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39章 攻打山蛮与大棚菜种

第39章 攻打山蛮与大棚菜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九月,成熟的麦子随风摇摆,像金色的波浪。

在忙碌的收获中,讨伐山蛮的号角正式吹响。

“罗营领八百人固守永宁。”

“霍安带六百人据守石桥。”

“梅和酋长带七百人负责守卫长岭。”

“霍岩负责……”

“今夜子时各自开拔,务必在天亮前到达指定地点。”

既然要打伏击战,那就要提前占据各县城外视野开阔的高地。

山蛮一进入视线,便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楚襄分配完任务,又问南烛,“后勤物资可已清点完毕?”

南烛立即道:“营帐、口粮、饮用水均已备好七天的量。”

事实上用不着七天,按照往年惯例,秋收后没两天,山蛮就来“摘桃子”了。

此外,又遵殿下的命,单独拨了五百套绿色军服出来,供与攻打陌山老巢的兵士们。

此军服与山林颜色贴近,套在轻甲外头,更利于隐蔽身形。

是夜,子时,各队伍开拔。

三天后,山蛮准时“入网”。

楚襄亲自上城楼督战,永宁的城防与她的箭术,给了她足够的底气。

山蛮没想到往年可长驱直入的永宁,今秋换了模样。

不等他们惊讶于永宁的新城楼,自上而下的箭雨便将他们覆盖。

箭雨过后,埋伏在城门两边的兵士们齐齐出动,冲上前去一顿砍杀。

事实上山蛮并不可怕,从前的嚣张不过是依赖于凌河凡的不作为。

如果每年一次的劫掠能换来长达十个月的安宁,何必费尽心力地去剿匪呢?

反正被劫掠的是普通百姓,伤害不到他的利益。

一头撞进来的山蛮大多数被斩杀于城外,另有一百余人被生擒。

有零星几十人逃离,负雪负责带人追击。

第一次参与战斗的新兵们十分激动,尤其是那些十几岁的小少年,又紧张又兴奋。

历经两个时辰的战斗结果在楚襄意料之中,也就不像孩子们那般高兴。

她冷静地询问身旁的寻春:“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无人战死,数十人重伤,已妥善安置在医营,无生命危险。另有多人轻伤,均无大碍。”

都还活着就好。

楚襄微微松了口气。

等她看完了罗营等人相继呈上来的文字战报、去医营视察了一番、固守其他县城的队伍也相继回城了,霍浔一行还是未回来。

此刻已月上中天。

一些霍家旧部按捺不住了,请命前去陌山接应。

楚襄本不想应允——只是打山蛮而已,霍浔若是不敌,岂不是有辱霍家赫赫之名。

但霍安霍岩关心则乱,她若不应允,显得太不近人情,便让他们去了。

身边的人都四散出去了,负雪追完残敌,正带着人搭建俘虏营,安置俘虏。

寻春忙着为兵士疗伤包扎。

南烛埋头清算各队剩余的后勤物资,准备回收入库。

明月统计各队伤亡情况,为后续的论功行赏与抚恤事宜做准备。

她们都在忙各自的事情, 书房里便格外安静。

楚襄盯着油灯闪烁的光芒看了两眼,打开了系统商城。

——她也不能闲着。

后院小菜园的丰收,令她打算在永宁推行“菜篮子计划”。

在物产匮乏的大燕,百姓因为长期缺乏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大多数人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慢性疾病。

就算是从提升劳动力与战力质量的角度考虑,改善百姓的身体素质也势在必行。

她将自己的想法说给系统听,系统便非常智能地给她推了“一份套餐”。

“这份套餐呢,包含五百亩的钢构式大棚(本系统只提供钢管与配件,大棚需宿主自行搭建哦);另配套相应的五百亩地膜与一百二十余种蔬菜茄果种子!”

楚襄沉默片刻,由衷地赞叹:“你不如改行,去做直播带货吧。”

“……”祂也不是没这个打算。

楚襄愉悦地调侃完,仔细翻看起套餐内容。

看清价格后,瞬间翻脸。

得花掉她多年来积攒的一大半学分!

不花学分也行,康正德剩下的家产就得全部搭进典当行里。

简单换算一下,放在后世,这份套餐的价格高达八位数。

八位数!

楚襄饱受冲击,眼前隐隐发黑:“你们系统内部有物价局吗?我想投诉。”

系统哼哼唧唧了两声:“人家才没有糊弄宿主!就是这么贵!宿主要是不舍得,那用竹制大棚好了,价格低一些。”

但是用竹竿做骨架的大棚不经用呀。

钢构式大棚使用年限长,也便于更换地块。

只要建起了大棚,盖上地膜,蔬菜的大规模种植工作就可以展开。

楚襄想了想,一咬牙,还是全款拿下。

反正花的是别人的钱,花了就花了,大不了以后她再想法子“开源”。

建大棚、铺地膜需要大量人手,她可能还得上阵指导,那些即将戴上镣铐做苦力的俘虏们倒是有用武之地了。

再看套餐里的蔬菜茄果种子。

生菜、油麦菜、花椰菜、四季豆……等等,西瓜!

居然有西瓜。

可惜已过了种植的季节,等来年春天,务必种满几百亩,到了夏季就有喝不尽的西瓜汁了。

细究起来,她之前其实没怎么考虑口腹之欲,只想着怎么尽快填充粮库。

所以春耕之时,她只拿出了亩产量大的新型粮种,一些经济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都被她计划到了来年。

说到新型粮种,水稻、土豆、玉米、红薯也成熟了,十月中旬之前该收割了。

也不知产量如何。

楚襄托着下巴,渐渐魂游天外。

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窗外,西行的月亮告诉她,此刻已是后半夜了。

霍浔仍未回来。

大概是黎明时分,外面终于有人急匆匆来报。

“殿下,霍将军回来了!”

楚襄怔了怔,过了会儿才站起身来,朝外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