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141章 楚温的来信与入巴蜀

第141章 楚温的来信与入巴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若是输了,巴郡不过是换了个主人,日子还是照样过。

赢了,也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哦不对,变化还是有的。

皇帝陛下打算北征汉中郡。

——上个月,楚熠下旨命令汉中举全郡之力援助李慎之。

汉中郡郡守充耳不闻,反而联络周边的一些异族小部落,自立为王。

楚熠哪里能容忍这样近乎挑衅的背叛?何况汉中平原富饶得很,怎能轻易放手?

而李慎之野心勃勃,志在天下,若要成大事,自然不能坐而待亡。

于是楚熠开始在巴蜀两郡征用青壮民夫,赋税和军粮的征收也多了些。

然而普通百姓缴纳的赋税终究有限,要筹措军饷和粮食,还是需要城中大姓望族的帮助。

可惜大姓望族已经依稀听到了大燕王朝没落的钟鼓之声,看到了怎样的命运等在前方,又何苦将自己与楚熠绑在一根绳子上呢?

有些人还留在巴郡,不过是家大业大,故土难离罢了。

面对这些现实的、明哲保身的豪强望族,要是放在从前,楚熠一定挨个网罗罪名,把他们发落了,再理直气壮地把他们的家产充公。

现在是不能了。

他不仅不能对这些人肆意妄为,对着李慎之,他都无法再摆足皇帝威严。

从前是李慎之“以色侍他”,如今也不必再曲意逢迎了。

严格说起来,楚熠虽然恼怒,却没有什么心理上的落差。

因为他从小在踩低拜高的皇宫里长大,作为不受宠的皇子,他见惯了世态炎凉,各种见不得光的内廷阴私一路伴随他的成长。

玩弄人心是他唯一擅长的。

领兵打仗?他不会;治国安邦?他只学了个皮毛。

怪谁呢?怪他那偏心的父皇,怪他那群无用的兄弟们。

谁能料到,皇位最终落在了他手上呢?

他不想做个好皇帝吗?可惜老天无眼啊,灾害连连,导致民不聊生。

天要亡大燕罢了。

富丽堂皇的行宫中,楚熠自斟自饮。

薛复安静又温顺地躬身站在一旁。

幼时的楚熠十分依赖他,可惜他终究只是个阉人,应付后宫的勾心斗角是把好手。

到了朝堂之上,却要反过来仰仗楚熠。

楚熠也不怪他,无波无澜地问他:“李慎之出城了?”

“已出城了。”

“秦淮呢?”

“秦统领也已领了陛下的命,领了八千中尉军,驻守大元峰,随时准备驰援李将军。”

秦淮原来是内廷禁军的副统领,为人稳重寡言。

楚熠本是不太注意他的,现在是用人之际,就把他提拔了上来。

薛复打量着楚熠的神色,又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今日苏大人进宫来给太后请安了。”

“哦,来就来吧。 他一贯与母后亲厚。”

楚熠不以为意地嗤了一声。

谁在意呀?他那已化成白骨的父皇吗?

可丞相苏立进宫,当真不是来与太后苟且的。

他接到了来自河东的一封信。

信中落款是——楚温。

他将信偷偷带进宫中,请太后辨认了一番笔记,确定的确是楚温亲笔所写。

太后抱着那封信,当场痛哭起来。

苏立极有耐心地安慰她:“娘娘别伤心了,如今得知七皇子还好好活着,且大有作为,娘娘该高兴才是。”

当初楚熠猝不及防地诛杀诸皇子,楚温能逃过一劫,全靠太后和苏立暗中通风报信。

苏立那时候还真没想着卖个人情之类的,因为即便楚温在某些方面远胜于楚熠,他也不认为楚温能改天换地。

没想到,多年后竟然真的有了“回报”。

眼下,什么位极人臣、富贵奢华,都是过眼云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苏立直言道:“这各地的局势您应当是清楚的,谁都不敢说稳操胜券,谁都可能朝不保夕,无论如何,咱们都得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太后仰起那张施黛傅粉的脸,眉眼之间依旧可见娇美,“你是说,让哀家给小七回信?”

苏立笃定地点头。

“可若是让熠儿知道了,岂不是要动怒?也许还很伤心。”

她娇纵跋扈,大多时候自私自利,可到底还是有些慈母之心。

苏立叹一口气,问道:“娘娘是决心要与陛下同生共死吗?”

这话就说得很不避讳,也很僭越。

若是换做其他人,此刻已经被拖下去打死了。

可他不比常人。

太后果然没有恼怒,只是怔怔地看着他。

过了片刻,她说:“许久没有小七的消息,哀家甚是担心和思念。今日难得有了消息,自然是要回信,叫他安心的。”

行宫之中的隐秘之事,楚襄无从得知。

她对着信报中提及的戎族,皱起了眉头。

必须要将此事告知尚在岭北草原的霍安与顾重山,让他们做好防范。

不过就算戎族已经到了平城和祁山一线,最先担心的其实也该是河东王。

当年开国的时候,就是河东王的祖上领兵把戎族赶去西北的。

现在戎族回来了,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也该南下找河东王。

楚襄不是那么担心岭北草原,于是将全部心思花到了目前军力空虚的巴蜀两郡身上。

巴蜀两郡本来是拥有独特文明的异族古国,当地气候温和,河川纵横,物产丰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大燕开国皇帝楚辞占领两地以后,迁百姓至此,精心经营,兴修水利,构筑城郭,整齐制度。

是难得安宁富饶的地方。

中原总说巴蜀是蛮夷之地,楚襄却觉得这话里头充满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巴蜀地区,西部和南部是广袤而高耸的高原,东、北则是被高山环绕,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

从东去,基本只能走水路;往北也只能走山道。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巴蜀地区易于自成一国。

外面的人即便再眼红这里富庶的物产,也很难进驻。

好在,楚襄早就将目光放在了这片易于割据自守的土地上。

多年的蓄谋让她逐渐规划出了一条入巴蜀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