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 第536章 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第536章 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开局被李二模拟发现了!

【训话过后,殿下宣布散会,前往老师的办公室。】

【殿下叮嘱道:“今日学堂开学,甚是开学,希望诸位尽心尽力,为大唐培养国之栋梁。”】

李世民面色微红,深吸了两口气之后,压制了激动的心情,继续看了下去。

只是这么一看,他很是有些不解:“这国之栋梁??这怎么培养成国之栋梁?”

【一众老师皆是不解,孙思邈站出来道:“这都没有考科举的资格,如何能够成为国之栋梁?”】

【殿下反问:“难道一定要考科举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李世民皱着眉头,倒不是他鄙视什么的,只是这身体都残疾了,手不能提,甚至路都不能走,这如何能够成为国之栋梁?

【“倘若药师发现能治鼠疫的药,将药献给父皇,救人无数,算不算是国之栋梁?”】

【孙思邈答道:“当然算!”】

【殿下言:“倘若铁匠发现另外一种锻造方法,能够将铁的产量提高,算不算是国之栋梁?”】

【孙思邈回答:“自然算。”】

【殿下意味深长道:“做国之栋梁的办法很多,不一定在于做官,而做官的又不一定是国之栋梁!”】

【“反倒是因为太多人去考科举,去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才让这些技术难以得到发展。殊不知朝堂上的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唯有流入千家万户的技术才能流传千古。”】

李世民张了张嘴,很想反驳李佑,但现实就是李佑说的非常的对。

比如让袁天罡成立良种司,派了儒家人去之后,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按照李佑的说法,难道朕要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李世民有些犹豫不定,因为他觉得如今的良种司,农具司,农药司,似乎已经够了!

而且···如今除了良种司以外,其他的两个好像没出成果,一直饱受朝廷的谏言。

一时间,他犹豫不定,只得将此事暗暗记下。

【一众家臣皆被说服,孙思邈更是直言殿下有理。】

【事后,马周询问殿下:“这三句警世名言从何处来。”】

【殿下含糊其辞言说忘了,转而问起:“今天学生上的什么课?”】

【孙思邈言:“按照殿下所言不能死读书,当文武双全。】

【课程是上午学,下午习武和实践,当文武双全。还根据孩童的年龄和能力,划分了年级,虽然教材只有一套,但教授的速度不一样,殿下可要去看看。”】

李世民对此眉头微皱:“文武双全,倒是个好想法,不知道他们的课程是什么?”

李佑的文武双全课程,他虽然没听说过。

但有着大同小异,只比国子监的多了驯养牛羊之类的课程。

李世民翻了翻找到了几本小册子,上面写着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化学)。

他随手翻开了一本自然,只见上面写着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单位每秒多少米···

下面还有作业,初级题目是测量走路的速度等简单的题目。

“内容通俗易懂,还附带图片,还有简单的作业,用作启蒙的教材倒也不错。”

李世民又看到了一些简单的速度计算的题目,不由的点了点头,简单心算过后,立马就算了出来。

他有些自豪同时,但忽然意识到了这个概念的作用。

在这个年代是没有速度这个明确的概念的,只有很模糊的概念,比如箭如雨下。

正所谓兵贵神速,如果这个概念将军所掌握,那么小到行军前进,大到战局的推演都有巨大的用处。

他的脸色变得极为凝重,可以说作用极为巨大。

说着,他顺势看向了下方看到了写着难题,按照上述的公式测量出光的速度是多少??

他当即就蒙了,脑瓜子都嗡嗡的:“测量光的速度!?光也有速度?”

他仔细回想,从感觉上他可以肯定光那肯定是速度的,而且是极快的速度,可是只知道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这怎么测量呢!?

他思索了良久,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最后只得放弃:“真不愧为难题,太难了,这些学子想要完业怕是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将这些简单的教材放到了一遍,拿着信息看了下去。

【殿下让孙思邈在前方带路,不多时,便看到了老师教孩童拼音的场景。】

【殿下停留了片刻,担心打扰老师教学,便没有做多停留,只是对于空闲没有学生的教室,愁眉不断。】

【一众家臣几经商议,殿下忽然想到,或许可以让工人来读书识字。】

李世民皱着眉头,怎么还让工人学习!?

【一众家臣很是不解,工人上班已经够辛苦,哪里会愿意读书识字,而且学来也没用。】

【殿下言:“如今工坊诸多,需要读书识字的人也多,找外人不放心,不如培养一批人来。”】

李世民微微颔首:“原来是担心外人派探子!?”

虽然李世民能够理解李佑的做法,只是从心底觉得这只是太过廉价了!

【薛大鼎认为办法虽好,但工人不一定会愿意。】

【殿下言:“可别小看了百姓的聪慧,只要放出消息,怕是会挤破头。”】

【薛大鼎被殿下说服,允诺办好此事。】

李世民继续看下去,只见到了一片空白:“这就没了!?”

眼见这信息已经看完,李世民也只能作罢,将东西收拾好后,转头问着宦官:“朕的传召都发出去了么?”

“启禀圣上。”宦官连忙上前,回答道:“宋国公以及其他公卿都在等候偏殿等候。”

“嗯!”李世民起身整理了一番过后,急步走出了御书房,来到了偏殿。

一进门,长孙无忌等臣子纷纷起身行礼道:“臣参见圣上。”

“免礼!”李世民扫过在场的众臣,只见人人都面露焦急,显然这事不能再拖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开门见山的说道:“朕让众爱卿回去思索对此,众爱卿可能为朕献上良策?”

此言一出,在场的臣子们都低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相互推诿,显然都没想出什么办法,又或者有办法不敢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