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35章 欧战

第35章 欧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35 欧战

然后他就明白,为什么皇太极没顾上找他麻烦,因为他在辽阳又打了败仗。突袭广宁也被王化贞,祖大寿等人死死顶住。按照凭城用炮的原则,在这里,皇太极也一样损失惨重,朱隶键损失的无非是一些炮弹和弓箭弓弩而已。两次战斗都大败而归。这两年皇太极可被燕国鲁国联合恶心坏了。自然没顾得上背后支持的大明王朝。

正是如此他逃过了一劫。但是皇太极的一群幕僚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宁完我等人立即给他出了一个”断翼挖心“的战术。

羽翼就是说看起来比较强大的两翼的察哈尔部和朝鲜王国。但实际上他们却知道,燕国和鲁国才是短小精悍。察哈尔和朝鲜看起来大,军队规模也吓人,反而很好打垮。

这就是一个新锐政权和腐朽政权的区别。

然后朱由检对于皇太极接受了高鸿中,包承先,宁完我等人的断翼挖心战略以后,并没有太在意,关键是满洲国内保密做的远远比臃肿庞大的大明官僚体系好。御史言官没有取消以前,他们的大嘴巴,或者说为了讨好国内各个阶层,故意说出去,好让士林指导他们“不畏强权“积极为各界人士争取好处,比如不让皇帝征收各种税收,一样。

朱由检虽然忌惮重用汉人谋略精英的皇太极的变化。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没有这些转变,多尔衮要取得关内大明朝各界儒林的支持可就没那么容易,比如疯狂屠杀辽东百姓和把辽东官宦子弟当做奴隶践踏的努尔哈赤,就很明显得不到广泛支持。

他的待遇还不如完颜阿骨打。

但是皇太极改变了这一切。他开始重用那些狡诈如狐狸的汉家文人们。投靠来异族,早就没了礼义廉耻的汉奸文人们,也比伺候大明朝更加恭顺更加智计百出。在大明,他们是主人,要求皇帝按照他们的来,不然动不动就要撞死在金銮殿威胁一下。可在杀人如麻的满洲,他们果断怂了,不去挑战鞑子君主的耐心和忍耐力。

正是如此尿性,朱由检不得不改变用人策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汉人文人们,如此不要脸,如此没有道德底线。

可能说从朱熹灭绝人性的提出了灭人欲的理学盛行开始吧。儒生发现,按照朱熹的高要求,基本上做到不太容易。于是就开始出现”说一套做一套“。逼得王守仁不得不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学“加以改造。

可最终情况还是理学是绝对主流,大家都习惯了这么来。习惯了无耻以后。看见大家都一样。于是就不再去研究心学有什么好。

然而直到崇祯帝朱由检即位,一切都被改变,朱由检就要求你们”知行合一“言行合一。一切不能做到的大话,都是吹牛逼。

反正你敢说,我就敢信,因为做不到,呵呵,把脑袋留下就好了。在皇帝面前吹牛逼,那不叫吹牛逼,那叫”大不敬“,那叫欺君之罪。属于”十恶不赦“里面的一条就连国家大赦,也跟你没关系的重罪。严重被株连九族也很正常。

然后,所有大臣都发现,原来那么来,不行了,皇帝太年轻,太认真,还是个数据党。锦衣卫,青衣社,东厂,以及内阁,六部等的数据,就会明明白白的告诉皇帝,你说的和做的有什么区别。

然后,如果你吹牛逼了,那么就会很悲剧。原来喜欢用道德绑架皇帝的御史言官被打倒了。没人再会给他们求情。

于是凄凄凉凉就必不可免。

最后,朱由检忌惮皇太极的变化,他开始重用汉臣,同时改善投靠他们的汉人的待遇。这就给了其他不得志,或者打不过的明军退路。打不过可以投降啊。反正过得也不错。历史上皇太极以后,明军投降就明显没那么大顾忌。

比起努尔哈赤动不动杀降,皇太极很要脸,他极力维持他的满汉一家亲的共主形象。

可以说这个人把满清带到了政治层面。而不再只是纯粹的割据政权,反叛异族君主。他还谋求中华区的霸权和大一统地位。

这从秦始皇开始,就成了几乎所有有志君主必然要干的事。

不过忌惮归忌惮。朱由检除了紧张兮兮新的时候,召开了会议,强调了,满清这样变化的”威胁性“危害性。要求他们拿出应对办法。

温体仁周延儒等人自然也要陈述自己的应对办法。套路很简单,用它早就在澳洲就提出并且发扬光大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理论对各界进行洗脑,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玩意成本很高。主要办法就是:教育部门在14省推行义务教育,大概用九年,对一个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种洗脑,可比宣传部门通过报纸和各种大字报等手段进行宣传,更加效果百倍。就是成本太高了。

但朱由检毫不犹豫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不仅播巨款给各省建立不低于一所的综合大学,还给全国几百个州都建立多家中学。各县的小学也如如此。可惜刚开始。还来不及推广到全国乡村。后世华夏每个乡村都有小学,中学,那可是建国几十年国家在那个特殊体质下建立的。都知道苏联体制的僵化死板,可没有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权体制,华夏想要实现全民义务教育,估计太难了。至少朱由检就不觉得,那些泥腿子会让家里的劳动力(小孩)不帮着家里干活,还要出钱去读书,去花钱买各种资料。这简直不太现实。固然明朝读书人地位很高,要当官必须读书,科考。

