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返1987 > 第140章 防患于未然

第140章 防患于未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返1987!

第140章 防患于未然

其实,李前程也有着另外的打算。

早点退休,带着姜玉婷去环游世界。当然,无论是哪种打算,钱是理想的根本。

对于这个社会,他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

在这之前,其实他并没什么担心,作为前世的金融大鳄,重生过来无非是再一次白手起家,一切轻车熟路。

但现在他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有些细节没有考虑进去。

自己创业那会儿,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政策风向,都是偏向于个体户的。

眼下则不同,还有着许多的条条框框需要去遵守,让自己束手束脚。

比如雇工问题。

雇工是政策的红线,相关文件明令禁止。

一想到这个,他就有些头大。

黄海军的事情倒是其次,关键是,石头这帮村里的小孩,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自己的雇工。

这么一来,自己雇人的问题就实锤了。真要是被有心人揪着不放,那自己就要被打上一错再错的惯犯标签。

这个问题,很严重。

白天的时候,他不想让三姐担心,所以把问题说的比较轻。到了晚上,就有些发愁。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傻子”瓜子。

傻子,叫做年广久,是个Ah人。炒瓜子,也炒出了雇工问题。

相传这人四十二岁的时候,炒瓜子炒出了口碑,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两千甚至三千斤瓜子。

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陆陆续续请了一些无业游民来帮忙,到了后来,有了固定的十二个帮工。说是帮工,也就是雇工。同样涉及到了雇工问题。

既然是雇工,那在大众眼中,就存在着剥削问题。

可是傻子怎么会剥削呢?

这个年广久,平生只会写五个字,分别是自己的名字,“年广久”还有就是“同乙”。

他七岁在大街上捡烟头为生,九岁当童工学经商。十三岁,接手父亲的水果摊,勉强度日,维持着生计。

这样的一份履历,任谁看了,都知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底层穷苦人民。

这样的人,雇佣劳工,算不算剥削呢?

李前程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沉积了几十年的记忆也浮上心头。

无独有偶,上述情况的个体户,在全国应该已经出现了成百上千人。雇工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也困扰着高层。

这和社会意识形态有冲突,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政策问题。

他想起来,直到一九八一年前后,傻子瓜子的事情才有了初步的定论,上面认为,年久广是跨队承包。

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他的收入比别人高,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不存在剥削。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定论,并为完全尘埃落定。整个八十年代,雇工的问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解决。

直到一九八八年的十二月份上下,雇工与剥削的概念,才确定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简单而言,就是还要再等上一年,雇佣劳工才能算是正当经商行为。

但李前程能得到那个时候么?

显然不能。

经商比得上是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赚头,后面跟风的人,甚至连口汤都喝不上,根本就没有搞头。

李前程清晰的记得,从自由经济改革开始,也就是今年的十二月份,随着江浙一带,作为工商个体户试点城市的开启,全国上下的个体工商业将会迎来一波爆炸式发展。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批有头脑的商人开始崛起,然后蔓延至其余的各个行业。

他当年就是乘着这股改革的春风,赚到的第一桶金。

回想起来,如果当初能够有足够多的信息和渠道,那第一桶金,应该会来的更加轻松。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道起跑线,无论如何,不能落后于人,一定要抢得一个先手!

想到这里,李前程的目光逐渐坚定起来。

黄海军,石头等人的问题,首先不能张扬,其次要妥善处理,避免被有心人利用,自己在阴沟里翻船。

仔细琢磨了片刻。

他眼前一亮,想到了变通之法。

全国工商局明令禁止雇工,但却没有禁止合作。

那我就以合作的名义,去规范黄海军和石头等人的接触。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而已,其余的一切照旧。

当然,既然是合作,那么酬劳,就不能再以发工资的形式,而因为以分红的说法来进行。

反正,上面也认可,多劳多得。那我比他们拿得多,也是没有争议的。该给他们多少,还给他们多少。这个不变……

“嗯……”

姜玉婷此时翻了个身,压在了丈夫的身上,呓语了一声,迷迷糊糊地嘟囔了一句,“还没睡啊……”

“马上就睡。”

李前程将老婆往旁边推了推,替她盖上了一层薄薄的被单。心中的担忧放缓了下来,继续考虑着后续。

用合作的关系替代雇佣,用分红的方式替代薪酬。

这方法十分可行。

但还是得低调一点才行。无论是黄海军,还是石头他们,明天得统统交代一遍,统一一下说法。

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自己挣了钱。就连那些地皮无赖都找上了门来。

这种情况下,难免有嫉妒心重的,人一旦眼红,折腾出什么幺蛾子,那是肯定的事情,不得不防。

思虑再三,李前程觉得,只是一味的低调,还是不够。得更甚一点。

哭穷!

没错,就是哭穷!

他大致地考虑了一下,最好是让家里人陪着自己演一场戏。

眼下十里八乡的没什么反应,不代表他们日后不眼红自己,得把这种可能性打消掉,才是正理。

李前程要让附近的人,都知道,他练摊这生意,只是刚开始的时候赚了些钱,后面都是亏本。

家家户户的小孩跟着他,每月能拿几十块,这种便宜事情,是因为他仗义,而不是因为他赚了钱。

如此一来,红旗公社的社员们才不会滋生出不满和嫉妒的不好情绪。

李前程要做的事情,是让他们心中有愧,防患于未然。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三点,他又将前前后后的事情考虑了一遍,才彻底放下心来,睡了过去。

第二日。

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李前程和李三妹两人,一人架着骡车,一人骑着自行车,载满六百斤秘制河鲜,去了县城。

七点半,赶到国营饭店门口时,刚好碰上了徐东来。

国营所长的视线落在了李前程身上,在他那睡眼惺忪的脸上打量了一眼,嘿嘿笑了几下,“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兄弟,昨晚没怎么睡吧?”

听见他这么问,李前程知道对方想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