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神都锦绣 >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远忧

第一百二十一章 远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都锦绣!

感受到天气突变的人,可不仅仅只有石子他们。

“洛阳”城里,高长史在明显感觉到寒意来袭之际,片刻也不耽误,将自己下属的胥吏全部派出去,目的只有一个,通知相关的人员,开始实行应对方案。

当日,谢岩在乡里布置完防灾事务后,第二天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给高长史,信中着重阐述了自己对于天气的担忧,并且将自己做的一些准备工作也如实说了一遍,并着重解释自己让罗汉易购买粮食的行为……随信还附了一份房元昭他们的“会议记录”,以说明情况。

严格来说,“洛阳”和“卫岗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谢岩之所以很多事情都通知并告诉高长史,起先是出于对原有隶属关系的延续和尊重,后来发现,高长史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实干型官员,谢岩和他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多了,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多做一些实事。

同样,高长史也非常欣赏谢岩,并乐于给“卫岗乡”提供一些帮助。尽管如此,他收到谢岩来信的时候,心中仍然是将信将疑,倒不是他不相信谢岩,而是他总觉得这种可能性也太小了。

可是,当看完会议记录,高长史突然明白了——预先做好应对方案,不代表事情一定会发生,即使不发生,也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发生呢?

军人出身的高长史比很多人都清楚,如果在战场上,有准备和没有准备那是生死之别,当年大唐军队平灭东突厥,依靠的就是有心算无心,以一战定胜负。

想清楚后,高长史也开始效仿谢岩,在城中做了一些相应的布置,并且将可能出现的情况,通报给了下辖的一些县州,以做好有备无患。

且不论谢岩和高长史做的准备是否有用,起码有准备比没有准备那要是强得太多了。

“长安”,这座大唐帝国的都城,没有人提前意识到,这个冬天会如此的寒冷。

当寒潮突袭北方大地的时候,“长安”城里的人们仅仅是感觉到一个“冷”字,无数人家开始点起煤炉,进入极为寻常的过冬模式。

大约刚刚天黑的时候,忽然起风了,风势在短短的一个时辰内,由小变大,由弱渐强,很快,强风裹着大雪呼啸而来,与此同时,气温依旧在急剧下降中。

假设,大唐有后世那样的科学水平的话,那他一定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从北方来的寒潮和从西北方向来的暴风雪恰巧同一个时间抵达,从而形成的叠加效应。

可惜的是,古人不懂这些,而且也没有做好做足防范准备,他们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老天爷发发慈悲,仅此而已。

次日,有朝会。

刘仁景自打从家中离开,一路之上,不断地看到巡街衙役们,用平板车拉着一些人向城外而去,不用细看他也知道,那些都是在昨晚寒冷和风雪中被冻死的流民或者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灾民。

大唐虽然强盛,却称不上富庶,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关中地区人口剧增,可田地只有那么多,很多好的田地还在皇家和勋贵的手中,关中人又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致使许多没有田地的人,纷纷来到“长安”,试图找一点活计以维持生存。

可昨夜那一场寒冷和风雪,恐怕要带走无数人的生命了。

身为“司农寺少卿”,刘仁景对于灾难性天气给大唐的伤害,那是要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如果说,眼下仅仅是死一些无家可归的人,那么,由于寒冷天气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那才是更为可怕的事情。粮食,永远都是大唐最重要的!

皇帝李治比任何时候都要早的出现在“太极殿”,等到一应礼仪完毕后,李治迫不及待地问道:“哪位卿家,现在可以告诉朕,外面的情形如何?”

大殿里面安静极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接下皇帝的垂询。

李治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换了一个问法,道:“朕年少时,曾听先帝说过草原上的寒冷和白灾,没想到,在‘长安’也能遇上,外面的风雪还在继续,寒冷依然在加剧,哪位卿家可以告诉朕,应该怎样面对?”

李治仅仅扫视了一眼,然后问褚遂良:“褚卿家,你以为应当如何?”

