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九十七章 方孝孺

第九十七章 方孝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不管朵甘诸部如何抉择。

濮英率军2万从河西走廊出发,蓝玉率军4万从陕西出发,赵庸率军4万从四川出发。

三路明军径直杀向了朵甘地区。

濮英的北路军灭掉了参与谋反的答思麻万户府,并且率军扫荡了昆仑山北麓的诸土司势力。

赵庸消灭了叛乱的磨儿勘招讨司等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土司势力。

蓝玉更是厉害,朵甘仓溏招讨司、朵甘思招讨司、沙儿可万户府、乃竹万户府等都被蓝玉讨灭,之后更是配合朵甘卫指挥使宗巴斡等大明忠臣,消灭了密谋造反的思巴儿监藏等人。

蓝玉率军血腥镇压藏地宗教起义,一时间藏地闻蓝玉而色变。宗巴斡等人也因此次事件成了藏传佛教的叛徒。

大明借机加强了甘孜地区的控制,在甘孜设立自治区,但是将甘孜纳入了四川布政使司的管辖,并且派遣了部分汉官协助当地土司管理地方。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底

小朱由于长时间留在西安,马皇后思念孙儿,洪武皇帝下诏命小朱返京。

小朱盘算了一下,最近西北应该没有大事,对濮英等人仔细交代了一应事宜之后,就启程返京。

皇帝对此也早有安排,命刘真留守河西地区,命鹤庆侯张翼为陕西巡抚。同时留下了圣旨,待蓝玉回师后,命他暂代陕甘军务。

小朱此次则是在李景隆、徐辉祖以及3000士兵的护卫下,从西安出潼关至洛阳,之后转走水陆返回应天。

十一月初,小朱终于是风尘仆仆的返回了应天城,当然小朱一刻不歇的主要原因则是担心朱标出事。

好在只是小朱想太多虚惊一场,不过听说今年春天朱标生了一场病,经过太医院的治疗目前已无大碍,听到这个消息的小朱则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由于小朱离京一年多了,马皇后见了小朱格外开心。

十一月九日的时候,更是将小朱的生日大办特办。

这一天不仅是在京的亲王诸子、勋戚、勋贵去华盖殿给小朱磕头。

急不可耐的马皇后更是直接下发了懿旨,册封魏国公家三女徐氏为太孙妃。不过这仅仅只是订婚,婚礼暂定在洪武28年进行。

当然母以女贵,贾氏也被扶正,在谢氏死后,正式被册封为新的魏国公夫人。

由于正式订立婚约,小朱除了刚刚回京的时候去了一趟魏国公府和徐辉祖“议事”,之后考虑到避嫌再也没有去过魏国公府。

十二月,小朱在母妃常氏的祭日前一天,前往开平王府,看望了外祖母常蓝氏,同时也听说了常嬷嬷病重的消息,回去之后让人把身在安南的贾竹涛召回。

同时小朱发现外祖母常蓝氏身体大不如前,也只能吩咐御医好好照料。

这一刻小朱也体会到了一丝悲伤,不过又迅速坚强了起来。

几日后,凤阳传来消息,韩国公李善长薨逝。

洪武皇帝追封韩国公李善长为广泽王,谥号文正。

小朱对于这个王爵,只能说一声卧槽表达敬意。

皇帝感念李善长之功,加封李祺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年禄4500石。更是封李祺幼子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

对于李善长的善终,以及老朱对他子孙的优待,小朱肯定是欣慰的。

由于自己改变历史,使得李善长免遭天人感应的迫害,最终全了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小朱特别自豪。

李善长的后事肯定是办的十分风光,太子朱标、太孙朱允熥亲自到临安公主府吊唁,李善长不出所料的陪葬帝陵,皇帝甚至正式定李善长为开国首功。

对于黄子澄等文官来说,李善长的死也是极好的,代表着奸臣李祺不得不为父守孝三年。

应该是因为悲伤过度,黄子澄等人在李善长的灵堂前泪如雨下。

当夜,黄子澄和马全在一起喝酒。

酒过三巡,黄子澄幸灾乐祸的说道:“韩国公薨逝,实乃我大明的损失。”

马全也故作悲伤道:“是啊,本官听闻此消息也是顿觉天旋地转。”

如果不是两人那绷不住的笑容出卖了他们,还真以为他们多喜欢李善长,又过了会,他们终于聊到了正题。

黄子澄说道:“大明失去国之栋梁,幸亏诸位忧国忧民,上月翰林待制吴沉推荐逊志先生,陛下马上又要接见逊志先生了。”

马全也高兴道:“逊志先生实乃国之栋梁,我等当为大明江山贺。”

黄子澄此时也举杯:“为大明贺!”

