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 第144章 汉太子刘据

第144章 汉太子刘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虞世南义正言辞一番教育,让学生们莫要太看重享乐,克制自己,磨练自己,方能成才。

长篇大论过后,虞学士见学生们一脸受教,满意地点点头。

又看向后面的小娃子,见她也认认真真的,更满意了。

他走到教台边,正准备开始讲课,又看到那小儿偷偷摸摸往嘴里塞了半根鸡条。

见被发现了,心虚地捂住小嘴嘴。

又见虞学士一脸生气,小家伙又捂住眼睛,小胖脸一鼓一鼓拼命嚼。

咽下去了还冲他张张嘴,意思自己都吃完了。

虞世南很是头疼。

他很早便不再教那般年纪小的学生了,因为自觉精力跟不上。

没想到,临老了,天降一个小淘气包。

大学士微微一叹,特地走到学堂后面去讲课。

小娃子把两只小手手放到桌面上,一副乖乖巧巧的样子。

虞世南讲着讲着,投入其中,便顾不上课堂纪律了。

正讲到高潮处,手心被塞进一根鸡条。

低头一看,小娃子一脸哥俩好地看着他。

虞学士板着脸,把鸡条塞进袖袋里,继续讲课。

太子原本正在听课,突然一阵困顿感袭来。

失去意识之时,他心里想的是虞学士大概要气死了。

李承乾再次进入到一片虚空中,看到了大汉太子刘据的一生。

自从之前梦到了朱标和扶苏,李承乾在心里盘算着,怎么也得轮到刘据了。

所以真是毫不意外。

刘据是大汉雄主、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

汉武帝登基后,一直没有儿子,十三年后才有了刘据这位长子。可想而知,刘据出生时,他有多欢喜。

也是在刘据出生后,他的母亲卫子夫被立为皇后,便是拥有最强嫁妆的卫皇后。

卫皇后给汉武帝,给大汉朝带来了弟弟卫青,以及外甥霍去病。

卫青战功卓着,以击匈奴有功,封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亦以军功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卫氏支属侯者五人。

刘据七岁时便被立为皇太子。当时汉武帝为了表达欣喜之情,不仅大赦天下,同时派遣使者巡行天下,进行慰问与赏赐。对县、乡的三老、爱护孩童者、努力耕田者,鳏、寡、孤、独者赏赐米粮、帛、絮。

这位太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被武帝寄予厚望,也背负着整个王朝的期望。

刘据稍稍长大一些后,汉武帝便开始在群臣中为他甄选合适的老师。其中不乏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能人,便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代明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长子都是武帝心中的最合格的太子。

过多的宠爱以及庇护,让刘据的人生中缺少挫折,他慢慢长成了品性端方,仁慈宽厚,温和谨慎的青年。

汉武帝渐渐觉得这个太子不懂权谋斗争,不善度人心,不杀伐果断,一点也不像他自己。

后来,刘据最大的倚仗卫青因病去世,卫家势弱,墙倒众人推,反太子派和亲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日益白热化。

汉武帝晚年时,爆发了一场牵连四十万人的巫蛊之祸。

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武帝的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

但江充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又趁机陷害太子。

公孙贺是卫子夫的妹夫,卫家因此遭到牵连,卫青的长子和卫子夫的一个女儿都因此丧命。

此时的刘据仿佛一夜之间成长,他一改常态,奋起反抗,狠厉果决,动用太子身份斩杀了全部奸臣。

子盗父兵,不过是为了平乱,武帝却以为这个儿子要造反了。

在卫子夫的出谋划策下,刘据果断起兵,安排部署,却调兵失败,遭武帝镇压兵败。

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尽。

事后,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书替太子陈冤。

太子居于正位,根本不必造反,他调动兵马一定是有缘由的。

终于清醒过来的武帝悲痛欲绝,他下令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以志哀思。

所有构陷太子的,帮过太子的,不帮太子的,持观望态度的,都被诛杀。

事后清算,无一幸免。

储君罹难,国本动摇。

直到巫蛊之祸前,武帝都以为他的嫡长子是个窝囊怯懦的人。

可虎父无犬子,刘据在巫蛊之乱中表现出来的果决和魄力,从骨子里像极了刘彻。

汉武帝到底是失去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这位大汉皇太子的一生,最终以悲剧收场。

属于刘据的画卷缓缓收拢,最后的画面定格在白发苍苍的武帝发现他可能冤枉了太子,跌坐在地上,泪流满面。

这个时候他在想什么呢?