皇帝点了名,褚遂良是不想说也不行,他出班对李治躬身道:“老臣以为,天象异常,不足为奇,朝廷各部只需各司其职,做好职内政事,自可无碍。”

褚遂良一席话,算是极为常规和普通的应对方法,可以说,和没说差不多。只是他身为托孤老臣,从容不迫、淡定的表态倒是给了年青的皇帝以极大影响,令李治心安许多。

“阿舅又以为如何?”李治又问长孙无忌道。

“臣附议褚公所言。”长孙无忌极其简单地回答道。

当朝权柄最重的两位大臣同时表明态度,其他人除了附和,别无其他。

刘仁景很想出班提醒皇帝关于预防农作物减产的事,然而,朝堂两位重臣的当场表态,令他犹豫了,思量之下,觉得还是不说为好。

散朝后,刘仁景越想越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应该说的。

心情不好,自然想要找人倾诉,刘仁景决定不回家,而是带着随从,顶着暴风雪,直接去找堂兄刘仁实去了。

进得府里,刘仁景先去祭拜了一下伯父刘鸿基,然后在管家的带领下,来到书房,此时,刘仁实已经是沏好了热茶,正在等他。

两兄弟见面,自然不需要客套。

“仁景,这么大雪,你怎么过来了?有急事?”刘仁实问道。

刘仁景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说道:“兄长你是知道的,汉中地区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收成,大体上只够关中人吃的,即便是有所富余,几乎也都成了军粮,这一次的大雪,加上出奇的寒冷,我担心,地里的农作物会没有什么收成,那样一来,明年的粮食缺口,将达到两成左右,这还是在明年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果再发生什么意外,一旦粮食缺口达到三成,就有可能出现饥荒,那个后果太可怕了。”

“没那么严重吧?”刘仁实眉头微皱,道:“每年不都是从‘洛阳’运大批粮食过来吗?不至于会出现你说的状况吧。”

刘仁景道:“运过来的粮食,数量少还可以,数量一多,人力根本跟不上,况且,运过来的粮食价格很高,百姓根本买不起,而朝廷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根本就不能指望。”

“仁景,那你可有方法解决?”刘仁实看着他问道。

“没有,弟若有办法,也不会来兄长这里了。”刘仁景回答道。

刘仁实道:“没有办法解决的事,可不能在陛下面前提起,愚兄想来,那几位宰相们,恐怕不是不明白,而是他们也解决不了,所以干脆不提。”

刘仁景微微颔首,显然他也是明白人,知道如何去做。

“仁景,你说的粮食问题,或许日后会成为我朝的心腹大患,然此事终归和你我兄弟无关,就别想太多了。”刘仁实劝慰地说道。

刘仁景不大赞同地道:“人无远虑尚有近忧,何况国乎?弟在其位当谋其政,‘司农寺’掌天下农事,理应为国谋划对策才是。”

“哦,不知仁景如何谋划?”刘仁实问。

“关中之地,人多地少,加上多年耕种,土地得不到休息,粮食产量几乎已成定数,只要遇上天灾,就只有减产的份,增产是几乎不可能,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饥荒。弟以为,迁移关中富余人口至蜀中、扬州、江宁等地安置,方可解决。”刘仁景毫不隐瞒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万万不可!”刘仁实言道:“自秦皇、汉武迁天下富户至关中后,历朝历代,无不采用强干弱枝的方法,此乃国策,断无更改可能,仁景提出的解决之道,实不可取,愚兄以为,今后还是莫要提起的好。”

“唉——”刘仁景长长的叹息一声,什么话也没说,可表情却是无奈之极。

刘仁景是刘氏家族里的第二高官,官职虽然比刘仁实略低,但他是文官,实际权力可要比刘仁实大多了,再加上他们两人私交不错,所以刘仁实对自己的这位堂弟,一直都是另眼相看,今见他受困于“粮食”问题里难以自拔,唯恐其失了锐气,失了进取之心,那对其个人和刘氏家族来说,都是莫大损失。

“可要怎样劝说才好呢?”刘仁实心里问着自己。

书房里,一时间里寂静无声,越是安静,刘仁景越是觉得压抑,他坐不住了,起身向刘仁实告辞,临行前,还不忘说道:“弟平日公务繁忙,难以时常前来祭奠伯父,兄长拜祭时,还请代为向伯父请罪,拜托了。”说完,拱手躬身行了一礼。

刘仁实自无不允之理,并还以一礼相送。

兄弟间,当然不需要太客气,刘仁景自己走出书房,早已等候多时的随从立刻递来大氅,还没等穿上,突然听到书房里刘仁实叫道:“仁景,请留步。”

刘仁景闻声,将大氅还给随从,刚想再次进入书房,却见门帘晃动,刘仁实他追出来了。

“兄长……”

“仁景,愚兄知道了,来来,咱们进屋里说。”刘仁实一把拉住刘仁景,将其拽进书房。

刘仁景那可是一头雾水,他完全听不懂,刘仁实在说什么。

回到先前的案几后,刘仁景发现,刘仁实并没有坐下,而是在另外一张案几上,翻动着一些纸张和书籍。

“兄长在找什么呢?”刘仁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耐下性子等候,不管怎么说,最后都会弄清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