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灵根消失,转头搞科研 > 第137章 好饭不怕晚

第137章 好饭不怕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灵根消失,转头搞科研!

新事物的出现一般并不会一帆风顺,就好像林胖子的气死驴,刚开始在夏国境内就算是白送都没人要。

当然,百姓们听说有人白送东西还是十分开心的,可是去了之后发现送的东西居然是一个带着两个长扶手的铁盒子。

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穿,拿回去干什么用?镇宅吗?

而且东西看上去也不大,当废铁卖也卖不了几个钱啊。

就这样,即使是白送,气死驴第一天居然一台都没送出去。

奕宣是从卓宁那里听到的消息,不过他只是轻笑一声,就又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中。

那边的林胖子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眼珠一转,也是一脸笑意的告诉底下人不用在意。

这一次奕宣和林胖子的想法倒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好饭不怕晚。

现在之所以一台都送不出去,那是因为百姓们根本不知道气死驴的用途,就算林胖子手下将那东西介绍的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对于一个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且还是他本来认知之外的东西,人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接受,而是去质疑。

林胖子和奕宣都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对第一天的情况毫不在意,因为两人都知道,早晚会有好奇的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体验一下。

只要用上了,那自然就能明白气死驴的好处,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这可比广告什么的好用多了。

果然,世界上还是有愿意吃螃蟹的人,第一个领取气死驴的人很快就出现,林胖子的手下还免费送了那人一桶柴油。

那人家中的牲口刚刚因为瘟疫死掉了,家中又没有那么多钱去买新的牲口,无奈这两天只能亲自和儿子背起犁地的工具下地干活。

可那工具毕竟是牲口用的,两个成年人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腰酸背痛。

无奈的男人只好一边带着儿子去城里散散心,一边看看城里有没有什么营生能赚点快钱,尽快凑齐买牲口的钱。

也是机缘巧合,正好父子两人路过林胖子的商铺门口,看到那东西号称能把驴气死。

反正家中的牲口也没了,而且人家还不要钱,于是那父亲就带着儿子领了一台气死驴,打算回家试试。

却没想到,回家之后一下地就发现这东西的神奇之处。

之前两个人拉着工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天时间都没犁出多少的地,可这气死驴却不需要用力,只需要扶住就好,一个下午居然犁出他们家三分之二的地,要知道就算是牲口的速度也不可能这么快。

主要是这‘气死驴’根本不累,这下父子二人干活的热情就被激发了出来。看到天已经黑了,父亲将气死驴上的大灯打开,一时间整片耕地亮如白昼。父子二人又用了两个时辰,将家中剩下的地犁完。

第二天,邻居们牵着牲口下地干活的时候都惊呆了。

“我说!老刘家的牲口不是得瘟疫死了吗?”

“是啊!我还亲眼看见他家的牲口被差役用板车拖走,集中到了那边的山里焚烧掉了,村子里不少人家得了瘟疫的牲口都是这么处理的!”

“那他家这地是怎么回事?”

那人指着老刘家的地好奇的问道。

“是不是他家又买了新的牲口?”

另一个人却摇了摇头:“不会的,前两天他还跟我商量想让我犁完我家的地,把牲口借他用用,说是牲口的草料什么的,他都给吃最好的!你说他要有钱何苦问我借呢?”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刘老头带着儿子,推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也来到了田间。

只见刘老头推着那东西在田间快步奔走,原本已经犁好的地也被快速耙平。

那速度看的旁边两人惊讶不已。

“嘿!刘家小子!”

刘老头的儿子还一脸兴奋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在田间劳作,听到有人叫自己,于是转头才发现是两位邻居大叔,于是对着两人抱拳拱手。

“牛大叔!李大叔!叫我有事?”

“你爹拿的那东西是什么?怎么比牲口还厉害?你看他在田间忙前忙后,怎么都不喘?”

听了两位大叔的话,刘家小子将前一天在城中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刘小子,你说的当真?”

听了刘家小子的话,那两位大叔两眼放光,想不到居然还有这种好事,而且那气死驴的性能也是他们有目共睹的。

看到刘小子点头,那两人地里的活也不打算干了,将牵着的牲口送回家后就直奔城中。

很快,这件事情就一传十十传百,甚至一天之内连隔壁村子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就导致之前还十分惨淡的气死驴,突然间就火了起来。

一个月后,气死驴成了夏国农民的必备之物。

而林胖子那边,虽然刚开始赠送气死驴的时候,赔了不少的钱,可随着气死驴送出的越来越多,百姓们对柴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几天的时候,柴油的利润就将气死驴亏损的那部分彻底补了回来。

林胖子看着每天好像在印钱的柴油,笑的都有些合不拢嘴了。

而奕宣也没有闲着,看到夏国的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于是开始有意识的向夏国境内输送科技的种子。

最主要的就是两方面,其一就是开始对夏国的各个城市进行基础建设,柏油马路,下水道系统等等,最近奕宣甚至已经开始规划城市中的路灯了。

而夏国的百姓也从一开始的充满震惊到现在的见怪不怪了,毕竟这半年中,夏国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另一方面就是奕宣在夏国境内开办了不少技校,没错,奕宣开设的不是学校,而是技校,专门传授技术的学校。

夏国境内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经济条件进入学堂之类的地方学习,所以奕宣的技校成了他们的另一种选择。

技校招收的是十四到十八岁范围内的孩子,技校不仅仅会传授他们技术,而且还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基础方面的培养。

其实奕宣原本是想要开设学校的,而且学校的教育模式确实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最好方式。

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太慢,而技校却不同,因为他教授的不是理论知识,只是传授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短时间成才。

虽然这种技工存在着不少局限性,不过对奕宣来说已经足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