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 第123章 左宗棠:抬棺出征

第123章 左宗棠:抬棺出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京郊大营。

李元景召来了裴行俭,与他一同在神龙卫的障碍场地比试。

李靖一身戎装,在营帐里走来走去。

边上还站着一个青年,是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

隋朝末年,苏定方投奔了窦建德、刘黑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刘黑闼兵败后,苏定方回归乡里,直到李世民即位后,才被封为匡道府折冲都尉。

这里是神龙卫主帅袁猛的营帐,他此时悠闲地坐在主位上看兵书,一边通过系统看可可爱爱的小女儿吃芝麻糖。

突然,李靖几步上前,两手撑在案上,面色不善地说:“定北王,你到底应不应?”

袁猛翻过一页,淡淡地说:“不应。”

李靖直起身,又在营帐里走来走去。

“你你你……目无尊长!!!”

袁猛手里的书又翻了一页,看到袁圆又带着小伙伴们去撵鸡了,他甚至笑了一下。

李靖面色一沉。

“那裴小郎真真是好苗子,你为何不愿意收他做学生,放在身边好好教?”

袁猛又翻了一页:“他不该是我的学生。”

李靖真的要被他烦死了,年纪轻轻就得了“多说两个字会死”的大病。

他生气地说:“那你说他该是谁的学生?”

案桌上的沙漏漏完了,袁猛合上书,站起了身。

李靖面色一松:“你说说你,早答应不就行了……”

袁猛令人去牵马,然后对李靖说:“不答应,到时辰回府哄孩子了。”

李靖拔出了腰间的剑。

袁猛看了眼后面的苏定方,对李靖说:“苏都尉青年俊杰……”

李靖转头看向苏定方:“他年纪尚小,能……”

又看向已经上马的袁猛,这小子比苏定方还小几岁呢。

他也不管袁猛了,走过来一把搂住苏定方:“走走走,跟老夫去看看那裴小郎。”

“我同你说,要不是老夫已经有了糟心学生,那裴小郎我定是要亲自教导的。”

“好好教导这些孩子,将来接替吾等保卫大唐江山。”

障碍场地里,李元景同裴行俭已经比试了十几轮。

李元景常年练武,力气大,体力好。裴行俭比他小一岁,看着瘦弱一些,却次次跟得很紧。

一旁陪同练习的殷元,甚至在中途便已经下场了。

李元景在场边休息了一会儿,李靖带着苏定方过来了,他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自己谈,便去李靖的营帐了。

李靖自己年纪大了,就希望有天赋的好孩子,能被好好指引,也希望他们能有年轻一些的老师,陪他们走得更久一些。

武将的意义并不单单只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还有传承,要把好好的家国,稳稳地交给放心的人。

不然不安心啊。

李元景进了营帐,便倒在了榻上。

他原本只是想休息一下,然后便回宫去。

可一倒下,便睡了过去。

虚空中的画卷再次在半空中展开时,他已经毫不意外了。

这次他梦到了一个叫大清的王朝。

自汉武帝开辟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以后,西域成为了华夏疆域。

后西域几度易手,直到清王朝的康雍乾三朝平叛,终于平定西域,将其命名为新疆。

到了清朝晚期,内有起义不断,外有列强侵略,国家分崩离析,新疆境内各势力陆陆续续反叛。

盘踞在中亚,背靠列强的阿古柏率军进入了新疆,迅速兼并各方势力,建立“洪福汗国”,占据了新疆全境。

眼看新疆就要从华夏独立出去了,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不断上书要求收复新疆。

可当时清朝可谓是四面楚歌,东南宝岛也正遭受侵略,西北与东南同时告急,朝廷欲停止西征,抛弃新疆,全面加强海防实力。

左宗棠顶着巨大压力,据理力争,终于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批准,开始准备西征。

然而国库空虚,只能拿出一部分西征的军费。

左宗棠便左右腾挪,四处举债,他找到红顶商人胡雪岩,通过他筹到了余下的军费。

他筹备了一年,用筹来的经费,给西征军队装备了最先进的武器,带着六万精兵和必胜的决心,以六十四岁高龄披挂出征。

清军进入新疆后,阿古柏被打得节节败退。左宗棠只用了十个月,收复整个北疆,将阿古柏赶到南疆。

后阿古柏猝死,整个新疆除了被沙俄占领的伊犁,几乎全部被收复。

左宗棠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打得毫不拖泥带水,没有给虎视眈眈的列强任何可以介入的机会。

可朝廷的官员与沙俄谈判伊犁归属时,擅自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稀里糊涂把伊犁拱手让给了沙俄。

左宗棠被此举大大激怒,他再次据理力争,要求重新谈判。

他放下重话,沙俄若是不归还伊犁,他便将伊犁打下来。

于是,他争取来了与沙俄二次谈判的机会。

为给谈判做足军事后盾,时年六十九岁的左宗棠再次率军西征。

为表收回伊犁的决心,他随军带上了自己的棺材。

这种誓死收复新疆的态度,让沙俄不得不作出让步,归还了伊犁。

至此,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领土,举国震惊。

这是在列强环绕、内忧外患的晚清,华夏人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

后在左宗棠的反复督促下,大清正式将新疆设立为省,由朝廷直接管辖。

这位铁骨铮铮的名将,在七十二岁时,又以衰病之躯再抵对法战争前线,还组织援军欲东渡支援宝岛,但他没有时间了。

一个又一个割地赔款的条约签订,让一向绝口不谈和议事,主张国土一寸不可让的晚清名将痛心疾首。

左宗棠弥留之际仍在上奏朝廷,请求宝岛建省。

他最终带着遗憾离世,终年七十三岁。

左宗棠守住了西北大门,守住了清朝最后的尊严。

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在争,争国土,争骨气,用生命诠释“保家卫国”四个字。

他死以后,名留青史,成为后世楷模。

属于晚清名将的画卷在李元景面前渐渐收拢。

系统这次将超出唐朝人认知的内容模糊化了,对于李元景来说,这只是个不知名时代里,一位名将收复山河故事。

这个正处在三观建立年纪的少年郎君,需要被引导到更宏大的精神层面上。

不然很多事,由着自己思考,容易陷入死胡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