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拟人化不是比喻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向你聚焦!
第135章 拟人化不是比喻句
众目睽睽之下,孙阳憋了半天,终于蹦出来一句,“你知道,那你说。”
“小三啊!哈哈哈……”大乔说完,无情的嘲笑孙阳离去。
就在大乔笑的同时,慕容锦和瑶以及周围的人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孙阳还是没想明白,迷茫的问着慕容锦,“真的是小三?”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瑶拿出本子,给他一笔一笔的用汉字“一”写下来,边写边解释,孙阳才恍然大悟,随后便羞红了脸。恰好这时上课铃也打响,孙阳这才避免了继续丢人。
语文老师踩着黑色高跟鞋,伴随着铃声进入教室。
语文老师将教案放下,高兴道:“又见面了,同学们好啊~”
“老师好!”
语文老师突然惊叹道:“哇哦!这黑板报是谁画的?这么好看呀!”
“文艺委员吧?”有人小声猜测道。
孙阳大声道:“班长!”
东方耀接着再次提醒道:“老师,是我们班长画的。”
“说来我还不知道咱班班长是谁呢?”梁芳瑜边说边期待着她能主动站起来。
同学们纷纷向最后一排看过去,老师也随着大家的目光望去。
众目睽睽之下,黎雅猛然站起,由于空间太小,所以她站的不太舒服。正在底下,悄悄地将凳子往后移动着。
讲台上的梁芳瑜,温柔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呢?这位可爱的女同学!”
“老师,我叫黎雅。”黎雅本来在低着头,回答问题的时候,又慢慢抬起来,桃花眼看向梁芳瑜。
亭亭玉立的少女,落在梁芳瑜的眼里,美而静;宽硕的校服,难掩才华温婉的气质,大抵书里的古典美人也是如此吧。
“黎雅?不黎不?,以雅以南。嗯,真是个好名字!老师记住你了哦~”梁芳瑜用优美的古诗,将黎雅这个名字朗读的书香气韵。其他同学羡慕不已,也都想让语文老师读一遍自己的名字。
心里存着小九九,带着崇拜的目光看向梁芳瑜。
梁芳瑜读懂他们的脸色,“想不想像老师一样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想!”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少睡觉。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那你们可要把老师说的内容好好背诵,嗯……接下来,就让我抽查一下上周学的文章,好不好呀?”梁芳瑜边说边示意黎雅坐下。
“上周我们学的什么呀?”
“?春?!”有知道的同学大声回答着。
“对,朱自清的?春?,第一句是什么?”
早就背熟的同学,开始默背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不太清楚的同学,边背边打壳,还有彻底不知道的,干脆马上翻开课本照着念。
梁芳瑜继续问道:“这段运用了一个修辞手法,有同学记得吗?”
有人坚定的回道:“拟人!”
慕容锦补充道:“反复和拟人。”
潘云瑶被老师的一个修辞手法误导,思维定式,听到同桌的回答后,反应过来,马上跟着他回道:“拟人、……反复。”
第三排靠最南边的毕建章小声道:“比喻……”他说话的声音不早不晚,正好在拟人之后,中间的同学,小声笑倒一片。
梁芳瑜也恰好听到了,“怎么会是比喻呢?谁说的,来,给老师解释解释呗。”
毕建章不好意思的站起来,梁芳瑜看向他,“你为什么说它是比喻呢?哪个用到了比喻?”
他抓了抓头发,然后大胆地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春天的脚步近了。”
梁芳瑜耐心的问道:“这句为什么是比喻句呢?”
“把春天比喻成人,不然怎么会有脚呢?”毕建章按照自己的理解,头头是道的分析着。
梁芳瑜突然笑了,“看来你只听对了一半,先坐下吧。”
“还有其他同学觉得他说的对吗?”梁芳瑜在班里大致看了一圈
有同学举手道:“老师,有什么不对吗?”
“好,你也先坐下。”
“猛一听是对的,但是他忘了比喻的一个否定条件,那就是比喻句不可以将其他事物比喻成人。而将某样东西比喻成人的句子则称为拟人句,所以‘春天的脚步近了。‘是什么?”
“拟人?”毕建章小心翼翼的试探着。
梁芳瑜马上肯定道:“对,没错,这是一个拟人句。”
又接着补充道:“比喻句不能比喻成人,但是反过来,人却可以比喻成物。”
梁芳瑜突然指着毕建章道:“那位同学,你听懂了吗?”
毕建章赶忙点点头,后来又提问的那位同学也跟着点点头。
黄慧坐在座位上,问道:“老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梁芳瑜反问道:“举什么例子?”
黄慧接道:“人比喻成物的例子……”
梁芳瑜边擦黑板边说:“嗯,这个呀……”,擦完后,转身道:“她如花般娇羞美丽。”
梁芳瑜将黑板擦放在桌子上,“那老师再问你一个,庭院的梅花有着一副傲骨,沁人心脾。是什么?”
黄慧试着回答道:“拟人?”
梁芳瑜笑道:“嗯,不错!看来你已经学会了。”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梁芳瑜放下粉笔,手撑在讲桌边上,看向底下。
第二排第三列的萧丽丽,不算大声的问道:“为什么会有反复?”
大部分同学进入了思维误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上,只看到了后半句,没有留意前半句,但也没人敢说老师的不对。这时,有同学替老师回答道:“盼望着,盼望着……”
萧丽丽立刻明白,语文老师就不用再解释了。
“我们上节课,学到……”
简单的提问后,语文老师回归正途。
放学路上,孙阳已经不研究谜语大全了,改为了脑筋急转弯。他和东方耀,一个臭皮匠,还是一个臭皮匠,两个臭皮匠妄图抵过诸葛亮。
他们少了慕容锦这个臭皮匠,所以轮到谁回答,谁就立刻抓耳挠腮,并且面红耳赤。
直到两人回到家,也没解出来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