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49章 列阵而战,一锤定音

第49章 列阵而战,一锤定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芜湖城外,已经好几天没有战事了。

周瑜走了之后,孙策就收兵停止了攻城,然后,分兵在四道城门外立下营寨,提防陶应突围。

按周瑜和孙策的计划,只要吴郡许贡的人马到了,便可用优势兵力将芜湖城围死,围到城内粮草用尽,其城自破。

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陶应,必会殒命于此!

所以,孙策现在心里想的已经不再是强攻坚城徒耗兵力,而是严防陶应走脱,到处流窜。

不过,似乎陶应并不想让孙策如愿。

这天一早,陶应便将全部的兵力开出了城外,于东城门之外列阵,摆出了一副要突围离开的样子。

而孙策为防止陶应逃跑,也赶紧将其它城门外的军队全部聚于东城门外的旷野,与陶应对峙,严阵以待。

一场决战,就此展开!

陶应摆的是规规矩矩的四个方阵。这是因为军队的来源复杂,有的来自袁术、有的来自水寇、有的是在历阳新招之兵。

来源多样,配合训练不足。

根本就不可能摆出复杂的、有特色的军阵,这种情况下,唯一的选择便是最简单的五个方阵。

周泰为前军,何曼左翼,蒋钦为右翼,陶虎和陶温为后军。

陶应自统中军,

前军三千人马,左、右两翼各有四千人马,后军两千人马,中军七千。比较特别的是两千骑兵的安排。

其中一千骑兵是典韦和许褚的亲卫营,随陶应居于中军。

另外一千丹阳骑兵,则被陶应放在后军,由陶虎统领。也因为这个原因,后军才出现了两员主将:陶温统一千步兵;陶虎统一千骑兵。

孙策也一样,摆的也是五个方阵。

数天攻城,孙策强征的青壮死了五千余人,现有兵力为三万人。这三万人,也来源复杂并且缺乏配合训练,只能选择简单的方阵。

比较起来,孙策的方阵要比陶应的方阵厚重很多。

韩当领三千人马为前军,潘璋领五千人马居左,黄盖领五千人马居右,朱治领三千为后军。孙策亲领一万四千为中军。

陶应的中军和前军加起来只有一万人。

而孙策却在中军和前军共安排了一万七千人!

其意图,便是直捣陶应的中军,中军被摧垮,则全军溃败。这种阵战,对人数优势的一方是极为有利的。

通常兵力占优的一方,是比较喜欢列阵而战的。

所以,孙策认为这一战对自己极为有利。

最先发动了进攻的是韩当的前军。

韩当的前军共有三千人马,这三千人马都是随韩当南征北成、训练有素的老兵,队列非常整齐。

陶应站在中军的高高的望楼之上,俯瞰着整个战场,身边站着郭嘉,身后站着典韦和许褚。

望楼之上各种形状的彩旗飘扬,另有几名传令亲兵侍立一旁。

这是列阵而战的指挥中心。

“前军周泰迎战!”

陶应冷冷地下令道。随着陶应一声令下,有亲兵开始吹响号角,另有亲兵取下代表前红色三角旗帜挥舞数下后举向天空。

吹号角,这是提醒阵中将士有新的军令,让他们注意旗帜的变化。

而旗帜方面,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旗帜代表不同的军队单位;不同的挥舞方式和指示方向代表着不同的旗语。

可能有人觉得“旗语”很晚才出现,这是错误的。

咱们的祖先都是充满智慧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用“旗语”指挥阵战和水师作战了,比西方国家使用“旗语”提前了几千年。

旗帜笔直指向天空,是让周泰自由发挥,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周泰见状,先是让盾兵上前护着弓兵向敌军抛射箭矢,几轮箭矢抛出,给韩当的军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但是,这并不能阻止韩当的进攻。两支军队很快就短兵相接杀到了一起。

刀枪入肉,铁血交迸。

大呼酣战,各不相让。

双方人数相当,韩当的军卒要更精锐一些,但周泰却比韩当更加勇悍。

一时之间,杀得难解难分。

紧接着,左右两翼也发生了交战。

两翼的潘璋和黄盖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将,麾下兵力也多于蒋钦和何曼。蒋钦和何曼稍显劣势。但要分出性负也没也那么容易。

战事一度进入了僵持阶段。

就在此时,陶应动了。

陶应亲自走向旗帜边,拿起一支杏黄旗指向右边。这支杏黄旗代表的是陶虎的一千丹阳兵。而右边,代表的是孙策的左军潘璋

骑兵的机动能力强,如果是以步兵为主的阵战,为数不多的骑兵放在后军便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的潘璋,正在与蒋钦作战,双方打得难分。

被陶虎精锐的丹阳骑兵一冲,立即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孙策的左翼因此而变得摇摇欲坠。

其实,孙策也是有骑兵的。

但孙策的骑兵较少,基本上都分配在各位将领的亲兵里,比较成建制的只有孙策的五百亲卫骑。

这五百亲卫骑,孙策是不敢动的。

因为陶应的中军还有一千亲卫骑兵,还有典韦和许褚这样的猛将在统领。所以,在见到左翼抵挡不住的时候,孙策只好从中军调兵四千支援左翼,希望通过优势力来抵消陶虎和蒋钦所取得的优势。

在孙策调兵救援潘璋之后,战场之上再次打成了僵局。

此时,孙策的中军仍有一万人马,还是多过陶应!

陶应站在望楼之上,有些着急。

一旁的郭嘉却笑道:“将军的打法过于保守,身后就是芜湖城墙,留着后军又有何用?”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军阵中的后军,是为防止敌军绕道“兜底”而存在。既然有城墙,那就不用担心敌军从自己身后出现而袭击自己。

想到这里,便果断地下令后军陶温带所部一千人马增援左翼何曼,与此同时,又令陶威从中军带走一千人马,同样是增援何曼,攻打孙策的右翼黄盖。

此时,孙策开始犯错。

为了保持中军对陶应的优势,孙策没有再从中军调兵,而是也学着陶应,将自己的后军……朱治的三千人马抽调两千增援黄盖。

因为在孙策看来,陶应同样没有可能攻击到自己的后军。

如此一来,孙策虽然稳住了左右两翼,但后军却只剩下一千人。

这就是陶应要等的…………机会!

陶应传下命令,让留在城头上的士卒放火点燃了城门楼。在城门楼熊熊燃烧的时候,陶应也走下了望楼,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中军全线投入战斗,不留任何预备兵力!

孙策见状,同样下令中军全部投入战斗!

两支军队在东城门外的旷野上,杀得天混地暗,难解难分。

而就在此时,突然!

孙策军的身后传来了惊天的呐喊之声,一支四千余人的军队出现在了孙策军的身后。为首一员大将,骑一匹大白马,手执长枪,身背强弓,身材魁梧壮硕,长髯飘飘,威风凛凛。

来的正是……东莱太史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