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四大发明——火药发展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历史直播:虞美人今天还在扎心!
视频里,烟花下,阖家团圆,小孩子拿着仙女棒,开开心心聚在一起,比谁的火花更大。
父母匆匆点燃鞭炮烟花,然后嗖的一下跑远。
期间还不忘注意着自家娃子。
爷爷奶奶也笑得慈祥,静静看着。
邻居也忍不住出门,凑这个热闹
烟花下,邻居、老人、父母、孩童,画面无比和谐温馨。
欢声笑语下,视频画面也逐渐定格。
农家的,普普通通的,在每个人现代人记忆中的画面,成了一幅画卷。
热闹又温馨。
还真的是独属于中国人的热闹。
各朝代的人看着,也觉得亲切,有的朝代虽然没有烟花爆竹,但看着春联也觉得亲切无比。
原本时间,科技的距离似乎也在这幅画面中渐渐消失。
所有人不约而同在心里想,果然是他们后辈啊,这春节过的,看着真正宗。
画面逐渐隐去,虞美人的逐渐出现在天幕中。
[总之,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火药,距离今天的我们,已经有了1000年的历史。
军事上,在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火药。
“一硝二硫三木炭。”配方是不是特别好记。]
虞美人说的轻松,掌权者眼皮子却是狠狠跳了跳。
火药配方是能这么说出来的吗。
还是用这么轻松的口吻。
这后世怎么回事,火药配方真就一点也不知道保密是吧。
虞美人却表示问题不大,那些和平的大一统王朝,特别是还没出现火药的时代,虞美人直接让系统消音处理了。
就皇帝跟皇帝身边的人能听见。
至于乱世,或者即将乱世的时候,那就无所谓了。
对昏君,留啥情呢。
咳,言归正传。
在唐朝,那些炼丹的方士,先是于唐高宗永淳元年首创了琉璜伏火法——
用琉璜、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
唐宪宗元和三年,创状火矶法——
用硝石、琉璜及马兜铃(中药)一起烧炼。
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混合起来。]
皂角子和马兜铃都含炭素。
[黑火药就这样,在晚唐时成功登上历史舞台。
这种火药在爆燃瞬间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以上,破坏力极强。
缺点也很明显,一点火星就能点燃。]
各朝代奋笔疾书。
特别是配方,加大加粗,多抄几遍。
务必做到一字不差。
[如果说在隋唐,火药只是进入到了起步阶段,进展相对缓慢。
那到了两宋,速度无疑像是坐上了马车。
在那段时间,兵部令史冯继升改进火箭法。
要点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火药燃烧后,向后喷出的气体把箭簇射出,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又过三十年,神卫队长唐福更进一步,做出了火箭、火球、火蒺藜,只可惜并未受重视。]
一边说,虞美人也没忘配图。
让人能直观的看见火器在这个时期的更迭变化。
[毋庸置疑,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
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
这话所有人都认可,虞美人也不止一次提及这话。
但谁也没想到,虞美人的下一句话会是——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明明在北宋前期,宋朝就已经拥有了这么个大杀器。
他们的敌人那个时候,可都还是在用冷兵器。
他们到底是怎么把自己弄的割地求和,偏居一隅的。
别说骑兵不太行。
要知道,别管骑兵步兵,在火器面前都得玩儿完。]
说完,别说,各朝代也成功被勾起了好奇心。
对啊,都有那么厉害的火器了,宋朝是怎么做到只能局部统一,最后还偏居一隅的。
还有一批人,注意到那句“要知道,别管骑兵步兵,在火器面前都得玩儿完”。
刘彻dNA动了。
这玩意不就是打匈奴的利器吗。
心动。
显然,不止刘彻一个人心动,祖龙二凤也是。
“砰。”刚刚换新的案几又被赵匡胤踢了出去。
他又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了。
本来以为赵光义的后代真就又弱又菜,没啥还手能力,只能无可奈何。
但这么看明显不是啊,火药都进步了,赵光义后代是怎么做到这么废物的。
[在《武经总要》中记录了三个火药配方。唐朝时,火药配方是1比1,宋代为1比2,甚至接近1比3。
与后世的黑火药配方基本相近。
划重点了啊,大家要是研究黑火药的话的话,尽量照着“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比例研究。]
[宋朝在宋神宗时,就设置了军器监,用来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
所以,也不能说宋朝不重视火器研究。]
这话落,宋太祖心情更复杂了。
就,难评,非常难评。
[南宋时出现了管状火器。
先是陈规发明了火枪,后是在寿春人制成的突火枪。]
突火枪是要着重讲的,别的不谈,就它的改进方向,可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突火枪很重要,在此之前的枪与其说是火器,不若说是喷火器更加恰当。
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也就是最原始的子弹。
我们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发展起来的。
不如说,它在火药史上,同样是有划时代的意义。]
子巢的视频虞美人找不到,但子弹是可以的,就抗日神剧里,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
虞美人说着,也不忘调出视频,抽空喝了口水,才继续说道。
[到了明朝,朱棣的神机营也算是大名鼎鼎,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
而明朝对于火器的研究,更是不容小觑。]
各朝代中,凡对火药有研究的,无论有没有被天幕提到,皆专心致致记笔记。
能在他们本来的朝代,窥见火药千年发展,对他们来说已然是幸事一件。
他们认真记录之余,也暗暗发誓,只要朝廷以后能重视火药研究,他们就是拼了命去,也不能叫外邦蛮夷超越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