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宫重生升职记 > 474|皇上震怒

474|皇上震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宫重生升职记!

接见完附属之国的使节, 皇上就奉皇太后到畅春园,诺敏等后宫嫔妃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 连带着整个大清的中心都朝着畅春园转移。

上元节都是在畅春园过的, 这几年来皇上越不爱住在紫禁城,偏好住在畅春园。

在年前皇上是病了一场的, 不过等翻了年后皇上又开始折腾起来, 先是巡畿甸、然后又是去塞外、又是谒陵、去五台山, 折腾得不亦乐乎, 甚至于在皇太后七旬万寿的时候, 还亲自下场跳起玛克式舞为皇太后祝寿, 皇上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他还年轻体健, 暂时不需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然而“从龙之功”多大的诱惑呀!

岂是能让大臣们轻易打消的?

甚至于某些阿哥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没了胤礽, 大家都是皇上的庶子,为什么不争一下了,指不一定笑到最后的就是自己了。

还好诺敏有上辈子的记忆, 不然这次恐怕胤祦会摘一个大跟头。

上辈子在皇上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左副都御史祖允图疏参户部收购草豆舞弊。刑部审察现银堂官希福纳、司官根泰等一百十二人,共贪污吞蚀银六十四万余两。

虽然这事上辈子被皇上轻轻的放下,可当时主管户部的胤禛可是狠狠的丢了脸面, 一度还被认为是他主导的这场贪污。

或许就是因为平白无故的背了黑锅, 让胤禛非常痛恨这事,痛恨这些贪官污吏,毕竟这事要是闹大了那可是大案,而且就算不闹大, 这事也会让皇上对他的印象不好,觉得他无法驾驭臣子,或许这新皇之位就泡汤了,于是胤禛上位后是以各种姿势处置这些贪官污吏。

从某种程度上讲,诺敏觉得胤禛这是有了心理阴影。

因为这事在上辈子闹得沸沸扬扬,诺敏当然知道,既然知道了,那么诺敏自然有所防备,早就告诉胤祦了,自然没了这事。

胤祦有个开挂的额捏,所以躲过一劫,可其他人没有有,不少人都遭到了弹劾和参奏。就连胤祦,虽然没了这件大事,可还有其他事,但那些事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

谁屁股上没屎?

在官场上混的,都有!

只是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所以虽然参奏弹劾,其实如果仔细瞧,参奏弹劾阿哥的都是些小事,弹劾某些重要位置上的人,那才是动了真资格,一旦较真起来就是大事。

比如:现在担任江南江西总督的噶礼童鞋就参奏了江苏布政使宜思恭贪婪,宜思恭没啥特殊背景,皇上自然是下旨查清这事的。然后噶礼就查清了,江苏藩库钱粮、宜思恭任内共亏空四十六万一千两有零,皇上自然要下旨要追缴。

表面上看这事没什么问题,噶礼也算是为国为民,然而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这事一办成后,他立马密奏皇上,称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亏欠两淮盐课银达到了300万两银子,请求对他们进行公开弹劾。

之前那事就是一个试探,试探皇上对亏空一事的态度,噶礼真正瞄准的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这几个肥缺位子。

这噶礼是什么来历,这么牛,敢弹劾皇上的奶兄曹寅和李煦?

人家就是这么牛。

噶礼,董鄂氏,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初年大臣,开国五大臣何和礼四世孙,然则这不是噶礼能这么牛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噶礼额捏也是皇上的奶娘!

也就是说他和皇上的关系,其实和曹寅和李煦一样,而且因为是旗人,不是包衣,身份还比两人要高一截。

这也是他明明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多次被弹劾贪污,还能得到皇上信任的原因。从内阁学士、山西巡抚、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到现在的两江总督,无一不是肥缺之位。

只是皇上之前无条件的偏帮噶礼,让他的胆子越大了起来。

贪污?

为什么不贪污?

反正每次被告了,不但没事不说,反而能让他升官。

换做是谁,都会大贪特贪。

诺敏对曹家的那么一丝好感就在这里,平心而论,曹家能得到皇上那样的信任,可还真不算贪婪,当然也不是说曹家一点好处都不收,但至少没噶礼那么猖狂和胃口大。

同样这也是皇上对曹李孙三人维护的原因,纵向对比他们是有贪污收了好处,可横向对比的话担任三大织造的曹李孙三人真心不算贪。

为此,皇上在江南总计亏空五十余万两他在谕示大学士等说:留此亏空迁累官民,不合朕宽仁爱养本意。江南亏空,都是因为南巡费用造成,这不说明反而不好。你们要将朕的谕旨全行抄录,给有关督抚,令他们查南巡时所用费用数目,只举出大概数目即可。至于以俸禄银扣补,必致派累百姓,绝对不可办。

皇上态度很坚决,噶礼虽然不高兴,可也没办法。

噶礼这只是贪婪,眼馋那几个肥缺的位子?

