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同匿者 > 第54章 征兵(一)

第54章 征兵(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同匿者!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

今年年初,陕西省政府为了安置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等沦陷区的入陕难民,特意将洛川、宜川、甘泉、鄜县、白水、韩城等县交界边地共1752平方公里划为黄龙山垦区,并在石堡镇设立垦区办事处,管理5万多难民从事垦殖。

十二辆征兵卡车此行的目的地便是石堡镇。

杨文财和宋长安两人早就算计好了,能千里迢迢逃到陕西来的,都是腿脚利索能吃苦的劳苦大众,甭管他是否拖家带口的,只要钱给到位,这就是好兵苗。跟小鬼子打仗,不能跑还行。

巧的是石堡镇垦区办事处就隶属于第三行政督察区,杨文财和宋长安分别给各自的上级打了电话,他们的征兵方案得到了首肯和支持。

但两人不知道的是,被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任命的办事处主任李象九,竟然是中共党员,他还曾经在邓宝珊麾下担任过第三旅旅长,是个军政两只手都很硬气的人物。

所以当卡车队进入石堡镇时,杨文财脸就黑了,宋长安脸色也不好看。他俩看到了身穿土灰色军装的八路军征兵队,正大张旗鼓的征兵,还敲锣打鼓的戴红花。

还有他们组织起来的腰鼓队,人人下着紧口灯笼裤,头扎英雄巾,腰系红绸带,威武粗犷。那鼓声似春雷,那阵列似彩龙,在垦区里腾舞游弋,吸引了无数外乡来避难的看客。

还有信天游的民间高手,咋一亮嗓,声音穿云裂石,响遏行云。

一声秦腔吼,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吓死山坡那头老黄牛,实在是太过刺激耳膜,太刺激心脏了。

“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上了八路军的粮……”

贼你娘,这里明明是老子的地盘,咋还进来土八路了,杨文财眉头大皱,嫉妒的看着报名参军的人流。

宋长安极度不爽的说道:

“我去打电话问问上边,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文财反倒是冷静下来了,不屑的甩甩三七头:

“没逑用,我估摸着办事处主任已经被土八路收买了。

敢抢老子碗里的食儿,得看看他们有没有一副好的牙口。

胖子,范斌,把卡车给老子一直开到他们征兵登记的桌子旁,老子今个给他们上一课,啥叫国军的实力。”

“好嘞。”

王回城和范斌俩二货可不怕事儿闹大,反正有他们团座顶着,怕个逑呀。

王胖子鸡贼的混入人群里去包打听了。

十二辆卡车轰隆隆的向登记的人群冲过去,立马将人群冲散了。

两个八路军战士挺身拦车,范斌指挥司机:

“给我撞过去,爷还就不信他们有胆子不挪窝。”

眼看卡车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两个八路军战士只好愤然躲开了。

十二辆卡车呈半圆形将八路军征兵登记的地方围了起来,士兵们纷纷跳下卡车,将七张登记桌子一字摆开,登记册一本本摆放好,持枪站立两旁,动作整齐划一利索精神,一看就训练有素。

王回城气喘吁吁的跑到杨文财身边:

“团座,打听好了,八路征兵就给一袋小米,也就五六斤,其余啥也没有,全靠嘴喊口号忽悠人玩。”

听了这个情报,杨文财和宋长安相视一笑,两人心里有底气了。

杨文财跳上车厢,又一步跨到驾驶室的车顶上,环视一周后,清了清嗓子,双手抱拳向四周遥拜大声说道:

“各位同胞,各位父老乡亲,老少爷们们,兄弟我是陕西第三行政督察区保安团团长杨文财,此次兄弟奉命来此征兵,将来要率领部队专门打把你们撵出家园的小鬼子去。

多余的话兄弟不多说,国仇家恨谁想报仇的,来我这里报名登记。

凡是参军的,每人发给安家费五块现大洋,即时领取,当面发放。到了兄弟的部队,每日三餐,中午羊肉泡馍管够吃,别撑死就行。”

“轰”,人群炸开了,纷纷不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消息。

这年头,征兵哪里有给安家费的,就是中央军招兵有时候也才给一块或二块安家费,这个保安团哪来的,咋这么财大气粗,不是骗人的吧。

“抬上来,打开。”

杨文财根本不废话,直接上硬通货,让士兵将两箩筐的大洋抬到车顶上,一手抓起白花花的大洋,对着下面引颈观看的人群大声说道:

“大洋就在这里,就这两箩筐,先到先得,发完拉到。

各位,手快有手慢无,五块大洋够你全家买多少袋小米,你们自己算算。

好,开始报名登记。都给老子去排队,调皮捣蛋的老子可不惯着你们的毛病。

卫兵,给老子维持好秩序,谁敢捣乱就给老子削他,耽误别人领大洋,就是断人财路天怒人怨的货,不打死就行。”

