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之印月行 > 第21章 爱做木匠活儿的王子祥

第21章 爱做木匠活儿的王子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印月行!

现在,直白村的每一家每一户都有了那么多的白面,应该算是全乡最富了吧。

王敬业十分感谢他的孙子,让村里人过上了不再挨饿的生活。他的孙子却说这不是他的功劳,这个时代马上就不会让人再挨饿了,他只不过是让直白村提前了一点点而已。

他现在终于知道。大会开完了,风向开始变了,这是改革的春风,会吹遍全国大地。

王敬业走在通往县城的路上,觉得皮车很重,三套马车也走得很稳,草原的雪还没有化净,雪白刺眼的恍惚中,他觉得车上拉着的是白花花的银子,或是闪亮亮的希望。

他心里不禁感叹道,我这个孙子呀,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又看在后边赶车的儿子感叹道,我这个木匠儿子呀,就是不爱说话。

作为一个父亲,他始终是关心他这个儿子王子祥的,儿子也始终是他生活的焦点,直到他的儿子生了儿子,他有了王守中这个孙子以后,生活的焦点似乎才变了。

王子祥从小不爱说话,从五岁起就爱跟着村里的老木匠搞些奇奇怪怪的物件,说什么这是鲁班经的东西,儿子喜欢学这些东西,父亲也没有管他,一直到上小学之前,他一直都跟着老木匠玩。

上了小学以后,王敬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直上学去考个学校来换一下门庭,但是上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动乱开始了,儿子就吵着闹着,怎么也不去上学了,斗大的字识了一箩筐吧。

说起他这个儿子,除了学习不好,王敬业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也是个能拿得起锄头放得下犁头的能人,受得了难,吃得了苦,一把种地的好手。

不过王子祥始终厌倦种地的生活,心念念的要做一个木匠,而且想做一个好木匠。

这几年的经历几乎可以肯定,从小到大他都是吃苦耐劳的,十四岁的时候就担着五十多斤的大木桶开始挑水,尤其是王敬业当上村长以后,每一次分配任务他都带头,儿子就是他的枪,村里没有不服的。

最脏最累的活都是儿子干,最长最远的田都是儿子锄,面对又高又臭的粪堆,几里地长的田头,别人发愁他不愁。他总是嘿嘿一乐带头说,干吧,眼睛是奸臣,手才是忠诚。

有时候王静也十分心疼他这个儿子,特别好强,特别忠厚,又特别内向。儿子不是一个称职的农民,但一定是一个称职的木匠。

比如,一次村集体去捞咸盐,捞一百斤就休息一天,二百斤就休息两天。

天黑了,所有捞盐的人都回村了,只有他的儿子没有回来,他着急上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半夜的时候儿子终于回来了,他竟然挖了三百斤盐,满小腿血里胡啦还冲他笑。腿上的伤是被盐湖的硝扎破的,只是为了能够换取两天的休息,去玩他的木匠。

还有一次王敬业分配完了出工的任务,半上午的时候发现他的儿子不见了。

他以为儿子偷懒了,就到处寻找,找到后领着回家一路训斥,儿子也不反驳,只是说地已经锄完了。

王敬业不相信,刚好碰到村里的老姚,说孩子确实锄完了,别人锄一半的时候,他已经锄到头了。

儿子没有偷懒,是提前回来了,只是为了多玩一会儿他心爱的木匠活。

再说学木匠,刚开始的时候儿子学的怯怯生生没有个谱,直到不念书以后,仿佛是开了窍,做什么像什么样子了。

后来干脆就开了挂,板凳有板凳的样子,炕桌有炕桌的样子,反正只要是一个人能打的家具,他就能完完整整的做个像模像样。

后来,家里想养猪,没有喂猪的石槽,王敬业准备买一个。

儿子说,爸,买那干啥?于是找了一副破旧的木桶,自己改造了一个喂猪的食槽。

后来,家里的碗碎了几个,刘大女要去买碗。

儿子又说,娘,买那干啥。折腾了一天,竟然估捣到了几个木头碗出来。

再后来,家里烧火的风箱坏了,儿子就拆开来修修补补,添了几把鸡毛,搞出一个崭新的风箱。

刘大女就夸儿子做的风箱比以前还好用,有风,还吃劲儿。

老实木讷的儿子在木匠的行当里却是心灵手巧,锯刨凿锉,尺绳钻刀件件工具用的十分顺手。

于是家里也就习惯了,缺了筷子,儿子就去搞筷子,少了桌子,儿子就去搞桌子,没了板凳儿,儿子就去搞板凳儿。

有个木匠的儿子,家里的桌桌凳凳经常让人借走就不还了,儿子去要板凳,却只能要回来一堆木头,只好把要回来的木头变成新的板凳。

最后,就连村委会的办公桌椅,都是儿子没事一个人自己打出来的,而且全是木头做的卯隼结构,没有一个钉子不说,这连一个工分都没有给记过。

大家都说要记工分,可是王敬业不同意,说自己儿子做的不用记工分,为此儿子有好长的时间不理他。

儿子并不知道,他作为一个村长就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不能为自己捞好处,大家信任他,他就要为大家服务好。

只有满面春风的笑对大家,大家也会满面春风的笑对他和他的家人。

儿子终究不能理解王敬业的做法,问他为什么要这样?

王敬业告诉儿子,人的一生呀,不管有多少的功与过,最后盖棺定论的时候才知道。那就是,给你送行的人有多少,才是你一生活出来的意义。

儿子听不懂他说的话,没有反对,也没有进一步的深究。只是从此以后,儿子的表现都特别好。每一次分配的义务工和任务都达到了王敬业的预期和要求。大家都羡慕王敬业有那么好的一个儿子,王敬业一家的威信在村里与日俱增。

后来,他看到儿子实在喜欢木匠,也就支持他。收了工以后,经常去老木匠家里笑嘻嘻的看着爷俩做工,老木匠教着儿子学木匠活儿,只要教一遍儿子就会了,就牢牢的记住了,老木匠夸他灵性。

儿子要是见别人家有一件新奇的家具,就会不断的去人家里揣摩和研究,没事了就蹲在人家地上看,三年级毕业的儿子在学习和体会木匠的精华,居然常常能模仿的八九不离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