当然不是!

诺敏可知道上辈子噶礼虽然死得早,可却是八爷党!

这也是为什么噶礼虽然说是弹劾曹寅和李煦,可实际上主要目标和重点对象却是放在了曹寅的身上,因为曹寅是只忠心于皇上,和李煦上辈子也是八爷党。

类似噶礼这样名为为国实为为私的弹劾事情,这一两年来多得数不清,大清的官位轮换了好几次。

皇上知道吗?

皇上当然知道。

只是他现在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将这些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为了大清江山社稷的稳定,也为了自己死后的名声,因此很多事情都是轻轻的放下,最多也就是追缴和罢官而已,丢了性命的人极少,更多的是调离这个官职换另外一个官当。

可皇上却没有想到,就是因为皇上这样轻轻放下的态度,让底下的人更猖狂了。

猖狂到,只十年的时间,大清就要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惊奇吗?

不算。

不说未来北方红色帝国解体的事情,就是中原历史上都有两次,秦二世而亡,隋也是二世而亡。

所以败家子败起家来,那真的是家里有金山银山都能给败光。

不过皇上显然是不知道这事,他正在头疼的是江南乡试生舞弊事件,这可是大事,甚至于能动摇大清在江南那边的通知,这些书生造反不成起,可煽动谣言却是一绝,要是被有心人利用,恐怕又要来一次起义。

皇上自然极为重视此案,立即指派户部尚书张鹏翮和侍郎赫寿两位大臣到扬州按治,会同张伯行及两江总督噶礼一起审理此案。

有人可能有些看不懂,为什么查案要派户部尚书去。

这科举是礼部负责的,平时案件也是归刑部再管,咋就派户部尚书去了?

原因就在于张鹏翮是一个清官,一个出了名的清官。只有这样的人下去查案,才能让现在心情已经是□□桶随时一点就着的士子们安静下来,不会火上浇油。

只是皇上没有想到的是张鹏翮是清官不假,可他却不是傻子,清官不等同于酷史能不畏强权。

张鹏翮和赫寿都是有本事的人,顺藤摸瓜一查,就查到两江总督噶礼身上了。前面就说过了这噶礼着实牛,又是皇上的宠臣,且党羽遍布朝中,两人不敢开罪噶礼,所以他们在奏折中有所隐瞒了,只把主考和副主考,阅卷老师的罪行上报给皇上。

可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一旁早就有一个对噶礼虎视眈眈的人一直在盯着这事,江苏巡抚张伯行听到此事后,立马上奏揭露了此事。

皇上虽年过花甲,但很多事情他心里都清楚,只是不说而已。皇上自然知道此事不会如此简单,于是又另外派了钦差大臣再去江南查访。、

其实现在只要是在官场上混得多,或者是熟悉噶礼性子的人,都知道噶礼确实是江南科考舞弊案的总后台,但一般人是不敢得罪这种满人权贵。于是另外派去的钦差大臣,到了江宁府就先拜访两江总督噶礼,双方串通好了,才开始审案。

这样能审出什么结果来?

不出意料,第二次还是这样的结果,只处理了主考官、副主考和阅卷老师,两江总督噶礼却以受贿查无实据而宣布无罪,反而诬陷江苏巡抚张伯行,两次会审,只惩罚从犯,不追究主犯。

可皇上也不傻,知道两次派去的人都怕得罪噶礼,不敢秉公执法,所以决定将人犯押解进京,由六部九卿会审。

皇上对这次会审寄予了很大的重视,他亲自阅览卷宗,下严旨让六部尚书秉公审理此案。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审了十几天,和第二次得出的结果一样。

噶礼真是被冤枉的?

扯淡!

噶礼是什么货色,皇上心里门清。

因此皇上异常震怒,怒斥群臣不作为,害怕权贵,不敢秉公审理江南科考舞弊案,这一次皇上不得不自己出手审理了。

为什么不是雍亲王胤禛?

就是因为皇上知道噶礼是什么货色,心里已经大概猜测出来这事的真相,所以才不敢让秉公执法的雍亲王胤禛来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