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63章 节点

第163章 节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其实不只是C832,C822也已经被军方相中了。

C822平台可以拿过来改成电子战飞机、反潜机,用处更多,维护成本还比军机便宜,可以军民两用。

这也不是先例,阿美早就用基于波音707客机改的运输机、反潜机,加油机等等,都证明了在辅助装备领域,民用机其实比军机改造更合适。

而商航还不知道,虽然他们的正式工厂都没建起来,军方就已经在心中下了不下50架的客机订单。

至于卖给军方后会不会被国际制裁?说的好像不卖就不会被制裁一样!

……

九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枚新远五号甲火箭竖起,它的顶端是一架酷似H1的航天飞机。

窦平站在远处,眺望着新“神龙”。

在雪鹄计划推进的同时,新远和他们一起改了一架H1无人版,对结构进行了重大改进。

去除掉维生设施后,空重降低到了9吨,最大起飞重量19吨,全称是“多功能无人太空大型飞行试验平台。”

新“神龙”采用了武器模块化设计,有充足的空间放置武器和探测系统,并内置了折叠式的太阳能板,发电功率大大增强。

发动机也进行了大概,变成了一台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燃料为偏二甲肼的“毒发”。

虽然比冲远比不上液氧煤油、液氧液氢、液氧甲烷等发动机,但这两种液体都是常温燃料可以长时间存储,无人航天飞机至少都要在太空停留几个月,需要非常耐存储的燃料。

现在这架代号SL-1A的无人航天飞机还是个试验机,内部只草草填充了些原神龙的侦察设备以及大量电池,重量才13吨,就准备发射上去先试试性能。

这种机密航天器就不能在琼州发射了,在九泉发射其他国家只知道你发射了个东西,又做不到拍照片看看长什么样。

这次发射任务外界知道的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通报:

“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一次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只有NACA和USAAF知道这个东西的定位和X37B差不多,但他们也不说话,这些东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但在大漠基地,地面中心在SL-1A入轨后就立刻开始试验,包括降低轨道侦察、空间激动、对报废卫星模拟攻击等等。

只经过了最开始的简单测试,基地就对SL-1A爱不释手。

航天器大就是好,重就是美。

H1比X37B还重,但在空间中非常灵活,而且还有个阿美没有的优势。

天宫空间站现在是华国独享的,可以把SL-1A停靠过去进行维修改造,显然是ISS做不到的,ISS各成员国都无法接受ISS用于军事目的。

在未来,SL-1A还可能尝试搭载WCR-09组合动力发动机,短暂的进入大气层内实施抵近侦察或者打击任务,新神龙计划的前景远超旧神龙。

这也让窦平对还在进行方案论证的“雪鹄”有了更多期待,那可是10马赫的飞机,防空导弹也不过飞个三马赫左右。

导弹都追不上将再次展现在世界面前,雪鹄甚至都可以摒弃隐身设计,因为除非是激光,否则没有任何传统手段能对其造成伤害。

看得见却打不着,这一过去阿美的专属很快也将被华国掌握。

而且通过与新远的高速飞行器合作,华国还在另一个工程上取得了对阿美的领先。

那就是腾云工程。

或者说,变种的腾云工程。

负责这个项目的单位是航天三院,隶属于航天科工,负责的项目偏向军事。

腾云工程原本是组合式空天飞机,由大气层内飞行的载机和机背的小型航天飞机组成,大气层内飞行器最高速度5马赫。

下面的载机带着航天飞机爬升到高空,然后航天飞机自己启动飞进轨道。

然而在WCR09出现后,他们通过大漠基地获取的数据研究发现,如果可以推进飞行器飞到10马赫、5万米以上,或许可以进行一点点改变。

加入抛弃机背的小型航天飞机,转而强化载机,比如装上8台WCR09,将空天飞机推进到10倍音速,高度55000米左右,那就可以换一种方式。

比如在空天飞机的腹部加上两个火箭助推器,以保型的流线型贴合机身,阻力很小。

当180吨(两枚助推火箭一起120吨左右)左右的空天飞机飞到五万多米高空,就可以启动火箭发动机,两枚火箭最大可获得约200吨左右的推力,工作约180秒,将重量只剩55吨重的空天飞机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直接送入近地轨道。

假如火箭助推器是不可抛弃,能带着空天飞机一起进入轨道,那么就是完全的单级入轨,相当的给力。

这种空天飞机可以将10吨有效载荷送入太空,改成客运版后可以乘坐50人,完全符合未来单级入轨往返的要求。

地面180吨的发射质量,将15吨有效载荷送入太空,载荷系数高达8.3%,这是运载火箭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就算是腾云工程的两级入轨,也最多只能降低载机的质量。

而且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才真正符合人们对空天飞机的极致想象。

不过三院对于这个计划还处于想象的萌芽状态中,因为这样的空天飞机过于先进,而且如果设计要与400公里轨道的空间站进行对接,那么指标还有些不够。

况且现在还处于理论阶段,具体设计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

B级基地,航空部和航天部的工程师们聚集在一起,围绕着一个厚厚的超大圆盘,等待进行转运。

这个超大圆盘的厚度达到了6米,最大直径是恐怖的12.6米。

光说直径可能没概念,但如果想象一下5辆半挂车并排才能装下横放的舱段,就能理解这是个多么大的部件。

这就是前进空间站的核心部分,与辐条舱连接,处于中央的核心节点舱,拥有轴向对称2个和周向6个对接口。

光是这个节点舱的重量就高达20吨,与它连接的两个轴向舱段每个质量100吨,这三个轴向舱段连接在一起就是220吨质量,足以见得整个空间站规模之恐怖。

难度最大、承受力度最多的节点舱最先被制造完成,虽然质量只有20吨,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火箭能将他送上天空,只因为12.6米的直径实在是太夸张,只有新远三号有这个能力。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