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狂飙开始独闯诸天 > 第115章 整顿吏治出奇招

第115章 整顿吏治出奇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狂飙开始独闯诸天!

综合考量了一下,

李伟认为将朝廷中现有的工资提升十倍是比较合理的,

这样一来,朝中清廉的官员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李伟后续大刀阔斧的反腐行动的阻力则会减少许多。

朝廷涨薪的消息传播的速度宛如八百里加急,

没多久就传到全国各地,

不过还没等这些大臣高兴多久。

李伟就连续使出几个狠招,

第一招,

李伟成立专门的财政审计机构“审计府”,

对全国的财政进行清查整顿。

审计府是李伟亲自设立的审计机关,

其任务是专门调查朝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钱粮奏销情况。

作为一个管理过多家跨国公司的君王,

李伟深知钱粮奏销的漏洞:

首先,全国每个省份向户部上缴税银,

或报销开支的时候,户部要收取“好处费”,

如果某个省份不缴纳“好处费”,即便是报销正常的开支,手续和计算没有问题,

户部也不批准报销。

相反,如果某个省份向户部缴纳了“好处费”,

即便该省的财政亏空上百万,户部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每个省份的钱粮都是自己使用。

为了查清各省和中央各部院的钱粮财政开销情况,

李伟亲自设立的审计府很快投入工作。

有了审计府,

全国各地向中央上缴的税银和报销钱款,

中央部院报销的经费,都要经过会考府的严格审核。

谁想在钱款账面上做手脚,都逃不出审计府的“火眼金睛”,

地方官员想花一点好处费,赖掉本地账面的亏空,

如今有了审计府审查就没法赖掉这些亏空了。

第二招,

李伟实施的密折制度,

在客观上减小了官员贪腐的可能。

人们不禁要问密折制度是如何减小官员贪腐的可能呢?

在这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密折制度的主要目的并非对付贪腐,

但官员上密折制度在客观作用上起到了向李伟相互告密的作用。

比如一个省内,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都有向李伟上密折的权利。

因此,为了防止其他官员向李伟告发自己,

每一位官员只能在密折制度的“高压态势”下认真做事,克己奉公。

丝毫不敢有异心,更不可能有贪腐等严重违法行为。

由于密折是官员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向李伟上的奏折,

即便官员向李伟告发另外一位官员的贪腐行为,

被告的官员也不会知道是谁告发了他。

这样一来,密折就起到了保护告发者、检举者的作用。

所以,李伟的密折制度在反贪腐的作用尤为明显。

不过如此一来,李伟要看的密折量便十分巨大。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李伟,自然是有他独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

就是把文化水平颇高的,

秦淮八艳中的七艳加上李贤智组成专属秘书组。

李伟之所以选定她们是因为,

第一、秦淮七艳都是孤儿且关系简单,

而李智贤这边来自朝鲜,

在大明关系更加简单;

第二、李伟用于系统探查功能,

通过亲密度和服从度的变化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众女是否衷心;

第三、这八女自从担任专属秘书组成员后,

除了大小朝会、军队巡视、外出视察的时候外,

基本上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与李伟形影不离。

第三招,

坚决取缔官场陋习,任用廉吏干才。

在此之前,大明的官场有一个不成文的陋习规定:

那便是大小官员上任之前,要向上司送礼金,以取得上司的特别照顾。

所以李伟决定要整顿吏治,自然而然的就要革除此类不正之风,

为此李伟特意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官员在上任前,

向上级官吏送礼品,一经发现,一律严惩不贷。

除了革除官场弊政,

李伟还必须任用一批廉吏干才支撑大明江山。

为了挑选合适的廉吏干才,

李伟修改了之前的用人标准,

以“忠诚”“公正”“才能”这三个尺度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

因此李伟要求官吏必须对李伟和国家忠诚,

李伟成立了官员进修学院,

文官要学习李伟的治国思想;

武将要学习李伟的治军思想;

除了思想学习外,官员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

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不能做“两面人”,

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处理行政事务,

做到德才兼备,办事高效,清正廉洁。

另外,

温体仁和施凤来这样的官员要有,

廉洁奉公的官员也不可或缺,

这两方势力天生就是仇敌,

如此一来,朝中有两股势力,自然有弊有利。

好处是大臣们相互斗争自然就减少了有人能把持朝政的可能性,

另外,大臣们无法团结一致对付李伟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坏处是两方办事的时候容易相互掣肘,

降低政府办事效率。

不过这都难不倒李伟,

解决这件事的关键就是,抓大放小。

关乎国家命运和生死存亡的事情,李伟便不会让温体仁和施凤来这样的大臣插手。

比如,军队、刑部和吏部这样重要的部门。

第四招,

反腐钦差大臣巡视组,

朝中派下来的钦差大臣队伍,先是分别入驻了几个经济大省,

逐步完成对全国的反腐巡查工作,

李伟创新性的提出了“即时候补”政策,

“即时候补”中的“即时”很好理解,就是立即、立刻的意思,

“候补”指的其实就是没有被授予实际职务,只能在吏部等候任职的新官员。

因为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会源源不断地为朝廷产生有资格当官的候补官员,

但是朝廷中具体的官职始终有限,

因此也就导致了很多候补官员没有实际的官职,

所以就有了“候补”这一规定。

为了严治贪腐,李伟会下派钦差大臣到地方去查账,

而组成钦差巡视组的最佳人选,可不就是这些候补官员们,

当然这些候补官员,也会根据能力大小被分成不同级别,

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官员贪污,钦差巡视组便可以将犯罪的官员就地免职,

于此同时,直接可以从钦差巡视组中挑一个和这个犯罪的官员同一级别的候补官员,

让其补上这个官职,而后立即便可以上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