可是太多人有”自知之明“。于是就直接放弃了。不让孩子去。

在他无法负担免费义务教育的时候,和后世类似的收费义务教育就必然是主流。这种情况,也把很多人拒之门外。

朱由检能做的就是让礼部,组织官员宣传,组织官员推广,劝说。自然没忘记立法,强制执行。

在这里面尤其是女孩子的教育权最难办,别看有秦良玉当四川总督的例子。可全国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赔钱货,需要”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个任务,任重道远,朱由检安排下去后,就是礼部官员们的事情了。他只需要得到一个他要的结果。作为给他打工的礼部上下官员,就要有这个觉悟办好。不然那高工资,那么多权利,你以为白拿。

朱由检没有关注1629年下半年没有发生皇太极第一次挖心战术执行,也就是入关抢劫,一度包围了北京城,还把守得关宁防线固若金汤的袁崇焕这个死敌坑死。朱由检也就不在意了。

按理说他现在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军队也在他培养的大量新式军官下,训练了百万大军。完全可以发动反击,如萨尔浒那样。没必要看着满清越来越强大。

这个你就不了解当时朱由检看到的东西了。

连续三年持续的天灾以及人祸,可以说整个北方都处于一种非常容易崩溃的局面。

这种局面不仅仅只有大明如此,甚至大明还能从南方通过河流比如长江,汉江,通过运河,当时直通南北两京的运河可没有堵住,南来北往络绎不绝。是最繁忙的水路。漕运总督就专管这个。如今大海船时代来临,大量购买的欧洲西方战船,以及仿制的各种大海船,大帆船充斥沿海港口,繁忙的比运河还夸张。运河运力有限,但海运无线。

这种调动,实际上朱由检就能保证大量南方粮食进入北方。包括北方各省的”粮食换食盐“政策,最为靠谱。

北方五省不仅仅可以稳定住物价,也还能支援更远的藩国们稳住局面。自然不会是免费的。建国的北方八大藩王迅速在两三年就被这群人敲诈得干干净净,在中原14省的土地豪宅,早就被换成他们需要的武器和粮食,其中粮食还比武器更重要,不然陕北秦王的危机,他们都要经历一遍。

而这些藩国还能从大明购买,那么敌对的蒙古和满清列。自然被朱由检寄出了后世美国经常干的:制裁,尤其是经济封锁。至于其他先进武器,那都是不能卖的。具体执行着就是直隶总督府和燕国,鲁国两大藩国。

在海陆封锁下,满清的百姓同样很凄惨。他们的经济更加脆弱。当酷寒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要过分的时候。他们连打猎,都可能出去了就回不来,路上冻死了。

历史上1629年皇太极也就是因为国内经济崩溃,不得不去抢劫比较富庶的明国。并且取得了辉煌成果。

随后1634年第二次,1636年第三次,1638年第四次,这次多尔衮有点狠,抢了46万多人的精壮妇女,和牲口,顺便把明末三大名将孙承宗灭了族。

1642年第五次,这一次也有人口36万九千。其他牲口高达32万多头。

在经济上补充了人口和财力的同时(这还不计算八旗军装入个人腰包的财富),也谋杀了据考察在一千万左右的人口。对于被评估有两亿人口的大明。一千万不多。

但实际上,他们大多不是战死的。而是因为粮食被抢走,财产被掠夺以后,过不了这个坑人的1629年的小冰川时代的酷寒而饿死冻死的。

凡是没有冻死的,由于皇帝没钱救济,毫不犹豫抛弃了他们,加入了李自成的起义军,自己抢粮食。他们抢走了其他人的粮食,结果导致更多人饿死冻死。五次挖心战术以后。北方基本上就崩溃了。完全没了秩序可言。都在为了活下去搏斗。1642年以后,只过了一年半,1644年初,大明就彻底崩溃了。然后五次如果屠杀无数人的 强盗在1644年摇身一变成了为崇祯报仇的助战义军。再也不提前面五次干的那些缺德事。反正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

就连后世被包装的唯美的清宫剧主人公,那都是一个个英俊潇洒,楚楚动人。

而看他们的人估计都想不到,这群人在明亡清兴这变革的六十年。到底直接间接地害死了多少人。而这些人和那些看着发笑的观众,估计还是直接和间接地”祖宗和后人“的关系。

都知道抗日神剧歪曲历史,可是清宫剧又何尝不是。为了收视率,误导一下不知情的老百姓不很正常。

比如”小燕子“和紫薇格格的皇阿玛乾隆,不就派兵屠了大半个新疆。绝对不那么慈眉善目。而是刽子手。

所以朱由检一直以来都非常”心狠手辣“。

做事有些不太计较后果。

他要做的就是达到他要达到的效果。

所以发现皇太极没有来,借出来警戒后。该干嘛干嘛。时间对他有利。他的改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比如如今已经基本上被他砸钱改造成”新式陆军“。就是按照刚刚出兵的北欧霸主,”波罗的海帝国:瑞典的陆军,打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