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100章 夷州征服计划与物产丰富

第100章 夷州征服计划与物产丰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盛京这座城池可以被修复,可惜人心不可挽回。

楚熠的出逃终究还是让朝廷的威严大打折扣。

各地藩王过去也就比较跋扈,该有的供奉进献还是一概不缺的。

如今,朝廷与藩王之间脆弱的平衡关系彻底被打破了。

早在楚熠龟缩在巴郡的时候,各藩王便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光明正大地招兵买马。

藩王割据混战的局面早就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

不过这一切暂时威胁不到楚熠的皇位。

目前真正让他火烧眉毛的,是西北边塞异族的大举进逼。

防御西北的虎威军先后奉调入关中支援安西中尉军,随着主力的撤出,给了西北异族入侵劫掠的机会。

短短三个月,陇西郡的三座城池相继沦陷。

楚熠只能手忙脚乱地将戍边的军队调回边疆,但是国库空虚,他根本拿不出粮草和军饷。

神瑞道虽然能接济他修葺盛京,却无法再替他供养军队了。

白打工的军士们自然不乐意,军中充满了怨言。

焦头烂额之际,薛复出了个主意。

他建议将河东王将封地上靠近盛京的两处盐池交还给朝廷,用盐池的收入来供养军队。

反正河东一贯富庶,也不差这两处盐池。

这可把河东王气得半死。

他自觉辛辛苦苦地领兵来助安西中尉军一臂之力,什么赏赐没落得不说,还要把盐池交出去?

河东王当然不干,把楚熠的诏书当成白纸一张扔了,反过来指责薛复离间君臣。

正好他的军队还未返回封地,干脆打着“诛奸臣、清君侧”的旗号,包围了薛复在宫外的府邸。

薛复也不是吃素的,他可是神使军的现任指挥官。

加上目前他是皇上跟前的红人,都城驻军也和他一条战线。

他根本不怕河东王。

刚好楚熠又对河东王撕诏书的行为很是不满,觉得也该给他一个教训。

于是消停了没几天,三拨人马又打起来了。

“要我说,这盛京还不如不修呢,三天两头的打起来,这不浪费钱吗?”

听完外头的消息,楚襄表示,她这位五皇兄当了皇帝后,就从阴谋家变成脑子不好的败家子了。

“殿下说的是。”

一旁的少年敷衍了她一句,继续低头专注地看着桌案上的一本笔记。

笔记上赫然写着“夷州征服计划”几个大字。

霍浔现在对外面的局势不感兴趣,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殿下前不久在信中提到的夷州吸引了。

据殿下所说,她在一本地理志里看到了夷州。

夷州,与东南闽中郡隔海相望的一个海岛。

自古以来,一直处于各朝代统治者的视野之外,只以传说和听闻的形式被纳入史册。

——过去的史书里关于夷州的记载不过寥寥几笔,夷州的面目十分模糊。

但在殿下的描述中,此处却是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辽东可耕种的土地毕竟有限, 再往北是大片的山地与林区,不管是出于环境保护,还是因为越发严寒恶劣的气候,都不适宜再大规模的开荒了。

即便开垦了,适宜种植的粮食种类也会渐少,产量也会受影响。

比如奚、莫两族,楚襄从不指望他们成为开荒的主力军,种植的粮食能自给自足即可。

而夷州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照充足。

可种植的作物种类多,比如不适宜在辽东种植的茶树、桑树……还有一些只有她能拿出来的树种,都能在夷州种植。

其生产效率也高,比如稻米,情况好的话,可以一年三熟。

随着乱世的来临,她希望粮食储备越多越好。

霍浔看完全部的计划书,总算明白殿下为何这三年来,不停地在平县以南的海边诸县建起大大小小的船坞。

现在辽东的远洋战船已有一百五十六艘,完全够他们乘船南下出征。

刚好中原乱起来了,绝对没有人会把目光投注在东南边的海域上。

事实上,就算是和平时期,因为落后的海上交通,便是沿海的藩王也无法将地盘扩张到海上的岛屿。

何况大燕内陆从来不缺土地,缺的是能种地纳税的人口。

即便有人发现了夷州,也是选择掠夺人口回来,作为奴隶。

对大燕统治者而言,开发海岛本身就是个亏本的买卖。

可是殿下不同。

辽东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收容流民,无论是自行逃难过来的,还是轮航海船南下采购物资时,“顺手”救下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统统入了辽东户籍。

人口越来越多,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去开发夷州。

霍浔合上计划书:“不知殿下打算何时启程南下?”

“不急,咱们起码需要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楚襄神色严肃,将另一份“夷州开发注意事项”交给霍浔,示意他继续看。

“霍老将军曾常年在南境作战,应当同你说过,南方有些地方瘴气严重,疫病横行。”

霍浔眉心一拧:“殿下是说夷州岛也是如此?”

夷州在后世的很多年,都未曾被深入开发,就是因为岛上的疟疾、霍乱,痢疾,脚气病等疫病较多。

而后世统治者对此没有良好的应对方法,派过去开发的人员常常因此大量折损,实在得不偿失。

楚襄自然是有应对之法的。

比如在夷州肆虐的疟疾,在她这里可防可治。

“咱们先定好南下的人员,接着全体人员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疟疾预防治疗。”

霍浔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殿下打算抽调多少战士出征?火器营可要随行?”

他说着话,又翻开征服计划书,“殿下似乎未标注夷州的人口。”

“我估计,夷州岛原住人口不到一万。”

主要因为从来没有被有效统治过,岛上如今的人口分布、数量都无处可考。

楚襄只能试着从后代史料里,倒推数据。

大概从大燕往后数个一千多年,那时夷州岛上有五万人——这已经是经历过两轮内陆移民潮后的数字了。

这么一想,楚襄摸了摸下巴,改口道:“可能人口比我估计的还要少。”

霍浔微微放下心来,“既如此,殿下还要带上火器营吗?”

“带一部分火铳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