他一定在想,年近三旬才得的这个长子,当时,他是多么欣喜,多么激动啊。

恨不得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他。

他在位五十余年,这个太子是他真正倾尽全力培养的啊,怎么会不伤心呢?

他大概至死都没想到,竟然真有人敢那样逼死了他的太子。

刘据的尸首被人邀功似的抬到他面前时,他的心里分明都是恨和怒啊。

李承乾很是唏嘘。

武帝以德行兼备之人为太子师,培养出品德端方,温和谨慎的儿子,却又觉得他不够狠,不会谋算。

可若是刘据一开始便锋芒毕露,武帝这样一个皇帝,会不会忌惮他呢?

若是卫、霍还在,谁能欺他至此。

真是时也,命也。

李承乾想到自己的母族宗长,人人都道老奸巨猾的长孙无忌,身份地位是够了,心说回头多给他备些强身健体的药丸,让他长命百岁好好给自己保驾护航。

还有长孙冲,不求他当个像霍去病一样的表哥,至少得磨练出人家三分的本事吧,回头得好好鞭策鞭策他。

至于阿耶……

要是巫蛊之祸换成自己,该怎么处理呢?

还是得走朱标的路子,收拢百官的心才是。

至于来自父亲的猜忌,他觉得自己阿耶在战场上杀伐果断,但其实是个重情重义的人。自己只要不造反,性命应是无忧。

他造什么反呢,后头几个弟弟敢搞事,一拳打死一个。

正这么想着,身旁突然多了一个人。

李承乾偏头看去,正是刘据。

两人相顾无言。

李承乾年纪小,身高不占优势,微微高傲地仰起头,问道:“那霍去病当真少年英武,智计无双???”

“卫大将军与霍去病,谁更厉害?”

刘据:“……”

他好像有许久不曾想起那两人了,曾盛极一时的卫家在舅舅卫青病故后,就仿佛大厦将倾了。

“舅舅沉稳如山,表兄耀眼如阳,皆是英雄人物。”

他抬手拍拍李承乾的肩:“你还小,当知为储君者,外戚固然重要,但自身的能力才是不可摧毁的靠山。”

“靠他人庇护,总有墙倒众人推的一日。而自己成为不可取代的人,才能地位稳固。”

“那时,若是别人想要陷害你,君主不会信。别人想要动你,也得三思而后行。”

李承乾点点头:“那你觉得,你败在哪?”

刘据有点想揍死这个刺头,哪壶不开提哪壶,一点也不知道尊重前辈。

李承乾笑了笑,老老实实行了个晚辈礼。

不说这人是几百年前的古人,便是他此时的年龄,也三十多岁了,值得一礼。

他诚恳地问:“刘兄,我想知道,若能再来一回,你还会那样处理吗?”

刘据又沉默下来。

再来一回……

他想到自尽的母亲。

“最初觉得,再来一回,必定不会将母亲牵连其中。”

“可后来又想,卫家荣辱系于我身,我母亲那样的人,若是我出了事,她依旧不会独活。”

“但我不后悔斩了叛臣,再来多少回,我都会诛杀那江充苏文。”

他再次告诫李承乾:“你亦当知,你身为储君,一举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很多人会因你而死。”

“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丢了身为皇太子的风骨。”

李承乾点点头,刘据的经历给他惊醒,他随时要做好众叛亲离下的应对准备。

他本是太子,不造反,但要有自保的能力。

毕竟如他所说,他背后还有许多人。

自保便是保身后人,他不倒,身后的家族便不倒。

他又对刘据行了一礼。

“君一言,于我如醍醐灌顶。”

“身为储君,当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也当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刘据微微一叹,对他回了一礼,便消失在虚空中了。

李承乾很感激天道赐予他的梦境,他被册封为太子不到一年,对于未来的路,原本还有些忐忑和迷茫,可这一次次的梦境,仿佛在帮他重建自己。

他此时已经非常明确未来可能会面对什么,将要走什么路。

太子殿下从梦里醒来,睁开了眼。

就看到一脸阴沉的虞学士站在他身前。

李承乾:“……”

他正思考如何应对,后面小娃子跑了过来:“太子阿兄睡着啦,圆圆都没有睡觉呐!!!”

虞学士脸更黑了。

他憋屈地看着太子,忍不住问道:“臣讲的经史释义当真无趣至此???”

那神情仿佛太子点个头,他马上就去陛下那边请辞告老。

李承乾咳嗽一声,恳切地说:“若是我说昨夜看卷宗看得太晚,老师信吗?”

虞学士没有说话,似是在评估他话中真假。

那小娃子又跑了过来:“不信不信不信!!!”

老人家顿时心烦得很,甩袖走了。

李承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