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村庄,我的河 > 第59章 养牛项目

第59章 养牛项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村庄,我的河!

董志军和苏晓娥把饭店业务稳定后,他这个“想钱办主任”的大脑又开始运转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苏晓娥已经成为了董志军的工具,她既可以满足他欲望的工具,又是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人。

既然是工具,董志军就要把这工具利用好,让她发挥出极致的效益来。

这一天,二人云雨过后,董志军又开始密授机宜,说:

“晓娥,你把饭馆交给体己的人来管理,多给她开几个工资钱,咱不能小富则安,还得琢磨点别的项目,明白吗?”。

苏晓娥显出一副崇拜的表情,撒着娇说:“我就说嘛,我的大董是个聪明人,就知道你是不可能满足现状的。”。

“操,你是让我满足的,就是钱不能让我满足,咱俩还得找钱啊,有钱好办事,对不?”董志军挠着大脑壳说。

“有啥好想法,你就直接说吧,别跟我兜圈子了,我人都是你的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呢!”苏晓娥知道董志军肯定已胸有成竹,才对她说这些的。

“有时间,你去找一下张永胜,长北沟是他家的山场,和他拉一拉,把这沟租下了,咱办个养牛场。”董志军说出了任务目标。

苏晓娥一惊,忙问:“老话说,带毛的不算财,养这种东西风险太大了吧?”。

“你这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了,上级有无息贷款,再就是肉牛的繁殖和销售,由县畜牧局派人帮咱弄,咱只需找个养牛的地方,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啊!”董志军回道。

随后,苏晓娥扭着腰肢去了我家,除了说一些对我父亲给儿童注射防疫针剂的感谢话之外,还盛情邀请我父亲,到她的饭馆品尝饭菜,给提点建议或意见。

从村中的事务方面,我父亲和苏晓娥是有合作面的,村里的妇女保健和儿童免疫,这都是我父亲的工作。

其实,我父亲对这位叔伯兄弟媳妇,并没有啥好印象,他只是哼哈地应付着她,盼着她早点滚蛋。

张家族里对苏晓娥都颇有看法,一个有夫之妇,总是和外人勾扯在一起,不清不楚的,这终究是让人厌烦的。

要是在古代,家长制实行的时候,她的这种行为够得上“浸猪笼”的惩罚了。

“大哥,我找您还有另外一件事,我想租您的长北沟,用这里来养牛,给我家永革找点事做,看看您能同意不?”她终于说出了想法。

责任制的时候,队里分山场,还是我用我的小手抓的阄。

整个队里,对于抓在那里最不在乎的就是我家。

那个时候,我家在夏季就使用液化石油气灶炒菜了,对于柴禾的需求不大,即使是冬季烧炕用柴,也总有患者给我家送。

人常言,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那时候,我的小手一抓,直接把最好的山场长北沟,给抓到手了。

长北沟是一条深长的沟道,两边的山坡上长满了榛柴、山杏、桦树等植物,靠近沟里有一处非常平坦的地带,过去是堆柴的场地。

自打分了长北沟山场,我家一次也未去割过柴禾,都是别人家到我家山场偷着割柴禾。

我父亲忙于出诊,母亲伺候我小妹,根本就没有人打理这处山场。

如果苏晓娥不提起,我父亲甚至忘记了长北沟是我家的山场了。

“永革家的,你先回去,等晚上,我和你嫂子商量一下,然后再给你话。”我父亲想缓一缓,再做决定。

等苏晓娥走后,我父亲就和母亲商量了苏晓娥的请求之事,可我的母亲并不同意。

“别人租都可以,就是不能租给苏晓娥,把咱家山场租给一个大破鞋,不正经的女人,我看不合适,再说了,这肯定是董志军的主意。”母亲愤愤地说。

“可是,都是本家子,这不太好吧。”我父亲面露难色说。

“没啥不好的,山场是咱家的,咱爱租给谁就租给谁,不租就这么放着也挺好,咱家又不差她这几个钱。”母亲的口风很紧。

第二天,苏晓娥带着我小叔张永革一起登门,她的意图很明显,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遭到我母亲婉言拒绝后,我那个窝囊的小叔,居然当场给我母亲跪下了,说:

“嫂子,您就发发慈悲,租给我家吧,晓娥有事业心,想发家致富,我也正好找个营生干,我给租金,您要是割柴禾,就去我家山上割,成不?”。

其实,我的母亲是个特别善良的女人,她一见张永革下跪,心立马就软了下来。

她忙把张永革拽起来,说:“行,看在你的面子上,就租给你吧,租金你随便给!”。

等周末我放假回家的时候,我家的长北沟已经租给了苏晓娥,白纸黑字的合同躺在柜子上,人家把一千元的租金也付过了。

为此,我哭了一鼻子,如果我在家,肯定会拼命阻止这件事的,决不能让苏晓娥得逞。

可现在,一切都为时已晚,木已成舟了。

说实话,很多非正常男女关系,无非都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罢了。

苏晓娥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自家的张永革是个绣花大枕头,中看不中用。她和董志军相好,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说实话,苏晓娥并未相中董志军的长相,可谁让人家是干部,还聪明绝顶呢。

就是这样,情人关系中,许多时候都是王八瞅绿豆,对眼。情人眼里总是能出西施的。

最近一阶段,董志军没事就往乡里跑,去和唐志高套近乎。

董志军善于捕捉信息,他已从孙长富的口中获悉,县里要下发一批给养殖户的无息贷款。

他的鼻子嗅到了钱的味道,而且这气味还很浓烈哩。

董志军往唐志高这里跑,无非是表达他发展产业项目的决心。

这是对唐志高调研的回应,重点是要表明他发展养殖业的决心,目标就是拿到贷款。

唐志高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大展宏图,急于做出点政绩的时候,他最喜欢董志军这种有思想,有头脑的村干部。

不像有的村,干部就只顾自家小日子,消极应付工作,对村里发家致富的事不闻不问不管,一副摆烂等死的样子。

“志军,来了,快坐。”唐志高见到董志军登门,就显得很高兴的样子,让他坐下。

董志军接过茶杯,没几句话,就把话题引向了发家致富,他说:

“唐书记,我想跟您汇报一下工作,可以吗?”董志军毕恭毕敬地说。

“好啊,有啥想法,就直接说吧。”唐志高笑眯眯地说。

“我想大力发展一下黑山嘴村的养殖业,我们有很好的山场,饲草资源也很丰富!”唐志高试探性地抛出了话题。

唐志高递给董志军一支烟,他自己把烟卷在桌子上蹲了蹲,然后说:

“好啊,最近,我正在为这件事闹心呢,上级为了推动养殖业,来了一笔无息贷款,问了好几个村,居然没人敢贷款。”。

“这等好事,咋会没有人贷呢?”董志军点燃香烟,抽了一口问道。

“都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带毛的不算财,怕出现病死现象后,还不起贷款,拉下饥荒。”唐志高解释说。

董志军小眼珠一转,立马来了精神,他紧接着说:

“唐书记,您把贷款贷给我们村吧,我们有发展养殖业的愿望,我们不怕赔钱,最好能多贷点给我们村。”。

唐志高笑了,说:“成,这件工作是上级的任务,要求必须尽快落实,款贷放不出去,还不行呢,你给我解了难题。”。

老人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这方面,董志军绝对属于很会哭系列的。

现在董志军养牛和贷款的两个目标,已经初步达成。

他跑回家,开始操办布置养殖场,然后,准备提交申请,办理贷款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