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国医兴汉 > 第50章 血染殿前

第50章 血染殿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国医兴汉!

“啊~~”

景福殿外,响起了诸葛蕾错愕的惊叫声。

三人听到小黄门报告,匆匆朝门外走去,才跨出殿门槛,就看到殿前阶梯下有一人躺在血泊里,胸口鲜血汩汩直冒,衣裳被染得通红,四肢在一抽一抽无力蠕动。

咦,那人有些眼熟啊,在哪里见过?

哦,那不是守卫内宫门口的将军吗,怎么会在这?

进来时和董承眉来眼去,窃窃私语了不少时间,神色变来变去,有时严肃,有时大笑,离开时还相互对视行礼。

没想到转眼间就失去生命,真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可悲可叹。

而行凶者,手握刀柄,刀尖向下,滴滴红色液体深入地下,夺人心魄。

他低眉颔首,朝地上吐出一口口水,将凶器丢到尸体身旁,“哐当”声响引回众人目光。

此人,正是曹操!

“陛下无须惊慌,城防卫尉吴铅意图谋反,已被臣拿下。你们还愣着做什么,拖出去喂狗,你,把地擦干净!”

身后走出两军士,一人抬手一人抬脚,把吴铅尸首扔到宫城之外去了。被曹操安排擦地的小黄门,战战兢兢端来水盆抹布,头埋进了双臂,只留个后脑勺,屁股一翘,擦起地板来。

见如此场景,董承满面震惊,随即一丝落寞闪过脸颊,牙关紧咬,从齿缝中吐出几个字:“陛下,曹……曹司空他……!”

不过很快,董承眼神归于宁静,嘴角扬起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下,吴子兰将军,就会死心塌地跟我上同一条船了。

他想起前几日,让儿子董权去联络那几人,姓吴的还在犹疑不决,说要再斟酌斟酌。所以今日进宫时,见到吴铅值守,自己便拉他过来,让他无论如何一定想方设法拦住曹操,以曹操脾气,会不会发生点什么,也未可知。

哈哈,这算不算借刀呢!

眼前景象让汉帝震惊不已,他始终是没想到,曹操敢在殿前行凶,就算真的是吴铅谋反,那也应该是交给廷尉去解决,还轮不到他管土木工程的曹司空痛下杀手!

更何况,既然能够被安排做廷尉,保卫皇宫这么重要的职务,肯定是值得信任的人,又怎么会轻易谋反呢。

汉帝被曹操强大气场吓得后退一步,靠在董承身上,双腿有些软,他撑住不让自己倒下,深吸一口气,努力镇定下来。

“曹司空劳苦功高,来,进殿叙话!”

站在阶梯下的曹操,缓缓抬起眼皮,深邃眼神中透出丝丝坚毅,他没有直接搭话,而是举起沉而重肃的脚步,每上一步,阶上君臣心便紧一分。

像是过了半个世纪,汉帝背上被细细汗液浸湿,额上悬挂着一颗摇摇欲坠的水珠,似乎轻轻移动就会掉下来。

曹操打量汉帝片刻,却将视线转移到董承身上,以温而不怒的语气问道:“国丈,经常出现于陛下身边,不知何故?”

董承急忙向前走了几步,到曹操面前行礼:“承蒙陛下召见,因念旧日西都救驾之功,御赐我锦袍玉带。”

董承不自觉将衣带裹了裹,手停在腹前玉带上,食指来回轻敲玉带中间。语气的迟疑,让曹操有了一股思虑。

他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出:“那李繁的锦衣玉带呢,也是西都救驾之功吗?拿过来让我看看!”

