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公元八世纪 > 第146章 论坛

第146章 论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公元八世纪!

“托木为矿采中心,汇泽为纺织基地,这两处地方作为三川道的治所,皆有不便之处。”海林察站在一幅巨大地图前面,独臂执杆,在向洪毅及其他同僚介绍其对于治所的考量。

“而坚昆寨位于叶尼河中上游,是曾经结骨国的中心,底蕴丰厚。道府若在此处,则即可富其地、驭其民,又可以为托木、汇泽之后盾,三城掎角之势,战略上也更为成熟。”

海林察显然是深思熟虑,侃侃而谈,“何况我看公子的铁路规划图,恰巧途径此处,将其建成货品集散转运中心,则对于振兴三川经济,将大有裨益。”

“如此三川,西有托木之煤,南有汇泽布匹,东有林原之木,北部诸民,蓄养牛鹿,奶酪皮毛药材野菌,皆可生利。坚昆居中调度,全局盘活,这新立之道,不仅不会拖累国家,反倒立成膏腴之地,拓疆前哨。虽然此地现在还未成为我泰华国土,但既有善策,对长镇将军顺利进兵黠戛斯,也有帮助。”

对此长镇深以为然,兵者,凶器也,有战便有伤亡。想那黠戛斯也是渔猎之民,生存艰苦,若有良谋,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符合洪毅的教导。

即便其贵族首领想负隅顽抗,只要对黎民大众有利,亦可师出有名,争取多数,使战局起始便朝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直至此刻,海林察深远眼光,方被逐渐认可,这道台一职,却也实至名归。

大局已定,剩余之事洪毅也就不再过多干涉。倒是汇泽正在如火如荼营建的纺织基地,需要好好整合一下。由于丝绸起源于中国,是以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用于丝绸纺织的手摇纺车和脚踏织机便已先后出现。原始织机结构简单,常见有腰机、竖机、综版式织机等。

盐帮之首杨定邦虽远隔千里万里,但缘于当年与洪毅的君子之约,心心念念的便是为泰华出一份力。此时身在汇泽的几百名织工绣娘,皆来自大唐江南,盛产丝锦之地,在投梭技术和蒸汽纺纱机研发成功之前,她们便将是纺织基地的灵魂。

而当初预留的倭国妇人,便是此间真正的劳动者。她们将在有序的培训、管理、监督下,“发光发热”。

海林察提倡的精细分工,就是要在这里,进行更系统的尝试。拣选、纺线、织布各自成立车间,独立管理,务求令汇泽的产出效率,独占世间鳌头。而洪毅也想趁此时机,与宜静将这富国之策的理论基础,研讨一番。

洪毅所知的国富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详细论述总结了生财之道,如社会分工、货币效用、劳动报酬、资本利润等。其中关于提高生产力、资源分配和国家财富累积的内容,曾令洪毅颇感兴趣,也便有些印象。

这些知识,提前了千年,在当下世界不知领先了多少,是以洪毅决定,还是与宜静多聊聊这生财之道,使国力强盛。

另外泰华国中,铜钱银锭几乎皆来自唐国,这铸造货币,才是真正的厚利。早有多人谏言,泰华当有自己的金银铜钱,如此一来,仿佛才算真正将经济命脉攥在了自己手中。

然而洪毅却在盘算开设银庄,发行银票,以黄金贮备为后盾,取棉帛材质,以眼下的雕版印刷的工艺,当可一试。只要不脱离实际,以物产为本,将来大宗贸易,方能畅行无阻。

而一本线状新书,正捧在洪毅手中,令他读的不能自拔,此书名为《荀子》。其中一篇富国的文章,虽说没有富国论那般浅显易懂,却更显深邃,除却利益的阐述,还有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诸多道理。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洪毅朗朗读来,却是对华夏祖先的智慧,更加的推崇起来。

天地万物,同处一个空间,但形体各不相同,它们没有固定的用处,却对人们都有用,这是一条自然的规律。人类群居在一起,同样有追求,但要求获得满足的方法却不一样,同样有欲望,但满足欲望的智慧却不同,这是人的本性。

同样是对利益的追求,同样是对欲望的认可,但东西方文明的差距显然是巨大的。在打算总结后世国富论的理论基础之前,洪毅一度担忧,若人人逐利,事事谈钱,会否令整个社会风气为之改变,而失了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今抽空读了几本泰华书局刊印的《百家争鸣》系列丛书,从中发现了不少文化瑰宝,加注上现代汉语的粗解,完全可令全民开智,更上一层楼。

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家国天下,法家的立法明刑,墨家的普世兼爱。正所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海纳百川、繁花齐放,那是中华文明一段灿烂的历史。

而如今的泰华,朝气蓬勃,洪毅也力图使之擎起华夏正统的大旗,兼容并包,将灿烂文化,发扬光大。如此看来,这文化部收集整理的系列丛书,当真是一大奇宝。

有了诸多闪耀着光芒的思想精华,以此规范社会道德体系,并以立法形式规范发展,相信可使资本固有的弊端危害,降至最低。彼时着名的稷下学宫,曾因言论自由享誉天下,洪毅也心痒难耐,也决定成立一座瀚海书院,广招天下人才,畅所欲言。

其中几个非凡命题,比如众生平等,富国之策,君主立宪,党派政治,皆是突破时代,犀利无比,更值得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在这瀚海湖畔,日后将聚集起更多有志之士,他们有些是奉命前来的政府官员,有些是慕名投奔的南方士子,还有隐于山野的所谓高人,天性叛逆的自由标兵。大家都因可言禁讳,可辩是非,不远万里,来此一抒胸中已见,其中辩堂,更是因洪毅亲笔提名而声名鹊起,唤作“论坛”。

不知不觉,瀚海之行过去了月余,北国的秋季短暂,转眼便会临冬。洪毅念及九州的温暖,遥想着更远的南方,心不觉飞了起来。这一日,忽得鹰卫来报,海军及陆战队已克靖琉球,正向台湾进发,洪毅不觉心中大喜,连思绪都要飘到那阳光明媚的海滩去了。

不料另外一则信报却使洪毅心头一惊,忙碌数月,竟将一件大事忘在了脑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