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万户侯 > 七十七章 陈垚的放肆

七十七章 陈垚的放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万户侯!

第78章 陈垚的放肆

陈垚这话很大,不仅大胆而且让人觉的是说大话,谁敢说现实中还存在三不朽之人呀,这可是儒家的至高追求境界。

王阳明现在的确做到三不朽中的两项,立言和立功,但立德那是身后让人评价的,活着的人没有资格。

所谓盖棺定论,只有死了才能确定你一生有没有干坏事,活着的人还是有机会干坏事的。

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将来会不会干坏事,因为人性是善变的,还会被环境、境遇等外部因素影响。

多少人原本善良,但在生活的磨难中成为恶魔,更多的是绝大部分的人因为生活,变成自己当初讨厌的嘴脸。

因此陈垚这话是不应当说的,也是没理性的,但他就是说了,因为他太了解历史上的王阳明,这就不是一个能被外部因素影响的人。

秉承着儒家一以贯之的精神,王阳明活出了自我,一生不去标榜自己道德,偏偏一生践行道德标准活着。

他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又是那么的波澜壮阔,但一生不变的是他自己的精神《致良知》。

一个人一辈子都在拷问自己的良知,践行知行合一理论的人,怎么可能会变成坏人呢。

有崇高理想的人或许会变坏,但一个专注于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是很难变坏的,因为他没心思去考虑其他的。

何况他这崇高理想恰恰是需要的道德约束的儒家思想,而不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法家思想。

不错,您没看错,儒家思想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这也是为何孔子处处碰壁的原因。

到了孟子,更是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不被统治者接受,孟子一书甚至一直被历代王朝统治者排斥。

董仲舒魔改了儒家理论,加入大量的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理论,才让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想法。

但一直到宋代,孟子都是科举考试排名最后的书籍,但也正是宋儒,重新挖掘了孟子的思想,光大的新儒学,也就是理学。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甚至把孟子的排位扔出孔庙,但后来为了拉朱熹给自己当祖宗,只好再次把孟子请进孔庙,因为程朱理学中,孟子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朱熹的四书集注中,大学和中庸都只是礼记中的一篇,论语是孔子的言行记录,都不是明显的理论典籍,唯有孟子一书是成熟的理论典籍。

可见宋儒对孟子的偏爱,即便是被后人喷的体无完肤的程朱理学,也是把孟子高高的请上神坛。

这应该于宋代社会环境有关,宋朝力行宽松的政治氛围,从皇帝到民间都推崇言者无罪,百家争鸣的思想。

特别是北宋仁宗朝,那就是一个文人喷子的天堂,喷孔子的不会被治罪,喷皇帝的更不会被治罪,甚至蛊惑造反的人都被宽恕,上下五千年唯一的天堂,非仁宗朝莫属。

大名鼎鼎的苏辙,在考进士的时候,在试卷上写了道听途说的诽谤皇帝的事,连考官都怒了,仁宗却说言者无罪,还让他考上进士。

四川一个读书人,蛊惑成都知府说把剑阁阻断,烧毁栈道,就可以在成都自立了,仁宗依然赦免他的言论无罪。

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人,自然无话不敢讲,重视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一点也没有心理负担。

阳明心学同样是理学的一支,而且是最追求自我约束的一支,以行为实践为基础,唤醒人的良知。

作为这一思想的大宗师,王阳明的道德境界我毋庸置疑的,陈垚自然有理由相信他。

朱厚照听完他的保证沉默了,他不可能像陈垚那样相信一个人的良知,但如果真到了天下大乱时,他也不得不用王阳明。

良久后,叹了口气的朱厚照开口说道:“卿先说说是何办法吧,能比开海更让人反对,朕还真是好奇。”

陈垚撇撇嘴,腹诽他不信自己,但回答还是要的,看一眼注目自己的五位阁臣后,一字一顿的说:“皇、族、士、绅、一、体、纳、粮!”

“轰”的一声炸雷,五位阁臣猛地站起来,脸色大变的指着他,朱厚照也同样推开座椅,瞠目看着他。

好半晌后,梁储才长出一口气,苦笑道:“难怪你要让王伯安坐镇京营,你是担心德华和应宁都靠不住吧?”

王琼字德华,杨一清字应宁,这是文臣中两个武略最出众的帅才,同样两人也是家财万贯的大财主。

杨一清原本是军户出身,但考上进士后渐渐就蜕变为士绅阶层了,王琼更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世家。

现在杨一清退出内阁,被赵鉴代替,他去了宣大任总督军事,更是兵权在握,能击败他的唯有王阳明了。

王琼眼色复杂的看着陈垚,幽幽叹口气道:“子高这是把我架上火上烤啊!”

朱厚照紧紧盯着他道:“伱怎敢呀!上回说要收购皇族粮食被朕否了,这回更是得寸进尺,连他们也要争粮!”

陈垚平静的看着他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陛下自己算算,太祖时皇族多少人,如今多少人,再过百年呢?大明还有土地够他们分吗?”

“砰”的一声,朱厚照一拳捶在案桌上,目光瞬间变得冰冷,可很快变得错愕,怔怔的张开嘴却说不出话来。

蒋冕惊讶的看着陈垚,目光渐渐变的柔和,忽然,他对着陈垚深深的躬身行大礼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老夫今日被平江侯上了一课,宦海沉浮多年,老夫都忘了当年的抱负了,今日老夫于汝共进退!”

林则徐这首诗的联句,是在春秋时代大政治家子产这句话上引申的,蒋冕身为明朝着名的直臣,自然是从小有大抱负的。

不仅是他,在场的五位阁臣,哪一个当年不是这样的,只是随着世事变迁,屠龙者往往会变成恶龙罢了。

这会儿被蒋冕的表态,惊愕中清醒,一个个冷汗瞬间下来,脸色变幻者,但毕竟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只为金钱活着的人。

当官当到这份上,金钱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不如名声重要了,名利二字名在前利在后,只有无法得到名的人才更注重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