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69章 冰糖葫芦与木块刻字

第69章 冰糖葫芦与木块刻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城外灾民的开荒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楚襄在城内也没闲着。

她已经教了百姓如何利用甜菜制糖。

简单的榨汁和熬煮过后,又用草木灰沉淀掉其中的杂质,再往糖浆上淋洒黄泥浆,去除了糖液中的部分色素。

最后得出的白糖与后世比,还是有一点暗黄,但已经很能拿得出手了。

关键是甜度远胜于麦芽糖。

有了白糖后,顺势就可以做个冰糖。

平时炒菜去腥增鲜可以用白砂糖,炖滋补的汤类还是用冰糖的,比如冰糖雪梨呀,红枣银耳粥呀之类的。

突然好想吃冰糖雪梨!

楚襄熬着熬着白糖,就把自己给熬馋了。

看着锅里逐渐泛黄黏稠的糖浆,她灵机一动。

搞个冰糖葫芦吧!

系统幽幽地提醒她:“宿主呀,你要不要摸摸自己的腰,是不是长肉了。”

“……闭嘴。”

系统悄悄摸摸地嘀咕:“哼,现在硬气的很,等到了夏天,别又哭哭唧唧地喊着要减肥。”

楚襄假装没听见统子的编排,吩咐负雪:“去准备几根干净的木签来。”

她自己则是忙着清洗草莓、小番茄和山楂,该去蒂的去蒂,该去核的去核。

负雪拿来木签后,便让她把水果们都串起来,“把水都控干。”

负雪一边照做,一边好奇地问:“殿下这是做什么呢?”

“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负雪心想,出自殿下之手的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楚襄用筷子沾了些糖浆尝了尝,不粘牙刚刚好。

“把水果串放进锅里裹上糖浆。裹完放在一旁冷却就行了。”

糖浆还冒着热气,但是冰糖葫芦依然色泽诱人。

负雪抿了抿唇,把目光移开,看殿下将豆浆加进锅里。

不由奇怪道:“殿下这是为何?”

“这是用豆浆进一步澄清白糖里的杂质。”

楚襄说着,将灶火熄灭,把早前准备好的木片放进糖液内。

接下来糖液就会在木片上慢慢凝结出大块的冰糖。

收取的时候,砸碎冰糖即可。

凝结需要一定的时间,楚襄便让负雪将冰糖葫芦拿到外头去。

外面温度低,凝固更快。

果然没一会儿,冰糖葫芦成形了。

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负雪将冰糖葫芦送至殿下嘴边:“殿下先尝一尝。”

楚襄嗷呜咬下一个。

糖浆里面包裹的是草莓,微酸的草莓刚好中和了糖浆的甜。

完美。

楚襄简直深深折服于自己的厨艺。

系统贱兮兮地吐槽:“这也没什么厨艺可言吧,不就是把水果串裹上糖浆嘛。”

统子纯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楚襄懒得搭理,成功的冰糖葫芦令她回忆起上辈子小时候吃过的手工小零食。

她颇有兴致地和负雪说:“过段时间,本宫给你们做花生糖和米花糖。”

“哦对,还有杏仁牛轧糖。”

系统继续嘴贱:“你们等着胖死吧。”

嘶……早晚想法子揍一顿。

继教百姓如何用甜菜制取白糖后,楚襄又开始普及冰糖的制取方法。

期间,她故意对统子爱搭不理,上课的时候都很冷淡。

贱兮兮的小统子一下子就萎了,哼哼唧唧地撒娇。

“宿主,商城上新了呦——有宿主一直都想要的书籍和工具哎,宿主你要不要来看一眼?”

得到统子的主动示好,楚襄依旧不动神色,高冷地打开商城。

点开搜索栏,想了想,打下“箛族”两个字。

相关书籍依次挑出来。

楚襄挑挑拣拣一番,最后内容翔实的《箛族风云与经济文化通史》吸引了她的目光。

单看目录,她便笃定,她能得到很多她想要的信息。

就是定价贵了些。

“这定价没搞错?”

“没搞错呀!正版图书都超贵的哎!宿主上辈子没买过正版图书嘛!”

楚襄稳了稳心神,将书加进收藏栏,转而开始翻找她早就打算批量购买的中医典籍和护理学类的书籍。

然后……然后她差点哭出声来。

为什么这么贵?她需要的护理学书籍种类多不说,每一本的都要花去她一百学分。

再翻天文地理的书籍,好家伙,《大燕地理》丛书直接两百学分起跳。

至于各个行业的生产工具就更不必说了,依据材质、功能、效率的不同,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她本来想着等闲下来,为学堂批量购买教材,再为工匠购买样品,供他们学习研究的。

现在看二者兼买是不可能了,再有钱都经不起这么花的。

她得做个取舍。

楚襄思索了半天,把心一横,“买不起教材,我自己印还不行吗?”

四大发明课又不是没听过,活字印刷术是摆设不成?

教材贵,她就各买一本,剩下的自己印。

贫穷使人机智。

系统给自家宿主点了个赞:“棒哦!推广活字印刷术,还能促进知识与文化的传播!”

系统热血澎湃地为她摇旗呐喊,楚襄则是骂骂咧咧地开始挑选教材。

现在永宁的孩子们所学还是集中于人文学科,所以地理、历史类教材是必须的。

至于理工科类的教材就往后稍稍吧,她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先生来教学。

然后就是医学类教材。

楚襄精心挑了很多中医典籍,搭配后世的《基础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以及《人体形态学》。

她需要一批新型的医学人才,在中医的基础上,兼具现代的医学意识与护理常识。

伴随着这批人才的培养,一些后世的医疗工具和药物也要随之上场。

楚襄心里有个初步的规划,但当下还不是细想这些的时候。

她要赶紧挑选完教材,让人照本印刷。

只是活字印刷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很艰难且极费时间。

做活字用的木块,楚襄挑了辽东常见的棠梨木。

棠梨木质地偏软,刻起字来不费劲,印出来不伤纸,字体边缘也比较清新。

木块好找,刻字的匠人却不好找。

识字是必须的,其次还得会写反文字模——木块上刻的字都是反的,每一道落笔都十分考验匠人的功力。

楚襄把全永宁识字的木匠都找了过来,让他们试着用刻刀刻字,点横勾划,提按顿挫都不容一点失误。

后来又把还在考察中的胶东郡木匠召集到一块,也给他们做了测试。

倒还真有几个入了她的眼。

楚襄便把他们调入了城内。

但此举并不代表他们的考察期已经结束,若是期间表现不好,照样依原规矩处置。

确定好刻字人选后,还无法立即教他们后面的步骤。

因为刻字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楚襄将医学教材交给了他们,待他们刻完了木块活字,接下来才能拣字排版。

这个过程急不得,楚襄自然也不会催他们。

等待的日子里,她一边接着完善之前的规划,一边将另一份医学教材拿给了寻春。

同寻春商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