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 第九十章 铁,船

第九十章 铁,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朱瞻壑听完傅林的解释,当即点了点头,如此通俗易懂的话语,想不懂都难。

虽然没有亲自实验过,但是朱瞻壑已经对傅先生所讲的内容信了八九分。

他有些心痒难耐,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府中实验一番。

如果铁真能浮于水面之上,想必父王也会大吃一惊。

道衍此时根据傅林那平淡至极的话语,仿佛在陈述事实一般的语气,推断出对方所说的可能就是世界的规则。

他看的出来,这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确实解释了铁能够浮于水面之上的秘密。

不过现在的道衍可是严谨了许多,必须自己亲自做实验。

只有得到真真的实验结果,他才会全然放心。

“小朱,你从这铁浮于水面之上可曾获得什么启示。”

有什么启示?朱瞻壑一时之间也没有太过清晰的头绪。

不同于滑轮组,望远镜,热气球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具体用途,这铁浮于水能有什么用。

可以表演戏法?

不成,一点难度都没有,他人一看就能模仿。

朱瞻壑思考良久,无奈的摇了摇头,目前看下来似乎仅仅是观赏之用。

“你有没有想过此法用于船上。”

“将此法用于船上?”

莫非先生是想用铁做船,这。。这不可能吧。

朱瞻壑被傅林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虽然铁制容器和船的原理差不多,中间都是空的,如果要让自己乘坐铁制的船,自己是万万不敢的。

道衍则是露出了一丝好奇的神色,铁制的船,倒是有趣。

根据之前傅先生所说的内容,似乎铁制船也不是不行。

“先生,莫非是想用铁做船。”

傅林虽然很想用铁打造战船,但是有一个大问题。

那便是铁的产量问题,以目前大明的铁产量,一年产量约莫两三千吨,做一艘都够呛,更别说一个船队了。

因此傅林打算退而求其次,既然做不成钢铁船,那就做铁甲船。

与钢铁船不同,只需要在之前木船之外包上一层铁皮,攻击力防御力即可大大提升。

所需要的铁不仅大大减少,而且对航行速度的影响也减少到最小。

“钢铁船不太现实,我的意思是做铁甲船,就是船身外围包一层铁皮。”

“嘶。”

朱瞻壑当即倒吸了一口凉气,将船的外围包上一层铁皮,之前可是从来没有人试过。

不过朱瞻壑仔细一想,这似乎可行。既然铁确实可以浮于水面,那就完全不用担心因为铁附着在船的外壁致使船只沉入海底。

有点意思。

道衍同样吃惊于傅林天马行空版的想法,不过虽然异想天开,但是貌似确实可行。

虽然如今大明的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在船体外围包上铁皮可是之前从来就没有人想过的套路,这也许会让陛下龙颜大悦。

因为现在的陛下正在谋划的一件大事,那便是派人沿海路宣传大明国威,彰显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这对于船只的要求颇为严格。

因此龙江宝船坊便应运而生,这里正在准备建造着为下西洋准备的一系列船只。

目前共有五种类型的船只。

其一便是作为大明脸面的宝船。长约四十四丈,宽约十八丈,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船只。光船锚就重约千斤,需要二三百人才能启动。

不过现在有了滑轮组,想必启动时就用不到这些人手了。

其二为马船,用来装运战马,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

其三为粮船,用来装运粮食,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其四为坐船,用来装载人员、货物,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其五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体积最小,灵活轻便,适合对敌。

这是一支以宝船为首的庞大船队,在陛下的心中,船队所过之处,皆俯首称臣。

不过,所造之船全都为木船,毕竟之前谁也没有想到铁竟然还能浮于水面之上。

如果自己将铁浮于水的这件事告诉陛下,陛下虽然不至于会将所有船只改造成傅先生口中的铁甲船,但是为首的宝船肯定要改造的。

毕竟陛下对于下西洋这件事极为看重。

曾经陛下也曾问过自己关于下西洋的领导者该选谁,自己推荐了郑和。

郑和,原名马和,算的上最早一批跟随陛下的人员之一,他姚广孝是洪武十五年跟随的朱棣,郑和事洪武十八年跟随的朱棣,距今已经有近二十年。

他推荐郑和的原因不是因为郑和名义上是自己的弟子,而是因为他觉得郑和确实能力出众。

在靖难之役中就有很强的体现,展现出不俗的聪明才智以及战略能力。

当然,如果要下西洋,光是有这些却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出色的外交能力,这次陛下将郑和派到东瀛未尝没有考教郑和外交能力的意思。

虽然目前大明的铁产量完全供应不上宝船的船队,但是如果只装备郑和乘坐的宝船,那是绝对没有问题。

对于那些化外之地的人来说,虽然宝船能带给他们不小的震撼,但毕竟还是使用的木头,如果那些人看到大明竟然有铁船,那更是要对大明俯首称臣,不敢生一丝异心。

不过,现在的想法都很美好,问题的关键便是要验证铁是否能够浮于水面之上。

傅林见朱土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也明白此事不急。

算算日子,郑和明年差不多这个时候也就要下西洋了,也就是说,现在船只的制造已经完成大半了。

以大明目前的海军实力,有没有铁甲船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乱杀。

现在的第一任海上霸主葡萄牙,还没有开启航海时代,第二任霸主西班牙甚至国家都还没有,现在还是一个叫卡斯提尔的地方,第三任霸主荷兰还是散装的。

但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宝船有六十二只,其余各船一百余只,总计船只两百余只。总人数2.7万,与还没有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相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对比1492年哥伦布出发寻找印度,那时候的哥伦布携带87人,乘坐三艘百来吨的帆船,出发前往寻找印度。

1497年,发现了印度的达·伽马率领四艘小型船共计140多名水手,踏上探索印度的旅程。

与大明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间是1405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