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赵琰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李灏接过毛骧递来的信件,仔细查看其中的信息。
诸葛亮这次来信,就是因为得知赵皇驾崩,赵琰之即将继位的消息,而赵国却没有乱起来,预想中的诸子夺嫡的场面没有发生。
按照赵国如此发展下去,对大炎接下来的计划极为不利。
所以,诸葛亮思虑一阵后,决定请求李灏出动最精锐的黑密卫,让他们伪装成赵琰之的人,刺杀诸位赵国皇子。
此前,因为赵皇身体不好,而原本的继承人赵缭子被大炎扣押,所以赵皇趁着清醒的时间,将几个已经就藩,且属地治理的很好,在赵国民间声望不错的几位皇子召唤了回来。
而赵琰之也是在那一次才回的赵国都城,如今,赵皇身死,遗诏立赵琰之为新任赵皇,若是在他准备登基前,其他皇子皆遭到了刺杀,而且还成功了几个。
那时,仅剩的皇子们必当方寸大乱,那时,在安排锦衣卫将赵皇遗诏乃是赵琰之的矫诏的事情传出去,不管这个事情是真是假。
即便是假的,赵国诸皇子都会认为是真的,那时,诸皇子联合抵制赵琰之,加上他们之前准备夺嫡培养出来的一些势力,赵国必定陷入内乱之中。
那时,大炎就可以从中渔利,看准时机,以赵缭子之名,出兵大赵。
至于赵缭子会不会答应,这不在诸葛亮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那时,赵缭子没有任何选择,只能配合大炎的行动。
毕竟,他乃是大炎的阶下囚,虽然没有将其打入天牢,这几年在大炎过的也非常滋润,因为什么原因,赵缭子心知肚明。
所以,赵缭子若是想要保持这种生活,他只能尽力配合大炎的行动。
至于自杀,也许换成刚被扣押那会,赵缭子还有这种勇气,可是如今数年以过,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赵缭子的心气早已消散了。
毕竟,不是谁都是勾践,能够卧薪尝胆,面对美色金银都不能动摇他心中复国的意志。
李灏看完诸葛亮的信件后,思虑一阵,觉得诸葛亮这个计划有很大的可能成功,毕竟,如今赵国都城因为赵皇离世,新皇还未登基的原因而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模的刺杀事件,必定会引爆精神紧绷的诸位赵国皇子。
想到这里,李灏来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一串数字,随后找到标记着赵国黑密卫分部的大雁,将其绑在大雁爪子上,随后放飞大雁。
这只大雁乃是专门为赵国黑密卫的总部传信的,而那里的负责人就是荆轲,李灏相信,有荆轲在,这次计划必定可以完美完成。
毕竟,这只是刺杀诸皇子,而不是刺杀赵皇,难度比起刺杀一国之主要少许多。
…………
当李灏得知赵国之事而开始谋划时,赵国都城晋城,整个晋城挂满白布,纷纷为赵皇哀悼。
当然,这不是这些百姓们自发做的,而是被赵国朝廷强制执行的。
而这里的百姓们脸上也没有露出什么伤心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做着生意,忙活自己的生计。
赵国皇宫,太子东宫,此刻,赵琰之已经迫不及待的从玄王府搬到这个地方。
若不是他还没登基,不能住天策宫,他恐怕都要直接一步到位,搬到赵皇的天策宫去居住了。
“本宫那些弟弟现在可安分?”
赵琰之一袭四爪金龙袍,头戴束发紫金冠,腰缠白玉蟠龙带,整个人看起来英姿勃发,春风得意。
不过,他也确实有些得意,原本,他只是一介藩王,想要回晋城,只有每五年述职的时候才能回来。
他母妃家族即便是在赵国举足轻重,也没有办法将他弄回来。
可是因为赵缭子的原因,赵皇认为赵缭子身陷大炎,在大炎的表现也差强人意,所以,面对大炎提出可以用物资换回赵缭子的提议没有接纳。
反而暗中勾结蛮族,准备以武力逼迫大炎,至于赵缭子会不会死,那已经不在赵皇的考虑范围了。
而赵皇也因为有废除赵缭子的打算,所以特地查看了一下自己那些就藩的儿子们的表现,最后选定了几人,将他们召回晋城考察他们的学识本领。
而赵琰之也是通过这个机会重新回到晋城。
回来后,赵琰之并没有跟其他皇子一般,拉拢群臣武将,反而日日事必躬亲,对赵皇吩咐下来的事也亲力亲为,尽力做到最好。
加上他母妃的枕头风,很快,赵皇就发现了赵琰之的闪光点,开始着重的培养赵琰之。
可是,一切意外发生的就是如此突然,他们没想到大炎居然这么强大,不仅歼灭了蛮族大军,更是接连攻破山海关和葭萌关,更是一路顺着圩州配合魏国拿下落日关。
一下失去三处关卡,原本他们还期待大炎和魏国因为圩州的事而闹翻,即便不会打起来,合作也不会如之前那般紧密。
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大炎将圩州这一州之地尽数送给大魏,这使得他们准备挑拨离间的计划胎死腹中。
而赵皇也因为失去三处边关,大赵在大炎和大魏的夹击下,再无险地驻守而一病不起。
虽然因为诸多御医的调养下,赵皇一直没有死去,然而,每日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
心有危机的赵琰之开始暴露獠牙,大肆拉拢群臣武将,更是私下里安排心腹前去招兵买马,训练大军。
当赵皇知道这个事情时,已经为时已晚,赵国皇宫上上下下的人已经全部被不知不觉替换成赵琰之的人,而他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发现。
最后,赵皇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还好,赵琰之没有丧心病狂到直接杀了他或直接逼宫的意思,反而每日做出一副孝子的模样,每日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看他。
最后,坚持了三年多时间,赵皇再也坚持不住,撒手人寰。
而赵琰之也彻底失去束缚,拿着赵皇的遗诏,让他舅舅当众宣读,随后赵琰之并没有大肆的清理朝堂,反而对那些老臣器重有加。
一些投靠其他皇子的大臣们纷纷投入他的麾下。
诸皇子虽然心中不甘,然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实力比之赵琰之差太远,若是作死的话,很可能会被赵琰之杀死。
而他们也没人不愿做出头鸟,最后这些皇子都隐忍了下来,准备看看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