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百越捷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我摊牌了,陛下,我是穿越者!!
大秦内库,这个未来将积累无数财富,引得天下人觊觎羡慕的地方就此成立。
明远与大秦官方合作开设砂糖工坊,所获取的四成利润都将进入内库供明远与赢蓉儿使用。
这是一份不得了的荣宠,如果明远不是秦始皇的女婿,没有与赢蓉儿情投意合。
秦始皇绝对不会准许他开设内库,因为未来这份财富可以和国家比肩。
不过秦始皇也明确的表示,这内库仅仅是为了明远和赢蓉儿开的特例。
将来他们二人离开人世,内库将收归大秦府库,成为大秦国库的银子。
“臣,谢陛下!”
明远对此千恩万谢,他可不只要将砂糖的利润装进内库,未来还有诸多超脱于时代的好东西,都会被明远发明出来,远销大秦各郡县,乃至百越、安南。
秦始皇敲定了此事后,又嘱咐了一句。
“砂糖工坊的地址你来选,朕会让相关的官员协助你办好此事,这砂糖工坊事关我大秦之国策!任何人不得从中作梗,若有,朕定斩不饶!”
朝会结束后,明远返回司空府。
结果明远还未坐热乎,宫中的圣旨就来了,秦始皇赏赐明远绸缎、黄金,还有美酒等物。
可以看出秦始皇对明远极为满意,特别是相助推行大秦的国策,统一货币。
如果没有明远在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秦朝统一货币的过程将无比艰难。
不仅是有民间私自开设工坊铸造货币,还有全大秦的富户不愿意换新币,使得自己的利益受损。
甚至有一段时间百姓不得不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保证生存与生产。
如果秦始皇再多活一些年,可能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惜他后来死在了邢台沙丘。
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而秦朝时期开采冶炼的技术尚不成熟。
人越来越多钱币却不够流通怎么办?
大聪明秦二世大手一挥,你们怎么不会变通?原来铸造一个铜板的铜,分成两个铜板不就行了?
“小秦半两”的出现让大量货币流入大秦境内,还都是有残缺的残次品,你是百姓花钱是不是得先花有残次的“小秦半两”?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现象,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秦国的经济陷入了崩溃之中。
不过有明远在,这些未来会发生的危机,他早就已经考虑到了,未来自会解决,前提是扶苏继位,胡亥那小子千万不能上位折腾。
咸阳城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从百越传来的战报也到了。
战报由中路军统帅屠睢亲笔书写,言三路大军按照既定的路线,一路攻城拔寨。
沿着灵渠修建的路线将敌军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西路军孔又章邯,尤其勇猛善战。
如今天气渐凉然而百越却不寒冷,按照屠睢的脾气本来要继续乘胜追击的。
可是明远早就制定了方略,让大军等待灵渠修建完毕,明年开春再进军。
加上明远说的很清楚,屠睢若轻敌冒进,一定会阴沟里翻船死在百越。
屠睢收敛心性严阵以待,这结果让本来准备伏击他的百越人气得够呛。
对此挑衅未果后也就退去,毕竟主动权在大秦手中,他们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百越的捷报传来,令秦始皇大悦,在宫中设宴百官喝得酩酊大醉。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秦始皇是真正地感受到了,百越捷报频传,新币的推行也进行得有模有样。
在砂糖工坊建造起来之后,那些砂糖成了京城中勋贵们的心爱之物。
宴请宾客有砂糖在桌,那就是面子与气派,多少人想买都买不到呢。
至于明远规定,买砂糖必须要用新币这事儿,谁还会抵触?
反正旧币兑换新币是得吃些亏,但能买到紧俏的砂糖,富户人家谁还会因为那些小亏而不买?
逐渐地新币推广的越来越快,便是咸阳城外各郡县的富户,都开始兑换新币,购买这源自京城的“咸阳砂糖”。
宴会结束后明远坐在马车上往家中行,在车上看着孔又写给他的书信不禁笑了。
孔又在信中将出征后一路的事情都简述了一番,尤其夸赞章邯有勇有谋,虽初上战场却有大将之风。
章邯的表现并未出乎明远的意料,作为大秦“最后一位”大将,章邯能被项羽封为“雍王”,自有其能力手段。
孔又在心中感激明远送往前线的物资军械,尤其是明远设计的“车弩”,威力巨大让对方防不胜防,还有飞火与天雷,都堪称神兵利器。
百越那边的人哪里见过这阵仗?见到飞火天雷还以为老天爷降下了天谴,气势顿时消失了大半。
由此西路军一路势如破竹,若不是为了配合其他两路大军驻守,不能孤军深入。
孔又真想一路打过去,直捣黄龙!
明远的马车刚走到司空府门前,就听袁振喊了一声:“哎?你是谁家的孩子?不要命了?快闪开!”
明远掀开车帘,往前一看,就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童子拦在车马前不肯让路。
“车里面的可是司空明大人?求明大人救命!”
小童子脸上带着泪痕,见到明远一身官服立刻猜到了他的身份,大声求救。
袁振挥挥手,喊道:“我家大人根本不认识你,你休要继续胡闹让开!”
小童子急了,喊道:“我的确不认识明大人,可是白大哥认识大人,他让我来找大人救命!”
白大哥?
明远下了马车,快步走向孩子:“你说的白大哥,可是白麓?就住在城东武安君庙那儿?”
孩子一把拉住明远的衣袖,哭喊道:“正是!正是!求明大人快些去武安君庙吧,您若去得晚了,白大哥就要被人给打死了!”
明远不敢耽搁,将孩子抱上了马车,一边赶路一边问他事情的经过。
这孩子姓龙名九儿,家中就住在咸阳城城东的一个挨着武安君庙的小巷子里。
家中还有一位有病的老父亲,父子两个相依为命艰难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