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出发长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盛唐崛起:从内丹烧水!
在长安因为一件瓷器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沈无忧这边青花瓷已经开始量产了。由于没有画工所以生产的就两种图案,一种是用染料淡化上色的渐变色,一种是简单的花草和山水。
青花瓷价格和玉瓷一样,走的也是高端路线,还增加了各种款式的花瓶和装饰用品。
最重要的土豆也开始收获了,土豆收获速度极快。不到三天全部入库,土豆产量好养活但是产量就要看土质。种了一共接近一百亩,收了大概两千五百石。在现代土豆的亩产最少也是三千斤,高产的时候可以亩产六千斤。沈无忧这一次种完大概亩产两千四百斤,显然有很多地方都是可以改进的。
现在长安有种小麦和小批量的稻谷还有豆,亩产基本都是三百到四百。土豆的产量是目前这些农作物的六倍,非但如此还有易种植易收获抗旱还能防蝗虫,基本上种下就能收获,一个月有一次降雨就足够了。
上次就是村民种的,这次也是村民收的。村民到现在都不清楚,只是这种埋在地底的村民十分好奇。土豆和红薯都还有花生大概是明朝万历年传入中国的,这个时候地底没有农作物。
看着村民收获土豆,沈无忧这时非常后悔为什么不带点辣椒种子。这些年想吃辣椒都想疯了,以后一定要找到辣椒。沈无忧甚至有段时间用浑天凤瞳在山上一直找,辣椒没找到倒是又发现了灵芝。
沈无忧今年新获得爵位,这两年免除了税收。还有这两千五百石都会当做种子,今年种植晚没办法第二次种植了,不过明年完全可以一年两熟。
新建的三座瓷窑在两个村民的努力下已经可以正常生产了,后面可以全力供应长安还有洛阳。
程咬金前几天来信,第一次蒸盐法已经成功了。这种方法不用烧水用自然风干,不但效率惊人还不用砍伐树木一直烧水。第一次产盐四百石,耗时接近二十天。不过由于二十天是自然风干的,人工只需要二次溶解就行。
今年的冬天来了,阿七在气温降下来后一直都待在厨房。沈无忧特意用已经碎成粉末的煤炭做成了蜂窝煤,还做了个煤炉子方便大家喝开水。现在四个瓷窑在日夜不停的烧制瓷器,所需要的煤炭巨大。沈无忧特地让周山三兄弟把那些不能烧的煤炭粉末收集起来,再把压蜂窝煤的工具给他们,现在每天都会晒蜂窝煤。
天气冷了以后沈无忧就把发猪肉改成了发羊肉,主要是羊肉汤可以去寒。现在两个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生活了,今年两个村没有任何一个村民饿死和冻死。
明天就是岁日了,沈无忧特地把这个月的工钱提前发了,还有每户都有的两斤羊肉。冬天天气严寒羊肉可以放上几天不会坏,不用担心吃不完会浪费。现在两个村基本都有些闲钱了,有很多村民都买了些酒。不过唐朝的大部分酒度数都不高,还都喜欢和浊酒。
沈无忧一大早起来准备去长安,这边的习俗就是元旦的时候走亲访友。沈无忧打算去长安找师傅,跟自己师傅这么长时间没见说实话挺想的。
沈无忧早上吃过饭就带着薛礼往长安出发,这次骑着八爷负着剑和第一次去长安一样。薛礼经常护送商队倒是有自己的佩刀,只是和东家一起根本不用他带刀。
薛礼也和沈无忧切磋过几次,第一次认为沈无忧这种清秀书生模样的,自己一个能打十个。结果自己在沈无忧面前就像小孩一样,沈无忧倒像是能打十个自己一样。
薛礼从小就力气大,从年幼起就和父亲习武。没想到在沈无忧这里惨败,后面不服气又找了几次,结果每次都一样。从哪以后薛礼就一个人练再也没找过沈无忧,显然连续几次的打击受伤不清。
沈无忧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和五感被凤血洗礼后,就是目前人类生理的极限了。薛礼的招式换个从军多年的都不一定挡的住,但是在沈无忧眼里就感觉太慢了,自己随便就能反应过来根本不需要招式。
“东家等等我啊。”薛礼在后面喊着。
沈无忧听到声音后减慢速度对薛礼笑道:“小伙子,骑马技术不太行啊?”
薛礼苦笑说:“东家你骑的是八爷啊,要不我们换换?”
沈无忧保持并排对薛礼说:“薛礼,你河东薛氏本是将门之后,考不考虑以后去参军啊?”
薛礼有点无奈说:“东家我肯定是想的,但是我觉得可以再等两年武艺好些再去。”
“其实你武艺已经很不错了。”沈无忧看出薛礼是之前被自己打击的。
薛礼赶紧转移话题说:“东家你干嘛出门要背剑啊,那些文人侠士还有官员都是挂在腰间的。”
沈无忧说道:“我这是道家负剑的方式,我虽然不是道门我师傅是。走了走了,白天快些一天能到长安就两百里路,天黑前去驿站。”
沈无忧说完就带着薛礼向长安疾驰。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今天收到了一封弹劾沈无忧的,这奏折弹劾沈无忧敝帚自珍,制造一种新农具只给自己所在村民使用不愿意推广。
奏折中清晰的介绍了这两个农具对秋收的作用,还把云台山村和其他村做了对比。同样的百亩田在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可以早两天时间,最后希望李世民让沈无忧推广下去。
李世民看完奏折后让魏江先把孙思邈喊来,孙思邈过来后李世民对将情况告诉孙思邈。
孙思邈听完吹胡子瞪眼的说自己徒儿从小带到大,从来不会这样,这其中一定有原因,请陛下查明不然他就要告老还乡。
李世民好好安慰了一下孙思邈,说自己一定会严查。送走孙思邈后李世民又让魏江喊来了房玄龄。
李世民看见房玄龄进来把折子递给房玄龄说道:“玄龄,你看看这道折子。”
君臣这么多年房玄龄知道李世民已经做了某种决定要自己给些意见,两人这为这个问题一直谈了一个多时辰,这在李世民这里很少见。李世民不会因为某个官员问题找房玄龄谈论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