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六零,荒年日常 > 第69章 野菜团子

第69章 野菜团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六零,荒年日常!

顾晓兰到家的时候顾福升和乔桂英都在家,他们几家前两天就已经搬过来了,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整好,可是正常衣食住行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哎呀!我大闺女儿回来了!”

顾福升正在两家夹空的井台边上洗手,看到顾晓兰乐呵呵的道。

开始闺女儿天天挎着篮子上山,他还舍不得,后来看着闺女儿虽然晒黑了,但是也长高了,结实了,他也就不纠结这个事了。

“爸,你今天咋回来的这么早?!”

顾晓兰也乐呵呵的,他家老爸他们这几天整地开荒,中午都不回来吃饭,她还想着一会儿还是她给送饭去呢。

这会儿乔桂英在屋里喊他们。

“你们爷俩别在外面唠了,进屋吃饭了。”

顾晓兰和自家老爸进屋,乔学毅也和陆绎陆丰从后面走进来。

今天是周六,陆绎休息,他们在房后翻整自留地菜园子。

陆绎虽然上学,却起早贪黑的干家里的活,大多时候都是跑着去上学,十多天下来,又黑瘦了一圈。

给顾福升心疼的,跟乔桂英娘俩叨咕,到秋天,咋也要想办法把空间里的自行车拿出来一辆,天天这么跑哪是个事儿。

乔桂英饭菜都摆好了,杂粮馒头,山尖菜汤,芥菜疙瘩,小鱼干,刺老芽摊鸡蛋。

刺老芽是顾晓兰昨天采的,芥菜疙瘩和鸡蛋是空间里的。

芥菜疙瘩是之前给客人准备的,搬到这边乔桂英用东西和别人换了四只母鸡,现在正是母鸡开张的时候,混着空间里的,他们也能天天吃上鸡蛋了。

这在这个年代,已经很奢侈了。

“你这去开了一上午的会,因为啥事啊?!”

乔桂英一边给大伙盛汤,一边问顾福升。

顾福升先咕噜咕噜喝了半碗汤,才道。

“公社上要在咱们大队推广金秋之光水稻田实验!”

顾福升说完,其他几个人都愣了。

陆绎问。

“叔,不说是实验田落在了河那边胜利大队了吗?!

咋又上咱们大队开会了?!”

顾福升笑。

“人家不愿意干呗,听说去年种实验田的那几个大队,好的收了点碎米子,不好的收的都是空稻壳!

白挨累,还没捞到好儿,没人愿意干,最后就把这烫手山芋扔给咱们大队了,咱们逃荒落户到这里,公社上没少照顾,九叔,杨开富他们不好推,各自认领了五亩地,李兴达认领了五亩地,还剩下十五亩说啥也没人认领,我和大哥姐夫他们商量了一下,咱们三家把剩下的十五亩认领了!”

顾福升说完,乔桂英,陆绎都没有说话,顾福升做的决定他们都支持,不管什么原因。

顾福升笑着呼撸乔学毅头顶一把。

“咱往好处想,这要是成了,过年咱就能经常吃大米饭了!”

一听到能经常吃大米饭,乔学毅两眼亮晶晶的,用力点头。

吃完饭,没等乔桂英收拾呢,就听外面有人喊顾福升。

“顾二哥,九叔让你吃完饭去一趟!”

喊人的是李小蒜,喊完就跑了,通知别人去了,现在他们这里还没有通电,有点啥事儿全靠人喊。

“我去九叔那看看!”

顾福升站起来走了。

顾福升走了,剩下的人该干啥干啥。

晚饭的时候,顾福升回来了,不等乔桂英问,就道。

“咱们大队分成了两个生产队,赵永当了一生产队队长!”

顾福升没头没脑一句,信息量却挺大。

“赵永咋就当上生产队队长了?!”

乔桂英拧眉问,她对赵家人没啥好印象,原来在老家,赵家就凭着自家是大姓,又是坐地户,没少七七八八的,逃荒过来这一路上也没少整事儿。

顾晓兰却想起来上午,赵大燕和河那边的于会计姑娘在一起的事儿。

果然,顾福升接着道。

“今年每个生产大队,都分成了几个生产小队,说是互相进步,争第一,调动积极性,增收增产。

至于赵永,听说有人举荐的。”

顾福升没有明说,乔桂英也没多想,顾晓兰却明白,恐怕跟那个胜利大队的于书记有关系。

她老爸接下的话更印证了她的猜测。

“这有些人啊!就爱干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顾福升语气不屑,他的脾气都是笑呵呵的,很少这样,可见这次的事儿真的挺膈应人的。

他们不知道,更膈应人的事儿,还在后头呢。

分了队,分了地,向阳大队正式进入春耕生产。

农忙无闲人,顾晓兰又成了火头军,每天领着乔学毅采野菜,做饭,送饭。

顾福升和乔桂英,陆绎陆丰天不亮就下地,七点钟顾晓兰和乔学毅去送早饭,陆绎都是吃了早饭直接去上学,放了学又直接到地里干活。

顾晓兰心疼自家老爸老妈,可是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她奶,九叔,就连岁数最大的七奶奶都在地里忙活。

只能说这个年代的人真能吃苦。

顾晓兰只能尽量给他们做点顺口的,让她们多吃点。

“爸,妈!陆绎陆丰哥!上来吃饭啦!”

顾晓兰站在水坝上喊。

顾晓凤和李银杏也在旁边喊。

旱地种完了,今天插秧,忙活完这两天,春耕就算差不多结束了。

今天顾晓兰做的是河芹菜馅,发面菜饺子,菠菜鸡蛋汤,大伙儿都在一块儿吃饭,往地里送的饭菜,顾晓兰都会做的寻常些。

顾福升他们上了田埂,在水沟里洗了手,走了过来。

陆绎陆丰都饿了,跑在前头,顾晓兰给他们盛汤,他们接过来端着碗,拿了菜饺子,蹲在一边吃。

顾晓兰又给自家老爸老妈盛汤,顾福升又黑又瘦,却难掩喜色。

“明天这秧苗就全下地了,万里长征咱们就走出第一步了!”

乔桂英,陆绎陆丰都笑着点头。

顾晓兰也乐呵呵的,自从知道老爸认领了水稻实验田,她就在空间里查了很多最早几种水稻的资料。

这个时期的水稻产量并不高,而且成熟期长,大多都属于晚熟品种,并不太适合关外的气候,这也是水稻一直没有在东北大面积推广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