李繁看在眼里,知道以曹操高智商的性格,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打发了。董承还好点,汉帝心理素质有些欠缺,遇到事情满头大汗,是个傻子都能看出来有问题。

所以,他想,躲躲藏藏不如直接了当,可能还能蒙混过去,不然曹操一个下令,搜出点什么东西,他们就会和吴铅一样,一命呜呼了。

他直接扯下腰间松松垮垮的玉带,绕过曹操走到身后的士兵面前,伸手抓住刀柄,一用力将刀拔出来。

“曹司空,借刀一用。”

突如其来的的操作把身后的士兵整懵了,立即拔刀相向,生怕伤及曹操。曹操倒也从容,举手示意让他们退后。

见曹操不干涉,李繁一手拿刀柄,一手稳住刀刃,让两个士兵一人逮住玉带一边,他手起刀落,将玉带从中间间隙切割开来。

不得不说,这刀是真锋利,刚刚自己使出吃奶的力气都没有撕开的玉带,这把刀轻轻一喇就开了。

将带割开,李繁一股无辜天真的表情看向曹操,又装模作样在地上翻找,来回几次之后,反问汉帝说:“陛下,玉带里谋杀曹操的诏书怎么不见了,你就刚刚给我的那个,是不是在国丈爷那里?”

旁边的汉帝和董承吓得脸都青了,就怕从曹操听完让士兵冲杀过来干掉二人。

“哦,还是先把我自己检查完,再搜国丈身吧。”

他随即又脱下汉帝所赐外衣,拿到曹操面前,从衣领翻找到袖口,到衣角,将衣裳完完全全展现给曹操看。

对于李繁脱下外衣,曹操并不觉得奇怪,而脱下衣服后,臂膀上露出个鲜明牙齿印,渗着血丝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慢着!当之,你这伤口,是何故啊?”

李繁低头查看,接着用四指在齿痕上擦擦,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了八颗牙齿:“哎呀,你不知道,诸葛蕾那小姑娘下嘴太狠了,对,就是今早上,突然间给我来一口,疼得我哇哇叫!”

李繁作势又要解开董承腰带,董承捂紧,以为衣带里面有汉帝发下诛灭曹操的诏书,害怕露馅,不敢轻动。

“够了,既然是陛下所赐,割破就是藐视圣恩了,曹某也不是嫉贤妒能之人,董国丈劳苦功高,值得赏赐一条玉带!”

董承瞬间松口气,懂得李繁以进为退的做法,也缓缓取下玉带,脱下锦袍,稍微叠了下,交给曹操。

“我俩体型相仿,不如将此玉带锦衣转赠于司空,不知意下如何?”

曹操接过袍子,放到身上前后比对,袖长衣长均较为合身,遂开怀大笑:“那我就收下了?等晚上再好生探究探究,衣带内是否别有乾坤!”

李繁接过言语:“对对对,从根源上将苗头掐灭。最好,曹司空穿上这锦袍玉带在宫里宫外走一圈,让大家都知道陛下是多么热爱国丈……啊不,热爱曹司空!”

曹操愣住,转念一想,笑盈盈将衣带还给董承:“曹某一时戏言,国丈请别当真。圣人有言,君子不夺人所爱,国丈功大,陛下厚恩所赐,我怎敢相夺。”

汉帝见此,也轻呼出口气,说道:“曹司空为国之重臣,理当恩赐,随后朕必定厚赏。曹司空目光锐利,想必也知道吴铅断不会谋反……”

曹操回头看了一眼被拖走的吴铅尸首:“陛下明鉴,卫尉吴铅无故阻拦,甚至将刀架于臣脖颈,臣为求自保无奈动手。陛下既知吴卫尉为忠臣,念其有功无过,臣以阵亡军例抚恤,陛下可放宽心。”

事已至此,责任是难以追究的,只能不了了之了。

“就按照曹司空意思办吧。哦,对了,曹司空今日到此,可有事启奏?”

曹操如梦初醒,今日李繁被董承强制性带入宫中,他还需要李繁找到诸葛亮,拿到太公遗篇。

他理好衣服,半跪下去,抱拳说道:“陛下,臣日思夜寐无时无刻不在为振兴汉室,天下一统出谋划策,今日机会来了。张济身亡,宛城正值权力交替之际,是收复最好时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