第二日,兴奋的黄子澄在大本堂完成一天的教学之后,又对朱允炆开启了辅导班,对于自己班级里只剩朱允炆等寥寥几人,黄子澄也不以为意,他觉得其他皇子在太孙的影响下都是穷兵黩武之辈。特别是朱尚炳、朱济熺、朱高炽、朱有炖这几个更是残暴的代名词。

每次听到秦王、晋王、燕王、宁王所做种种,黄子澄更是痛心疾首。

此时屋内只剩下朱允炆和黄子澄二人了。

黄子澄开口道:“殿下,逊志先生马上要进京了。”

闻言,朱允炆也是十分开心,这些年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听黄师傅夸奖方孝孺了:“本王向父王请旨,到时候本王去迎接方先生。”

黄子澄闻言欣慰道:“逊志先生有大才,又崇尚教化,若是先生能够留在朝中,将是大明之幸。”

朱允炆也是忧心忡忡道:“是啊,现在朝堂上越来越暴躁了。特别是本王的几个叔叔,真是做的太过分。二叔在高丽和倭国屠杀平民;四叔更是在江户屠杀了二十万百姓;十八叔在爪哇也屠戮了十几万子民;最过分的还属三叔,这些年在印度,据说已经屠杀了超过五十万的百姓。本王前些天也向太孙进言,希望他和叔父们多言教化百姓,没想到太孙却说几位叔叔又没有杀过一个大明百姓,而且攫取的四夷物资,带回的劳工更是促进了大明的发展,提高了大明百姓的生活,说皇叔们对社稷有功。”

黄子澄叹了口气道:“殿下啊,您还不明白吗,这些年朝廷的对外政策始终都有太孙的影子,前几年太孙还遮遮掩掩,这几年已经肆无忌惮了。你看看太孙坐镇西京这些年。先是让蓝玉在河西走廊杀了上万人。后面蓝玉灭阔阔帖木儿,我听说,战后光是不愿意迁往汉地的百姓,蓝玉就杀了好几万。先有北元,现有朵甘,太孙在西京可是一刻不停的在杀人。我更是听闻太孙曾言国家是用铁与血铸成的,说要用钢铁与鲜血铸就中华民族。”

朱允炆也气愤道:“我当与先生共同努力,今后若是受封一地,本王当好好教化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

黄子澄鞠了一躬:“臣替一地百姓感谢殿下天恩。”

这些年由于齐泰、练子宁先后死于流放之地,黄子澄的野心早已浇灭,他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将来辅佐朱允炆,在他的封地推行教化,让满朝文武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化。

对于小朱来说,朱允炆身边的人,他也就看得上一个齐泰而已。如果历史上朱允炆采纳了齐泰的建议,开除Judy宗籍,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但是,小朱觉得他要是建文大聪明,他肯定会直接抄汉景帝的作业,朱棣要清君侧,他就让齐泰、黄子澄为皇帝尽忠,砍了他们让朱棣彻底失去起兵的借口。

对于方孝孺,看看靖难时候提出的那些大聪明建议,该议和修整的时候不议和,等到别人兵临城下了,天真的想要去议和。

最搞笑的还是他的“离间计”,简直把小朱直接看傻了,朱棣起兵的借口就是朱允炆不遵祖训,那么作为遵祖训的Judy,要么朱高炽自己造反,不然怎么可能不让自己老爹指定的朱高炽继位。

竟然还想去离间朱高炽和朱高煦,哪怕历史上的李二兄弟们,打下江山之前也都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存在。

不过小朱也决定一起去看看这个被老朱见了两次,都没给个一官半职的奇才。作为宋濂的徒弟,朱标的师兄弟,不看僧面看佛面,小朱都无法想象到底牛逼plus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落得两次面试,一个职位都不给。

几日后,洪武皇帝正式接见了方孝孺,此时朱标、小朱都赫然在列。

在老朱简单的问候以后,朱标这个算起来的师兄弟,和这位叙了叙情谊,对于提起宋濂,老朱这些年的气早就消了,而且在功大论的影响下,小朱、朱标的建言下,早就给宋濂封了个传家的伯爵。宋瓒在重庆府生了个小儿子也算是白捡了一个汶山伯。

聊完宋濂的话题,方孝孺开始讲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方孝孺进言道:“臣的治国之策有三:其一、推行井田制,实现均田,臣之井田不同于西周之时,而是要求禁止土地买卖,不得随意转让,抑制土地兼并。其二、轻徭薄赋,养民富民,现今国家开始富足,应该免除天下荒田租税,并且赏赐老人,救济灾民。其三,仁义为基,辅以法治,要推行法制,但是需要把仁义作为基础,避免严刑峻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