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章 大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万户侯!
第25章 大功
“啦啦啦……我有一杆霸王枪,打败草原女英雄……”
第二天出发回家过大年,一路上唱着歌的陈垚得意洋洋,而他真的肩上扛着一杆大枪,骑着高头大马。
陈圭莫名其妙,时不时的回头看看自己这位兄长哪来的这么好心情。
“阿垚等等!有圣旨!”
唐寅的叫声随着马蹄声响起,队伍赶紧停下来,陈垚回头一看好奇叫道:“老唐你不是走水路吗?怎么骑上骡子了?”
气喘吁吁的唐寅冲到他面前,没好气的啐道:“这是骡子吗?这是马!赶紧的跟我回营,圣旨到了叫你接旨呢。”
“圣旨?”
陈垚眨巴眼的怔了怔,马上明白过来,大喜问道:“是红薯要推广了是吗?”
半年前,第一季红薯成熟,产量最高达到一千四百斤,平均亩产九百多斤,陈垚就把这事告诉了朱辅,并上奏朝廷请求推广种植。
他那平均可是包括山地、旱地,各种条件极差的土地实验后,跟良田平均出来的数字。
得出结论不需要用良田种植,只要普通的山地就能亩产千斤,若是很贫瘠的土地,水源又不足的,只要不被旱死都是有收成的。
这对大明朝太重要了,西北干旱少雨,但并不止于一点水没有,种植红薯至少能保证当地不饿死人。
西南多山区,同样粮食不足,若是种植红薯也能活人无数,这种大功德他是一定要争取的。
就算不为自己升官发财,也能为子孙留下福报,他是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不然自己怎会灵魂穿越。
但这事从报上去就一直没回复,不止他一个人上奏过,成国公朱辅、五军都督府十几位主官都联名上奏过。
陈垚虽然着急但也知道这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朝中各方势力在没有决出胜负,是不会回复这事的。
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扩大种植面积,并且说服五军都督府各位勋贵,也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推行。
还别说,南京勋贵不多,但每一家的土地都不少,都是百年大族,世代簪缨的家族,本身就占有大量的土地。
除了淮安的军田外,苏州的平江伯爵府,南京的魏国公府等,全部接受了红薯种植。
甚至北京的永顺伯这位他的老丈人,也在他强力推荐下,在自家的田地里试种了一批。
半个月前他收到老丈人的信,把他称赞了一遍,并表示过了年扩大种植面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生民所赖温饱而已,然民生维艰……前朝有黔首黄道婆创纺织棉布之新法惠及黎民,让百姓得以温,今我朝勋臣再让百姓得以饱,此功在社稷,惠及千秋万代,朕当谢汝,有此功德无愧于先皇,可面见太祖高皇帝而敢言朕非荒唐之君……”
“敕曰:平江伯振武营参将陈垚赐侯爵位,世袭罔替,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赐举人唐寅同进士出身,右迁工部屯田司郎中,推行红薯普及之事……钦此!”
两份圣旨,第一份是朱厚照昭告天下的,第二份才是赏赐酬功的,陈垚没想到这次朱厚照竟然这么大方。
本想这辈子自己能不能靠着宁王叛乱,给自己弄个军功,然后就可以吃喝玩乐当个纨绔去了。
没想到宁王还没造反,自己就因为红薯被晋了爵位,而且是世袭罔替的,让平江伯一脉成了侯爵。
这剧本有点不对啊,可他不知道这件事对朱厚照有多重要,正像他圣旨里昭告天下说的那样,他其实很清楚自己被大臣们嘲讽为荒唐之君。
他想证明自己不输给父皇,可这实在太难了,明孝宗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世人以及后人推崇,可以比肩宋仁宗的存在。
这一点就连黑大明的满清皇帝,都不得不承认孝宗的优秀和仁厚,这是满清写的明史中,唯一一个没有污点的大明皇帝。
连明太祖、明成祖在史书中都有黑料,就连被称之为仁宣之治的明仁宗、明宣宗,满清也没放过黑他们。
唯独明孝宗实在不好意思黑他,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就连后世的大头领都无法做到,何况是古代皇帝。
升官发财换老婆,这是大部分男人的通病,即使为了名声不敢换的,也是在外面彩旗飘飘。
可大明朝这位皇帝愣是守着结发之妻,即便是只有一个儿子也不改其志。
朱厚照想要不被父亲的光芒遮盖,原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开疆拓土,因此他才一直致力于武事。
可大明朝交到他手上时,文武势力已经失衡,开疆拓土谈何容易,没了尊严的武臣,再没有开国和靖难时那样拼命。
现在陈垚给他送上另一条路,惠及万民的大功德之路,他如何不狂喜。
之所以到现在才下旨,不是他要拖延,而是大臣们根本不把这事提交给他,一直压着奏章他根本不知道。
当然这事跟他经常不在北京城有关,这家伙大半年都在宣府,虽说命令奏章要送到宣府给他审阅,可人家送给他的都是挑选过的。
直到两个月前他才得到消息,匆匆赶回京城,正好永顺伯家红薯丰收,他亲自去检查之后确认了这事。
大怒的朱厚照召来内阁诸位,扔给他们永顺伯家的数据,质问他们想要饿死多少百姓。
内阁首辅梁储和次辅蒋冕愕然,他两也不知道这事,一查之后才知道,通政司没把奏章送进内阁。
而内阁中其实有人知道,但选择了装作不知道,最终这事在通政司数位官员被免职后结束。
而这次酬功之所以力度这么大,正是由于梁储和蒋冕也怒了,作为朝廷的大管家和二管家,竟然被人蒙蔽了,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现在最高兴的反而是丘聚,这件事他功劳极小,陈垚策划南下寻找红薯时他还在南京守孝陵。
只是在振武营播种时他去看过几次,假模假样的指点几下种植的军属罢了,他却因此被调回北京,重新执掌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