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是心慈之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祖李世民!
“大王,你怎么了?”还是武媚发现了李厥的神情变化,面上带着激动,而且还疯狂的吞咽口水。
“燕客,找到那个六诏人,他的那个红角角我包圆了,快去,对了,告诉他一声,若是再有,便送到长安,有多少我要多少。”
“大王,那是毒药,要来…”
“还不快去。”
“哦哦。”房燕客这才反应过来,扭头就往外跑,不过下一刻他又跑了回来。
“又怎么了?”
“大王,我没带钱。”
“那个裴行俭,背一袋子钱跟他一起。”
两人快速出发,李厥看着台子上烤得滋啦冒油的烧烤,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
茱萸有辣味,但那个味很怪,李厥根本吃不惯,现在好了,天啊,自己心心念念的辣椒啊。
自两人走后,李厥就在院子里转着圈圈,武媚觉得有些好笑,她还从来没见过自家大王对一个物事如此的在乎呢。
张柬之来报,这才让李厥的心稍稍安定。
“太孙,银行已经操办的差不多了,何时开张?”
“不急,等到第一批房子地基打好,统一发卖时,对了,现在市面上有没有其他消息?”
张柬之人心很细,每次汇报之前工作也做得很足,或许是有过游历的经历,这点上就是最心细的萧若也不能比。
“我们大量的囤积了商铺和住房,自然会导致房价有所上升的,但兴许这帮商贾还不明白我们要做甚,所以没有参与其中,目前的价格还算平稳。”
李厥微微点头,这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恰好此时萧若也来了。
“粮价如何?”
“目前豆类的价格大概在五十五文一斗,粟米刚刚的价格是八十九文,麦米到了一百四十文了。
因为时间拖得够长,很多小商贾有了赌心,从外地籴来粮食,再用略低于市价出售,所以这两日的价格涨不起来。”
李厥沉吟一番,摇摇头道:“不行,暂时还不能让世家停下来,现在粮食下落,钱币就会沉积在百姓的手中,这样便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要不要停了签应百姓每月的十斤粟米?”萧若提出了一个办法,虽然可行,但容易激动民变。
“不行,如此一来,就算把粟米换成钱,对官府的声誉也是一次打击。”
李厥想了想问道:“怀英呢?”
正说着,狄仁杰也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额头全是汗,无意给他端了一壶水,他一口气就灌完了。
“大王,白马寺的事…”
李厥打断他道:“白马寺的事你做主,不必再向我禀报,你稍晚些去一趟刺史府,让贾敦颐散布消息,就说陛下欲再度东征,要征集含嘉仓储备的粮食。”
狄仁杰面上露出惧色道:“大王,这样一来粮价会再度大涨的。”
“其他的你别管。”李厥又对张柬之道:“告诉鲁通,中午工人免费的餐食取消,每餐补助十个钱,去吧。”
三人相继离开去忙,李厥揉了揉眉心,轻叹一声,这一次斗争过后,洛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重创,兴许要五年时间才能翻身。
至于百姓,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损失,只能说倾巢之下,是不可能有完卵的。
商业斗争,有时候比真刀真枪的战争更残酷,虽然他有仁心,但这一次并不允许他有半丝的心慈手软,任由事态发展,百姓的损失将更为惨重。
“大王只要多出几个点子,洛阳很快就能再度富裕起来。”武媚非常了解他,也猜出他的心中所想。
“孤在洛阳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不会带走,全部留在洛阳用于发展。
还有你也做好准备,此事一过,我要把百糖、酒水,只要是东宫所产的,对国外的经销提货点全部放在他洛阳,让那帮胡商和各地商人,都来洛阳。”
“如此,我们的成本会提高。”
“无妨,这次运行所产生的利润,我打算在洛阳再划定一个开发区,像长安一样,这边也会有大量的作坊出现。
其实,仅从运输上来讲,洛阳比长安还要便利。”
长安是都城,李厥就算继位,他也没有迁都的打算,至于说李治继位后迁都洛阳,其一确实是因长安周边之地无法在供应一个人口众多的都城,
其二也是因李治的性格,他没有李二那种无所畏惧的心态,认为洛阳相较长安更安全些。
李厥觉得,长安作为都城,未来肯定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那么把洛阳发展成经济中心也未不可。
……
贾敦颐的动作很快,甚至已经在招募车队,开始考虑如何运粮的事。
鲁通那里,因为没有官府出售的平价粮,顺其自然的没办法再提供来做工百姓午时的那一餐,不得已宣布,取消午餐补贴十个大钱。
百姓虽然有些怨言,但也不会轻易辞工,毕竟鲁通给的工钱太高了。
上林坊中,王林也第一时间获知了消息。
“王公,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李世民居然在此时要东征,哈哈哈,天助我们啊。”
王林呵呵一笑道:“陛下自比天可汗,一直想着超越秦皇汉武成为千古一帝,那么高句丽便是他的心头之患,
隋时杨广三征高句丽落个失败而终,陛下自然是要完成前隋未竟之功。”
“某听闻,那个大工地已经停了午时一餐供应,今天排队买粮的人又提高了三成,不过,那些小商贾低价放粮的也越来越多,我们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简单,联系本地的元氏、长孙氏,将那帮小商贾的粮食全部收上来,告诉他们,老夫要让洛阳的粮食皆在我们控制之内。”
有了决定,众人分头行动。
有了地头蛇元氏、长孙氏的配合,市面上零星卖粮的几乎在一天之内就没了。
接着几家粮行、盐行停了半日未售货,再度开门时,价格又一次暴涨,粟米一斗一百一十文,盐价也突破了百文一斤。
越是涨,百姓越是紧张,手中但凡有钱,便想着尽快换成粮食,今天不买,明天兴许还得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