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乐捕鱼人,全村属我最懂大海 > 第四十八章 知识还是阿生最丰富

第四十八章 知识还是阿生最丰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乐捕鱼人,全村属我最懂大海!

“哈哈,大刚,你消停点。”

李海生踹了下大刚,对李伟说:“一般情况下,这种大孔的渔网在近海没有什么收获,但我们前几天不是刚来过台风嘛……”

“你是说……”李伟眼睛一亮。

“对,我猜测是这样,台风肯定会带着一部分鱼来到近海,它们会慢慢洄游到外海去……”

“没有那么快,它们需要洄游时间。”

“没错,”李海生赞赏地看着李伟,这小子脑袋转的就是快,“很多鱼都是白天休息,晚上才迁徙,而很多鱼本身不是啥深海鱼类,所以很需要一些浅滩休息。”

“于是……这个小门岛,就是它们唯一的选择?”

李刚好不容易插句进来。

“嗯,没错,就是意思。”

李海生点点头,他说话的速度放的比较慢,就是为引发其他几人思考。

减弱自己太过的牛逼的点。

要不然,其他三人会将他成神。

“行,我们就分开,大缸你和阿业放片网,拖网还是阿生来放,看看到底哪个网鱼获多。”

李伟的激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事不宜迟,开搞!”

几人说到做到,开始忙活起来。

既有安排,李海生便没有着急,看着大刚和阿业放片网。

五百米的片网很简单,算是比较短了。

这种片网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放一个芒子,网的另外一端需要绑在船上,这样船和芒子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网墙,经过的鱼虾等东西如果比网眼大,就会被拦在网上。

还有一种是双芒子,顾名思义,也就是用另外一个芒子代替渔船。

算是直接在海里撑起一堵网墙。

后者的方式被用的更为广泛,主要是渔民放置渔网的时候,一般不会只放一个网,往往是多点布控。

例如一条八米的渔船,完全可以带五千米以上的渔网,即使一千米一个网,也需要布五道网墙。

这样多点撒网,可以提升网鱼的成功率。

鱼群在大海里往往都是游动,若是只固守一个地方,可能最后颗粒无收。

李伟家只有一张五百米的小网,估计是平日里不怎么放刺网。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头放流网和刺网的人确实不多。

主要是水产实在太丰富,而渔船又少的可怜。

作为一种捕鱼的基础工具,渔船就像出租车司机的出租车,并不是司机会开车就能赚到钱,而是需要有自己的车。

若是租用公司车,大部分收入都会被收走,最后就落了个辛苦钱,赚个寂寞。

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太大收获。

所以几乎每个出租车司机都想着拥有自己的一条营运线,且有自己车,那就赚大发。

“稍微朝前一些。”

李海生看一个芒子就要被阿业放到水里,急忙提醒。

“啊?”

阿业有点不理解。

其他三人也是看着李海生。

反正他们习惯了,不懂就用迷惘的眼神看着他,等他给解释。

“你们看,很明显今天是西南风对不?”

“对啊,没错。”

李伟将手放到空中感知片刻,又看看罗盘。

“按照我们这个季节,如果是西南风,吹来的海流就温暖一些,是不是?”

“是嘛?”

三人都懵逼了。

他们就是普通的渔民,哪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越说越迷惑。

“好吧,这个不重要……”李海生没想到自己下意识说到比较难的知识。

“不,这个很重要。”

三只朋友们此刻都突然充满求知欲,齐齐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李海生。

“好吧,简单来说,是这个样子……

首先申明,我讲的也是我的猜测,不一定能兑现,听不听随你们,可不能到时候怪我。”

李海生先给自己叠甲。

海洋里很多经验,只能符合大致的规律,并不一定绝对。

海洋充满复杂和多变性。

就像他们今天能刚好碰到一个黑团头小分队,有李海生经验判断,也有运气的偶然性。

若是船没有偏航,没有刚好进入浓雾,就碰不到黑团头。

那李海生即使满腹经验,也无济于事。

“放心,你要是能说服我们,那我们就信,如果说不服,那我们就不会按照你说的做,自然也不会错。”

李刚笑着说。

“你倒是想的开……嗯,是这样的,我们不是先前抓到了几百斤的黑团头嘛,我们都知道,黑团头其实就是叫姑鱼的一种对不对?”

“没错啊,咋了?”

“其实叫姑鱼的种类不少,但习性很相似呀。什么黑鮸,红牙不都是这样嘛……”

“所以呢?”

“所以,我怀疑,这波台风可能刚好将一个很大的叫姑鱼群赶到内海来了。”

“你还真敢想!”

李伟不以为然,“我理解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既然黑团头能出现,那可能其他叫姑鱼也可能会出现对吧,可那与西南风有啥关系?”

“不懂是吧,那我问你,叫姑鱼的生活习性你说的上来么?”

“叫姑鱼……这个嘛,我咋知道这些,我就知道它肯定要生活在深海,这浅海很难拉到叫姑鱼。”

“你说的话严格来说,前后都不对。”

“不对,哪里不对?”

“叫姑鱼不全生活在深海,其实浅海附近也有叫姑鱼的品种出现,其次呢,叫姑鱼之所以在浅滩捞不到,是因为浅滩的海水温度变化太快,不适合它们生存。”

“我咋听不懂了呢……”

李刚看看李海生,看看李伟,最后将目光落在王建业身上。

“阿业,你听的懂嘛?”

“懂。”

王建业点点头,他一直在认真听。

原来他们四人属李伟的海洋知识最丰富,而且还会操作船和各种网具,是大家无需质疑的头。

可今日短短半天,他就发现如果从来没有入海的人捕鱼知识为十,那他和大缸就是三四十,老鼠刚刚及格,能到六十多。

可阿生,至少在八十分以上。

他已经脱离了一般的及格水平,而是开始走向更高的台阶。

以至于,同样四个兄弟,大家此刻都像个小学生听课一样,眼巴巴等着他这个老师给大家分析课目。

实在是太强,强的没有脾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