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小郎君 > 第193章 县试开考

第193章 县试开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小郎君!

如今一切都晚了,再想去京城里搬来救兵,来不及了。

苏小小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了,等到县试结束以后,嫁给李甲做妾。

在县试开始以前,苏小小曾经找来了赵庆,说明了李甲的人品败坏,不想让杜十娘嫁给他做娘子。

现在就连她自己也要嫁给李甲了,还是嫁给他作妾。

苏小小心里已经彻底的绝望了,狠下心来做出了一个决定,等到嫁给李甲的那天。

投河自尽。

赵庆坐在号房里,通过了县试的搜检,摊开了笔墨纸砚准备开始参加县试了。

随着吉时的到来,贡院里的差役开始分发本次县试的考卷,依次发放在所有的考生手里。

赵庆摊开考卷看了一眼,抬头的一题,不出意外是写两篇八股文。

第二题是要求写一篇五言六韵的试贴诗,与全凭个人才情写出来的诗词不一样,试贴诗在题目、诗文写法上有着固定的格式。

赵庆早就在贺双卿的敦促下,见识了各种八股文破题的法子,只是略微看了两眼题目,提起毛笔写在了一旁的桑皮纸上。

等到作答完毕,再把桑皮纸上的答复,誉写在考卷上。

也不知是碰巧,还是故意安排。

李甲的号房就在赵庆的隔壁,扭过头去,看了一眼隔壁的号房。

号房中间,用砖瓦墙隔了起来,双方看不见。

他脸上还是露出了轻蔑的笑容,暗道旁边的赵庆还真是无知所谓,竟然想从大姓望族的手里夺走县试第一名的案首。

简直痴心妄想,也不想想,为何大姓望族可以把持朝廷里的重要官职。

在朝为官的官员,大多也是大姓望族的出身,很少有像他这般的寒门子弟。

李甲接过来考卷,仔细看了两眼,没有先在桑皮纸上写一遍破题,再三修改过后,誉写考卷的官青纸上。

他早就在家里见识过本次县试的考题了,考卷上的两篇八股文,前前后后进行了好几次破题。

关于县试八股文的破题,早就熟记在心,不需要在桑皮纸上打腹稿了。

李甲提笔便写,用很快的速度连续写完了两篇八股文,还有试贴诗。

县试第一场的正场,只用了半炷香时间,便完成了。

接下来便是第二场的考卷,一般来说是默写一段《圣谕广训》,或者是写一篇策问。

李甲的伯父李林甫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早就把科举的考题泄露给了侄儿,他知道第二场是默写一段《圣谕广训》。

具体是哪一段,没有透露出来。

也不用透露,李甲早就背的滚瓜烂熟,随便哪一段都能轻松的默写出来。

何况还是默写新的《圣谕广训》,县试的第二场,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轻松应答出来了。

偏偏《圣谕广训》还在县试里占据着很大的评判,《圣谕广训》里有一个圣字,说白了就是天子说的话。

科举考试看似是给朝廷选拔贤才,其实是给天子选拔忠心不二的官员,能否默写出来《圣谕广训》便是重中之重了。

李甲忍不住笑了:“贡院里的考生估计这会儿都在默写第二场的圣谕广训,毕竟在他们的想法里,早就把圣谕广训背得滚瓜烂熟了,可以轻松默写出来。殊不知,今天颁布了新的圣谕广训,房师在批改考卷的时候,只会以新的圣谕广训为主,做出评判。”

李甲想到这里,不免悠闲了起来,拿起考篮里的一张蒸饼,就着茶水慢慢的吃了起来。

以李甲家里的富贵,从没吃过又干又硬的蒸饼,这是普通老百姓常吃的吃食。

由于难以存放,又不容易刺激肠胃,引起了考生的痢疾。

贡院里每逢科举考试,准备的吃食多是蒸饼,还有一壶茶水。

李甲过去见到蒸饼,拿来喂家里的狗,都嫌弃蒸饼过于低贱了。

现在吃在嘴里,却是津津有味,颇有一般风味。

只在于一点,他今天吃进嘴里的蒸饼,不是一般的蒸饼,是县试第一名案首的功名。

整个贡院里,只有他能够品出蒸饼真正的滋味了。

其他所有的考生,应该都是匆匆忙忙吃上几口蒸饼,赶紧默写第二场的《圣谕广训》。

无论赵庆等考生默写的再是准确无误,依旧是出错,不怪他们自己,只怪没有李甲这般的身份和背景。

李甲还没吃完手里的蒸饼,第二场的考卷分发了下来,放在了案头。

他悠闲的铺开了考卷,依旧是没有提前写在旁边的桑皮纸上,准备直接在考卷上默写一段圣谕广训。

可是当李甲打开第二场的考卷,瞬间就傻眼了,愣在了原地,手里的蒸饼掉在了地上。

他嘴里的蒸饼也咀嚼不下去了,干愣着站在原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没过多久,李甲的脑门上冒出了冷汗,想要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

却忘记了嘴里还有没有咀嚼完的蒸饼残渣,瞬间把所有的蒸饼残渣吸到了喉管里,引起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险些把他呛死,不停的剧烈咳嗽起来。

贡院里的差役,依次站在号房的附近,保证视线可以看到房里的每一名考生。

防止有人徇私舞弊,提学官衙门追查下来,差役的饭碗可就不保了。

站在附近的两名差役,听到李甲号房里的动静,立即看了过去。

还有几名负责巡视的差役,刚刚从他的号房路过,又折返了回来。

几名差役上上下下审视着咳嗽的李甲,没有关心他的身体到底是怎么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告诫他不要影响了其他的考生,如果再做出奇怪的行为,就把他当场打出考场。

李甲只能赶紧喝了一口茶水,憋的脸色通红,勉强把喉管里的蒸饼残渣给咽了下去。

他愣愣的坐在号房里,喃喃自语了起来:“怎么会,怎么会是策问。”

科举考试的第二场,一般来说可以是默写《圣谕广训》,也可以是换成一篇策问。

依照以往的县试经历,多半是在第二场里默写《圣谕广训》,很少出现回答策问的时候。

小汴京又是一个擅长科举制艺的府县,为了保证当地读书人忠心不二,默写《圣谕广训》的可能更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