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 第204章 斩首示众

第204章 斩首示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雍正却没给他们反悔的机会。

抬手示意隆科多:“既然使臣们也同意了,推出去,斩首示众。”

科希洛夫懵了,下意识地喊了一声:“不行!”

他一边喊还一边扑上去拦住了。

隆科多转身都转不了。

胤祥眯了眯眼:“所以使臣方才所说,不过是在敷衍皇上和我等。把我大清君臣当三岁孩童,做戏耍弄?”

虽然没有疾言厉色,但他的语气已经很重了。

科希洛夫又跪了下来,甚至还磕了个头:“不不不,我们绝不是在敷衍皇帝陛下。求皇帝陛下开恩,哪怕要判刑,也让布霍列茨中校一个机会,让他回到家乡看一眼。”

他这么一说,殿上倒确实有些人露出了一点赞同的意思。

尤其是文官们,甚至有人暗暗点头,压低了声音交头接耳。

“俄国人也是人,咱们这里判斩立决,也还允许家里人送一顿断头饭呢。”

“不知道按照他们的习俗,死在异国他乡的人,将来能不能魂归故里?”

科希洛夫见朝上的大臣们态度有松动,连忙道:“仁慈圣明的皇帝陛下,请您相信我的诚意和敬意。”

副官更是连续磕了好几个头:“我可以对上帝发誓,我国皇帝陛下对贵国抱有十二万分的好感。”

使臣的姿态已经放得这么低了,朝上不少人都觉得若是再咄咄逼人,多少有些过分了。

隆科多边上站着的是礼部侍郎,就低声问他:“隆大人,咱们是不是帮着求个情么?我看他们是真心来求和的。”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何况是国与国之间。

隆科多低着头:“我劝大人最好不要。”

礼部尚书上个月遇上了母亲去世,孝期还没过,今日没在殿上。

礼部侍郎年轻,倒是还挺肯听人劝的,只低声求教:“为何?”

隆科多笑笑:“等等看看就知道了,何必先出头。”

那人想了想,理藩院都不出头,礼部在这些对外的事务上职责到底还比理藩院要退后一步呢。

他瞧了瞧理藩院的其他官员,果真就是木雕泥塑的菩萨一样,一动不动地站着。

干脆也往后一缩,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当做什么都没听到。

但他不出头,身后一位老臣却站了出来。

“皇上,圣人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俄国使臣远道而来,是友非敌,臣以为,网开一面也未尝不可。”

有人起了头之后,就接连有几个两朝元老站了出来为俄国人求情。

还有人搬出了康熙:“圣祖皇帝也曾经说过,自尼布楚条约后,大清与俄国互通往来,是睦邻友好的典范,如异姓异族兄弟。”

年羹尧皱眉。

养心殿里“旁观”的池夏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几个老大人,是不是跪太久了站不起来?”

胤祥:……

反正在脑内吐槽,池夏干脆说个够:“我那些火枪火炮军舰军备都白造啦?让他们挺直了腰板当爹,他们还不想干?”

“这么“懂事”干嘛?”这么喜欢给人做兄弟,甚至做儿子啊?”

胤祥听她还有要继续念叨下去的意思,赶紧转开了视线。

池夏说着说着就见雍正抬头朝自己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一下就顿住了,咳了一声:“殿下,就这么让他们一直胳膊肘往外拐地说下去啊?”

“急什么?”胤祥转向另一列队伍。

池夏一看,年羹尧的眉头已经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而自他往后,几个武将的脸色都不好看。

等听到一个大臣说要“以德报怨,化干戈为玉帛”的时候,年羹尧终于忍不住了。

凉凉地插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啊?圣人都不提倡以德报怨,周大人比圣人还圣人!”

大概是刚才忍了很久,年羹尧完全不给他喘息的时间,一连发问。

“您一张口就化干戈为玉帛,要放了这个发起战争的罪人。你问过库伦城战死的将士和无辜被战火牵连致死的百姓了么?”

“哦,他们已经去往极乐了,你恐怕问不到,那你问问他们的家人答应吗?”

“远道而来是友非敌?俄国人偷袭库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想过!只不过现在仗打输了,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朝中有周大人、刘大人和乌雅大人这样的“内应”,也难怪他们敢有恃无恐,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我们的底线。”

“反正打败了只要过来磕个头就行了!”

“连发动战争的元凶都不用被绳之以法,还能风风光光地被送回国呢!”

要不是这是脑内传输的画面。

池夏都想给他起身鼓掌喊“安可”。

年羹尧可以啊!

又能引经据典,又能大白话骂人,她怎么从来没发现他居然这么能耐!

胤祥笑容不减:“如何?年大人的发言契合你的心意了吧?”

池夏连连点头,又想起来他看不到,赶紧“嗯”了一声:“解气!没想到年大人吵起架来也不比那些大学士差!”

胤祥微微正色:“年羹尧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了。康熙四十八年,他还带使团出使过朝鲜。”

池夏张大了嘴。

之前搞新学堂,她很系统地了解过清朝的科举制度,清朝的进士有多难考她是知道的。

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三十岁就能带使团出使朝鲜,还屡立战功。

行吧,所以人家狂妄其实也确实是有狂妄的资本的。

那老臣被年羹尧一通呛呛,半晌都没有说出反驳的话来。

而上座的雍正终于露出了一点笑意:“亮工不愧是文武双全,难怪连圣祖皇帝也夸你是儒将,风度无双。”

年羹尧拱手:“臣不敢,臣只是久在军中,怜惜将士性命。”

雍正站了起来:“说得好。朕希望,你们在座的各位,都能先怜惜大清的子民,怜惜大清的将士!这才是大清的根基!”

“千年前的文人尚且知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你们如此怜惜一个发动战争的人,是想把他们供养得更富有更大胆,让他们再次来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