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小郎君 > 第182章 第一次见杜十娘

第182章 第一次见杜十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小郎君!

赵庆有所耳闻,小汴京每逢科考,就会出现一种叫做红叶传情的习俗。

红叶传情原来是指京城里的女子,在红叶上写着情诗,放在金水河里,顺着水流流去,最终流到一名读书人的手里。

小汴京的红叶传情,明显不是男女用红叶表明情意那么简单了。

苏小小拿出了一张红纸,还不是一般的红纸,是用来染红嘴唇的胭脂纸。

上面还有着苏小小的唇印,让香儿拿了过去,放在赵庆面前的红木半月桌上。

赵庆看着桌面上的胭脂纸,带着唇印,心脏莫名的‘怦怦’跳了起来,拿在手里仔细看了起来。

苏小小坐在青帷幔里面,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见了赵庆拿起胭脂纸的动作,脸靥瞬间就红了。

她只是想着把胭脂纸放在赵庆旁边,继续说出接下来的话,更好理解。

只是没有想到,赵庆居然拿在了手里。

上面还有她的唇印,羞死个人。

苏小小压下心头的赧颜,继续说了起来:“小汴京的红叶传情,与普通的红叶传情不一样,每逢小汴京开始科考,汴京船娘便会拿出一只只红封子,押宝某一位读书人高中了县试案首。奴家往年没有参与过这件事,今年破了例,也参加了红叶传情,拿出了一些银两压在小郎君身上了。”

香儿听到小姐说的一些银子,不乐意了,帮腔说了一句话:“小姐哪里是压了一些银子,分明押宝了足足五千两银子,已经是小姐一半的积蓄了,这笔银子要是没了,还不知道多久才能给自己赎身,小郎君千万不能辜负我家小姐的期望。”

赵庆拿起松花釉茶杯的手掌,僵住了,没想到红叶传情是这么个意思,更没想到苏小小直接在他身上压了五千两银子。

赵庆信心十足的说道:“苏小姐放心,赵某不会让你失望,这一次的县试案首,势在必得了。”

“呵呵。”

这句话落下,那名妖娆女子发出了吃吃的笑声,不是在笑话赵庆的大言不惭,用她那更带着几分妩媚的嗓音说了一件事实:“小郎君可不要放松警惕,以至于小小妹妹损失了一半的赎身银子,没了这笔银子,可就耽误了她的前程。倒不是奴家有意打击小郎君,只是在于小汴京的文风不盛。”

赵庆明白那名妖娆女子的意思,文风不胜对于任何府县来说都不是一个好词,对于小汴京来说却是一句夸赞了。

正是因为小汴京的文风不盛,出不了几个才子,小汴京出现了一名又一名擅长八股文的考生。

小汴京的考生年前霸占了燕蓟府府试的金榜,也霸占着京州乡试的金榜。

燕蓟府府试金榜上的秀才,有五成全都是来自于小汴京,这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数目。

燕蓟府是个大府,有着十几个县,小汴京占据了一半的秀才名额,剩下所有的县才占据另外一半。

小汴京的考生更是在京州的乡试里,占据了三成的举人名额。

数量减少了,只是占据三成,却更为惊人了。

京州是大雍王朝众多州府的大州,拥有十来个府,每个府都有十来个县。

一个小汴京的考生,却占据了整个京州三成的乡试名额,可见小汴京读书人在科举上的本事。

难怪会文风不胜了,小汴京的读书人全都在琢磨八股文,当然会造成出不了几个才子的情况。

京州的读书人总是拿文风不盛来讥讽小汴京,说是讥讽,心里大多是羡慕。

赵庆忍不住询问了一句:“不知小娘子押宝了哪一位读书人。”

妖娆女子又是吃吃一笑:“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别总是一句一个小娘子,听着怪生分。小郎君喊奴家一句杜十娘,便可以了。”

杜十娘?!

赵庆早就听说过小汴京四绝里的杜十娘,知道她的容貌与苏小小不相上下,尤其擅长一曲惊鸿舞,俘获了不知多少京城权贵。

杜十娘这段时间以来,经常前往京城,教授宫里的贵人,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杜十娘了,留下一个遗憾。

不曾想,在参加县试的前夕,见到了杜十娘。

还是在苏小小的游船画舫上,这么说来,今夜有两位小汴京四绝陪着他。

当真是荣幸了。

赵庆得知青帷幔后面的妖娆女子是杜十娘,对于她押宝了哪一名读书人,越发的期待了。

杜十娘说出了一个让他感到意外,却又十分合理的名字。

“李甲。”

赵庆认识的小汴京读书人不多,李甲这个名字却是有所耳闻。

对于杜十娘押宝了李甲感到意外,在于李甲这个人在小汴京里确实是一位颇有学识的读书人。

在众多小汴京读书的人里算得上前十,但还不是案首呼声最高的那人。

没有感到意外,是因为李甲的身份,他是钞关御史李林甫的侄儿,在整个小汴京的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税监太监的侄儿了。

到了钞关御史和税监太监的层次,低了一些,只是在参加宴席的时候坐的位置不同罢了。

两人的地位其实大差不差,没有太大的区别。

赵庆点了点头,似是赞同杜十娘押宝李甲的行为:“以李甲的身份和地位,写出来的八股文就算是与其他呼声很高的读书人一样,凭借御史李林甫的面子,主考官应该会把案首放在李甲的头上。”

杜十娘看着赵庆衣服淡然的样子,惊咦了一声,勾起了她的好奇。

在小汴京里做了这么多年的四绝,她深知男人喜欢争风吃醋,尤其是在漂亮女人面前。

杜十娘当着已经有了小汴京第一才子名声的赵庆面前,说出了押宝李甲,明摆着是在说更加看重李甲的才华。

按理来说,赵庆这个时候应该争风吃醋了,说出一些贬低李甲的话。

踩在李甲的脑袋上,体现他的才高八斗,获得美人的青睐。

赵庆没有一点争风吃醋的样子,反而是点了点头,赞同了杜十娘的这句话。

这就让杜十娘感到奇怪了,眸子不停的打量着他,似乎是想看看赵庆的举动怎么如此的不同寻常。

这些年来,她第一个见到这般与众不同的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