杨文财恩威并施,人群迅速开始排成了七个长队,纷纷争先恐后的怕自己领不着大洋。

瞬间八路军登记处没人了,连已经登记的都纷纷匆忙回来送小米袋子,坚决要求撤销登记。八路军战士们苦口婆心的劝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愤怒。眼看纠纷四起,杨文财得意的笑了。

这年头啥玩意好使,可不是日日贬值的法币,而是货真价实的现大洋。

杨文财这一手准备工作,甫一亮相,就是开门红的大好局面。

当然征兵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登记的第一关就是身高。

杨文财早就设计好了,让士兵将中正步枪上刺刀,往地上一杵,那就是标尺。

中正步枪加刺刀,枪长1米59,也就是身高过了1米6就可以了。

年龄是第二关,只要18——30岁的男性,有特长的不在此列要求中。

第三关就是身体素质,面黄肌瘦体有疾病的一律不要。

杨文财还嫌不够,让王回城带着几名士兵开了一辆卡车去垦区里面宣传去,还告诉他哪里有八路征兵处就往哪儿去,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之分,就这条件能让土八路哭瞎了眼。

“团座英明。”

王回城一记马屁拍在他杨哥的腚沟子上,屁颠屁颠的带车走人了。

刚才还锣鼓喧天的腰鼓队熄火了,信天游也不唱了,“三哥哥”都退小米了,还唱个啥劲呀。

办事处主任李象九匆匆赶来,身边跟着一个八路军,一看气质就是征兵的负责人。

杨文财看见了,但没稀得搭理他们,他的气还没消呢。

来之前都踏马跟你们打过招呼了,你们还跟我玩这一手,拿谁当傻子。

国民政府规定,延安苏区那边才是八路军的“募补区”,这里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区,八路跑到这里征兵,没猫腻才怪。

不过现在是国共合作期间,征兵都为了打鬼子,杨文财才没有下令撵他们走人,算是给友军面子了,还想让他热脸去贴凉腚,那是不可能的。

宋长安瞥见杨文财的脸色,便主动迎上去,关系不能搞僵,毕竟征兵才开始,还得有办事处支持才行。

身穿军装的宋长安先向李象九敬了个军礼,脸上尽量挤出了几丝笑容来:

“可是李象九李主任?鄙人宋长安,幸会。”

说完掏出证件递给李象九。

李象九45岁,年龄比宋长安大很多,原本没正眼瞧他,他的目标是杨文财,那个据说中央陆军学校毕业的保安团团长。但他一看证件,立刻收起怠慢之心。军统现在作势很大,这种人他不想招惹。

“宋组长,幸会。”

“李主任的垦区很热闹啊,能见到友军征兵,说明你这里是块香饽饽嘛。只是据我所知,八路军的募补区好像不在这里,贵处有上级的指示?”

宋长安语带枪棍,已经很不客气了。

李象九不卑不亢的回道:

“还真是有指示,这个收纳难民的扶贫赈灾垦区,一直得到朱庆澜将军的鼎力支持才有了今日之规模,朱将军感念中共抗日决死之心,特请他们过来征兵,保家卫国,难民也责无旁贷嘛。”

宋长安一听是朱庆澜就不吭声了。朱将军是辛亥革命的老人,深受孙中山的器重,他还是社会救济家,在党内、国内声望隆起,连冯玉祥都是他的拥趸。

“那个年轻人可是杨文财杨团长?”

李象九抬手指了指站在车顶气势傲然的杨文财问道。

“对,李主任有事找他?”

宋长安明知故问道。

“保安团气如长虹,我这里可怠慢不得。”

李象九显然对搞出这么大动静的杨文财意见很大。

“那我就给两位引荐一下吧。”

宋长安说完向卡车走去,并朝杨文财招招手。

杨文财卖弄的一个空翻从车顶跳下来,双脚稳稳地落地,潇洒的甩甩三七头,一脸玩世不恭的瞅着迎面走来的李象九和他身边的八路军。

人群里传来低低的喝彩声,人们对于有身手的人总是抱有善意的欣赏性。

那个一直不说话的八路军暗暗皱眉,他叫卫鸣,原是中央警卫团的,这次由他负责来此征兵。

本来好好的局面,硬是被眼前这个油头粉面的家伙破坏了,而且小米袋子都被退了回来,他心里火大了去了。

就在刚才他还没瞧得起杨文财,认为他不过是个不入流的上了战场也会尿裤子的膏粱子弟,富人家的孩子有几个是打仗的料。

但杨文财刚刚露了一手,让他意识到恐怕他的判断是错的,这家伙不是个善茬。

隔着李象九一个身位,卫鸣的目光就射向了杨文财,而杨文财的目光也凶悍的扎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