有些不悦的看着李鸿章,他一直都是王文韶和刘坤一的方案,在他想来大清孱弱太久,急需一场战争来重新树立在东亚的国威呀。

尤其是现在属国朝鲜被入侵,这已经是第二次,咱天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不出手能行么?

王文韶和刘坤一也是攥紧拳头同样对李鸿章一阵虎视眈眈,李中堂屡违君意,这就是在和他们作对。

“当避战割土。”

李鸿章铿锵有力的说,他已经认定了这个理,只有弃土养国,方能延续大清的江山社稷。

“李中堂,你个懦夫,这仗还没打呢,你竟然想着割地?”

王文韶阴沉着脸,对李鸿章的话表示鄙夷,哪有战前谈割土的?

“臣认为现应当将关外之地让于俄国人,引起俄国和倭国间的争端,待他们两败俱伤后,朝廷再出兵一举收回关外之地,届时还能在国际上树立一波国威。”

李鸿章不理会王文韶的讥讽,继续向光绪和慈禧,说着自己的意见。

“混账东西!李鸿章,不要仗着你三朝重臣的身份,就敢在朝堂肆意妄言!”

光绪已经坐不住了,这个李鸿章是把他大清当啥了,哪有仗还没打就割地的道理,还是大清的龙兴之地。

“李大人,不可如此……”

刘坤一扯了扯李鸿章的衣服,老佛爷就在这看着呢,这老家伙怎么敢的啊,他都替李鸿章感到着急。

只是话还没说完,便被李鸿章推开,只见李中堂义正言辞的表示:“我大清若正面进军朝鲜,与倭人拼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各位朝廷的肱骨大臣,是觉得俄国借此不会趁机出手么?”

“不要看这帮罗刹蛮子,最近送物资和水连珠给我们,他们窥视我大清的东北之地已久,现在就等着我大清国和倭国人再干一架,打个两败俱伤呢!”

“届时,各位大人,难道认为俄国不会趁机南下?关外就不会因此沦丧?”

李鸿章锐利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所有朝臣,他的最后一句话,让不少人醒悟过来。

是啊,他们大清和倭国在朝鲜拼个你死我活的,难道俄国就不会南下偷屁股?

之前的朝鲜战争,他们尚有保全之力,可这次的朝鲜战争不同,藤田进败得太快,若真要帮助朝鲜,那天朝必须得出尽全力,届时将无法顾及俄国人的动作。

与其在战后国力大幅度下降的时间里被俄国抢走东北,倒不如主动将关外之地交于俄国,让俄国人替大清防御倭国,届时还能在双方打个两败俱伤时,坐收渔翁之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