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军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茶师小娘子!
谢芝芝和谢氏一前一后下了马车。
褚府门口,已经站了许多人。
站在最前面,被众人簇拥着的那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应该就是祖母了。
旁边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自然就是大伯父褚乡。
“诶呦,总算是来了,这芋子啊,跟蒜子长得简直真是一模一样啊!”老太太赶紧上前,仔细地打量着谢芝芝的脸。
这时,谢氏向谢芝芝道:“芋子,快见过你祖母。”
“祖母。”
“乖孩子,真是乖孩子。”老太太眼眶含泪,一时竟是开始哽咽。
“这是你伯父和伯母。”谢氏介绍。
谢芝芝从善如流地向一众亲戚请了安。
“别傻站着了,回去再慢慢叙旧。”老太太打断了众人的寒暄,就拉着谢芝芝往府内走。
等众人进了厅堂落座,老太太仍旧不肯撒开谢芝芝的手。
“跟祖母坐一起。”老太太笑靥如花地对紧挨着她的谢芝芝说。
谢芝芝应了是,却也不敢抬头。
一路上就听谢氏说了,这大伯父褚乡生了五个儿子,连一个女儿都没有。
因此老太太可宝贝褚蒜子这个孙女儿了。
现在她被找回来了,老太太哭了好几场,硬说要赶到建康来看看。
可褚乡和褚裒都不放心老母亲长途跋涉,所以就让谢氏将谢芝芝带来襄阳给老太太过目。
谢芝芝握着老太太滚烫且松软的手,心底泛起涟漪。
“既然来了,便多住些时日,对了,孩子及笄礼何时办呐?”老太太向谢氏问。
谢氏莞尔一笑,如实应道,“季野的意思是,等孩子生辰时,一起办。”
“八月倒是好日子,唉,可惜我这腿脚不便,不能看着这孩子及笄礼。”老太太满脸可惜。
谢氏没有说话,一旁的大伯母倒是开口:“依我看,到时我们全家一同去参加芋子的及笄礼。”
“这自然是好的,只是大哥有公务在身,会不会?”谢氏看向褚乡。
褚乡微微一笑,“还有半年,到时候若能告假,我便带着母亲逛逛建康。”
这些年,他一直在北方戍边,老母和妻儿没能跟他享福。
六年前阳翟一战,晋军大败,阳翟失守。
也是那一战中,老母亲的腿也受了伤。
所幸的是,一家人性命无虞,如今在这襄阳城,过了几年安静的日子,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若真能趁着这个机会带着老婆孩子去逛逛建康,让他们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那可太好了。”谢氏高兴地说。
老太太却没有就此事发表看法,而是指着大伯母后面并排坐着的三个年轻姑娘说:“这三个是你三个哥哥的媳妇,三郎媳妇与你年纪相仿,瞧瞧人家,都已经成亲了,也不知道我们芋子这如意郎君在何处啊?”
谢芝芝怔怔地看着老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家伙,这就开始催婚了?
“母亲说笑了,咱们好不容易才寻到芋子,还想多留她在身边几年呢!”谢氏开口替谢芝芝解围。
众人又叙了些闲话,老太太这才恋恋不舍松开了谢芝芝的手。
让人带着她们母女俩住下,这时也到了该用午膳的时候。
谢芝芝有些水土不服,没什么胃口,随便喝了点粥便又回房歇着了。
她躺在榻上,久久不能入睡。
听谢氏说,阳翟一战死伤惨重。
也是因为阳翟一战失败了,相继丢了许多城池,所以如今晋军只能退守到襄阳来。
阳翟是褚氏的老家,老家都丢了,确实有些窝囊。
虽然她历史知识匮乏,但也知道晋朝的军事实力在诸国之中确实不太行。
以前住在穷乡僻壤,远离边关的陈家村,她以为这个朝代相对来说还是和平的。
就算去到建康,也只不过是听闻着各类关于战争的传说。
可现在来了襄阳,她才真正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动荡。
所以,拥有自己的部曲,至关重要。
可在这个时代,作为女子,压根不可能拥有部曲。
看来,这件事还得仔细想想才行。
-----------------
接下来的几天,谢芝芝每天除了陪长辈们吃饭,便是由几个嫂嫂们带着逛街。
这襄阳城虽然是边关,但市集却也还算繁华,只要是想买的,都可以买得到。
尤其是茉莉花茶,在这里尤为兴盛。
似乎大家都很喜欢喝茉莉花茶。
谢芝芝也买了许多回去送给老太太和褚乡。
这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谢氏却并没有要回建康的意思。
谢氏不提,谢芝芝也不提。
只是刚开始还觉得新鲜,可住得久了,却开始无聊起来。
她现在是褚家的嫡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不用种地,不用锄草,不用炒茶,更不用担心会没有钱花。
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太没趣了。
“芋子,我们再去胭脂铺看看吧,老板不是说今日有西域新产的胭脂嘛。”褚三郎媳妇陈瑶拉着谢芝芝就往胭脂铺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报!”一个士兵大喊着骑在马上往郡府赶。
谢芝芝和陈瑶同时一怔。
周围的人群全都停下脚步。
所有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恐和不安。
难道是,又有战事了?
该不会是北边又要打过来了吧?
“大晋如今便这么好欺负了吗?竟没有一个英勇的将军,将颍川给夺回来。”人群中,有人愤愤不平。
谢芝芝茫然地看着士兵萧氏的方向。
如果真的打起仗来,那就是真刀真枪的,她的大伯父还得带着几个儿子上阵杀敌!
之前谢氏还说让王枢来北边戍边,哪有她说的那样轻松,这可不是儿戏啊!
倒吸一口冷气,她看向三嫂,低声道,“我们先回府吧。”
如今外边动荡不安,她哪有什么心思逛胭脂水粉铺呢!
陈瑶也没有反对,两人坐上马车,赶回褚府。
此时,褚乡和他的四个儿子都已经被郡守召集去了郡府,家中只留下一家老小。
褚五郎才十四岁,年纪太小,这才被留在了褚府。
不过,这小子并不甘心。
他拿起木剑,在院子里卖力地练剑,一副誓要保家卫国的架势。
谢芝芝坐在台阶上看堂弟练剑,觉得好笑,却也心存敬佩。
同建康的那两个只知道享福的弟弟比,大伯父的五个儿子,都被他教育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